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产业关联经济距离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经济系统中产业之间既存在关联,又存在经济距离. 关联反映产业之间联系程度的紧密,经济距离反映产业之间中间生产环节的多少. 本文结合投入产出关联度和APL模型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点,创建了区域产业关联经济距离模型,包括前向关联经济距离指数和后向关联经济距离指数,并采用 1997—2007 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电力热力业作了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从初始投入的上游产业来看,1997—2007年在中国8大区域的区域内和区域之间,呈现出采选业与电力热力业以及电力热力业与其自身的关联程度最大且经济距离最短; 从最终需求的下游产业来看,1997年重工业与电力热力业以及电力热力业与其自身的关联程度最大且经济距离最短,2002年则增加了建筑业与电力热力业关联程度最大且经济距离最短, 2007年除了京津区域的建筑业与北部沿海区域的电力热力业的关联程度最大且经济距离最 短外,其余均为电力热力业与其自身的关联程度最大且经济距离最短. 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 1997—2007年8大区域中电力热力业上下游生产链在区域内的能源经济联系比区域间更紧密. 受空间成本的影响,绝大多数区域的能源对外联系仍以相邻区域为主导.  相似文献   

2.
从图与网络的视角来看,产业系统可看作以产业为顶点、以关联关系为边(弧)形成的产业网络,网络上的许多信息能够揭示产业关联的特征。生成树是图与网络的一类重要子图,必然也能反映产业关联的特征。本文在投入产出模型和产业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赋权网络模型,并将最大生成树称为产业基础关联树。进一步地,以Kruskal算法为基础设计了确定产业基础关联树的算法。应用实例表明,产业基础关联树以最少的关联关系,最大程度地反映了产业关联结构的特征,并能提取出中心与形心、圈基等重要指标,描述产业网络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中国的快递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发现经济发展与快递企业的服务能力是影响我国快递业发展的两大基本因素。并对此建立了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快递的发展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快递企业的服务能力比经济发展对我国快递业的发展对我国快递业的形成与发展更具有推动作用,因此要提高快递企业的服务能力,提高行业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赫希曼的主导产业关联度标准,采用关联分析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各层次产业对目标产业的贡献关联程度为基础,综合确定了浙江主导产业,并提出了一些针对主导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程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机床及附件制造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了解,为当地政府和企业发展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运用投入产出理论,以2002年和2007年河南省投入产出表为依据,通过计算农业产业投入结构、感应度和影响力等,探讨河南省农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得出结论:河南省农业后向关联明显强于前向关联,农业对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发展制约作用较强,对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辐射能力较弱,但这种制约作用有进一步弱化、辐射能力有进一步提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三次产业的灰关联矩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勇  曹丽莉 《管理科学》2005,18(6):82-87
灰色系统理论是研究部分信息己知、部分信息未知的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的理论方法.利用灰关联理论中的灰关联矩阵方法对三次产业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三次产业间的关联程度沿着二三产业→一三产业→一二产业的轨迹依次递减,第三产业表现出枢纽地位,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产生重要影响;在第三产业各细分行业中,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构成影响第二产业发展的最强因子,邮电通信业形成影响第一产业发展的最弱因子;与第一产业相比,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各行业的依赖性更为普遍也更显著,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所代表的商贸流通业在三次产业中有着影响全局的态势.  相似文献   

8.
产业关联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技术联系。本文利用2007年我国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反映我国能源六大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各自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发掘主导型产业,从而为政府制定相关决策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9.
产业关联、产业协同与集群竞争优势的关联机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胡大立 《管理学报》2006,3(6):709-713,727
就产业关联性、产业协同性与集群竞争优势的关联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产业关联度、产业协同度与集群竞争优势关联矩阵分析图,依据产业关联度与产业协同度大小的不同组合形成了8大区域,并对照工业园发展的实际对8大区域的特征、形成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快递业在我国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快递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不仅很好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方便了人们生活的同时还使得电子物流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我国快递业在发展的同时依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该文建立福建省创新型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赋权的TOPSIS模型及多元分析对福建省9个地区2013年的189家创新型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创新型企业的创新绩效受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授权发明专利数、产学研比例三个因素影响较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各地区创新型企业绩效排名能代表各地区GDP排名水平,二者之间存在极强的关联性。最后,针对各地区创新型企业间发展不均问题,提出了促进福建省创新型企业平衡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学地对产业人才需求进行预测,对产业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相关资料数据,运用灰色模型GM(1,1)对芜湖市三大支柱产业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进行动态关联分析与总体预测以期为芜湖市 “十二五”产业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农村水环境直接监测数据相对缺乏、间接数据难以有效引入的问题,综合灰色关联分析和预测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搜索信息的农村水环境质量灰色预测模型。首先,综合考虑数据重要性和可获得性,确定农村水环境相关的搜索关键词清单;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搜索关键词的主要特征,构建初始网络搜索变量,并利用灰色绝对关联度衡量各初始网络搜索变量与水环境质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不同频率数据的多变量离散灰色模型,将强关联变量的降频数据作为多变量离散灰色模型的驱动因素,从而构建基于网络搜索信息的农村水环境质灰色预测模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灰色模型,引入网络搜索信息可以提高农村水环境预测精度,为农村水环境治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中国国家数据库中搜集到的20个主要城市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综合关联度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对PM2.5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各PM2.5的影响因素与PM2.5含量的灰色综合关联度存在显著差异性,其中汽车尾气对于PM2.5的影响程度最为显著,其次分别为工业生产,生活污染和大气污染物,本文根据各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对如何有效控制PM2.5含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丰雷 《管理与财富》2009,(12):64-65
产业集群本质上是技术关联企业在区域内的集聚.技术的内在特征和属性决定了技术关联企业的集聚及其产业集群的形成,而产业集群内技术的延伸与创新又决定了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程度,从而影响着产业在区域间的布局与转移.同时,以技术关联为基础的区域网络更是集群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对产业集群与技术关联关系的研究分析,有助于解决地区产业集群的技术升级和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02年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依据,通过投入产出法对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效应进行定量分析,并从产业的角度探讨了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期望为加快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可以值得借鉴的依据。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旅游业产业关联具有广泛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二元关系的产业关联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二元关系理论和Warshall算法计算产业系统中各产业之间的连通关联关系,为认识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状况提供了简便的量化分析方法。结合安徽产业系统的实例,分析了安徽产业结构的特点及产业关联状况。  相似文献   

18.
从电子商务业与快递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对两业协同发展的必然性作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对电子商务业与快递业协同发展制约因素的探析,得出其协同发展的路径,为电子商务业与快递业的协同发展提供可供借鉴和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互联网产业迅猛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本文基于2003-2011年的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互联网产业增加值构建扩展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以涵盖整个互联网产业上中下游产业链的新视角实证分析了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的诸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水平、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发展度、互联网产业人力资源规模和基础设施是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且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即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在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发展得较好,而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发展欠佳。  相似文献   

20.
从电子商务业与快递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对两业协同发展的必然性作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对电子商务业与快递业协同发展制约因素的探析,得出其协同发展的路径,为电子商务业与快递业的协同发展提供可供借鉴和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