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荣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6):99-106
顾颉刚1927年4月至1929年2月在中山大学任教授,历任史学系主任、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主任、图书馆中文部主任等职,并担任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研究工作.他对中山大学的学科建设、图书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优良学风的形成等方面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今天的中山大学已有很大的发展,顾先生当年开创的事业,后继有人,他所提倡的优良学风得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顾颉刚先生与兰州大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世纪 3 0~ 40年代 ,国学大师顾颉刚先生两次受聘为兰州大学教授 ,与兰州大学结下了不解的情结。 2 0 0 3年 8月 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在京隆重召开“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 1 1 0周年学术座谈会”。笔者作为特邀代表在座谈会上作了发言 ,本文是在发言内容基础上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3.
彭龙富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4(2):96-100
顾颉刚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具有强烈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顾颉刚的爱国言论和行为,体现了强烈的主权意识、高度的民族认同及坚定的报国决心.顾颉刚的爱国实践活动主要有:参与时事政治;编纂通俗刊物;创建学术团体;从事边疆工作.顾颉刚的爱国实践,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论顾颉刚先生的疑古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寒鸣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
顾颉刚先生(1893——1980年)是我国现代学术史上一位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学术大师。他的古史研究,对我国近、现代史学有着深刻影响。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顾先生就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荡下,继承并发扬我国历代疑古辨伪的优良传统,吸取当时考古学、社会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知识,运用西方近现代资产阶级的研究方法,考研中国古代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疑古思想。他的疑古思想在当时中国历史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很多历史学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系统考辨先秦至两汉古书中有关古史的记载,先后发表了三百多篇研究古史的文章。他们相互问难质疑,展开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古史讨论,形成了著名的“古史辨派”。顾颉刚先生的疑古思想是“五四”以来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潮的一个重要侧面,对促进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许刚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3):103-105
顾颉刚于张舜徽先生之治学有很大影响,表现在学术研究、著述计划、学术工作三个方面。在治学过程中,先生与前辈学者的交识,对他的自学成功经历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洪峻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顾颉刚 ( 1 893.5.8- 1 980 .1 2 .2 5) ,原名诵坤 ,字铭坚 ,号颉刚 ,江苏苏州人。著名历史学家。 1 92 6年 8月至 1 92 7年 3月任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史学研究教授兼国文系名誉讲师。顾颉刚 1 92 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就读期间参加新潮社 ,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毕业后跟随胡适整理国故 ,开始进行古史辨伪和民俗学研究 ,先后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助教兼《国学季刊》编辑员、北京大学预科国文讲师。 1 92 3年 5月提出“层累地造成的古史”的观点 ,在史学界造成重大震荡 ,引发了一场古史大辩论。随后 ,他把有关文字汇编成《古史辨》第 1… 相似文献
7.
可贵的治学精神──悼念顾颉刚先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民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
顾颉刚先生(1893——1980)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他以毕生精力从事史学研究,在国内外史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一生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史学专著和学术论文,而且还为我们留下了一种更重要的遗产,即他的那种刻苦严谨、锲而不舍和不断创新的治学精神。这是更值得我们珍惜的精神文明,我们应该认真地予以总结、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8.
叶文宪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顾颉刚先生在古史研究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就是揭示了中国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他还详尽地论证了战国秦汉学者尤其是刘歆编造古史的过程.这一卓越见解廓清了笼罩中国古史二千年之久的迷雾,恢复了古史原貌,对于中国古史研究实有不没之功。战国秦汉学者编造的古史系统是由上古时代三大部族的祖先构成的:女娲、盘古属于苗蛮;炎帝、黄帝、帝喾、尧、禹属于华夏;蚩尤、太吴、少吴、舜、益属于东夷;颛顼源于西方而居于 相似文献
9.
臧知非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苏州大学、苏州市政协等单位主办的“顾颉刚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5月7日至9日在苏州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有关部门和日本、香港、台湾的专家、学者150人与会。提交论文近90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雷洁琼,全国政协副主席胡绳、钱伟长及江苏省、苏州市的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了发言。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兰州大学历史系、江苏省史学会、江苏省社会教育学院北京校友会等单位和个人、群众团体发来了贺电和贺信,现居台湾的钱穆先生的夫人钱胡美琦女士向会议捐款以示纪念。这次学术讨论会对顾颉刚先生一生的学术成就、学术思想和方法等问题作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现撮 相似文献
10.
王希隆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6
顾颉刚先生两度受聘兰州大学教授,但1937年首度受聘后未任课,故受聘始末多不为人所知。兰州大学档案馆收藏的两通顾颉刚先生致甘肃学院朱铭心院长书信,披露了此次受聘及顾先生准备任课工作之情况。这两通书信也是七十余年前顾先生即与兰州大学结下了不解情结的最新资料,同时,这两通书信也使得我们对主掌兰州大学前身甘肃学院校务只有一年的朱铭心院长有了较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张京华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3):99-103
李守常(李大钊)与顾颉刚师生、共事六年,虽然表面上看二人之间关系淡漠,而由现代学术思潮的消长大势来看,李守常的“解喻”思想与顾颉刚的疑古辨伪其实却是恰相映照的,两派适可代表现代史学形态的两个端点,二者实际上颇有互相成就着对方的意味。 相似文献
12.
张京华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9,(3):99-103
李守常(李大钊)与顾颉刚师生、共事六年,虽然表面上看二人之间关系淡漠,而由现代学术思潮的消长大势来看,李守常的“解喻”思想与顾颉刚的疑古辨伪其实却是恰相映照的,两派适可代表现代史学形态的两个端点,二者实际上颇有互相成就着对方的意味。 相似文献
13.
14.
鲁迅一生中与顾颉刚冲突最剧。自北京大学经厦门大学到中山大学,堪称"不是冤家不聚头",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一段公理———关于大禹的考据,和一段私情———"抄袭"事件。 相似文献
15.
王晓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顾颉刚先生(1893—1980)是现代学术史上的大家,在古史研究、地理学、民俗学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民间信仰的研究也同时贯穿在上述研究中,他把神话与史料、实地调查所得相结合,把民间信仰纳入到中国思想史、文化史的框架中,目的是把握民众的思想,从中找到中华文化之根,唤醒民众参与到救亡图存运动中来。 相似文献
16.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83-92
本文根据《顾颉刚日记》《顾颉刚书信集》以及相关回忆录中的记载,对曾任兰大历史系代主任的青海籍著名学者李文实先生的一生活动进行了探讨。着重探究他青年时期追随顾颉刚先生在成都、重庆、徐州、兰州、上海等地的学习与研究活动,以及蒙冤入狱和恢复自由后的学术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7.
王忠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4):151-153
本文就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考辨及《尚书》研究领域所取得成就与贡献作了评介。认为,顾先生是中国现代史学界的一位领军人物,他在古史研究方面建树颇多,特别是在《尚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为《尚书》研究开创了一个全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杨林坤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0(6):52-60
顾颉刚先生与兰州大学的渊源,对于兰州大学校史和顾颉刚本人的研究来说,都是需要学者们仔细考证和认真讨论的。笔者依据《顾颉刚全集》《顾颉刚日记》等新近公布的重要资料,对顾颉刚先生于1948年6月17日至12月7日在兰州大学任教讲学活动进行了研究,考证了顾颉刚先生与兰大的渊源以及其与兰大风潮之关联,同时涉及顾氏在兰大讲学活动的主要经历和成果、对兰大历史学科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在兰期间的主要社会活动乃至他对兰大饱含的眷恋之情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顾颉刚与教会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娜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3):82-86
顾颉刚先生曾先后在燕京和齐鲁两个教会大学任教十多年,这是他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当初,顾颉刚为了发展学术不得已而选择了研究条件较好的教会大学,但他的学术思想又与教会大学的学术取向发生了矛盾,最终不得不离开。 相似文献
20.
杨林坤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18
顾颉刚先生与兰州大学的渊源,对于兰州大学校史和顾颉刚本人的研究来说,都是需要学者们仔细考证和认真讨论的。笔者依据《顾颉刚全集》、《顾颉刚日记》等新近公布的重要资料,对顾颉刚先生于1948年6月17日至12月7日在兰州大学任教讲学活动进行了研究,考证了顾颉刚先生与兰大的渊源以及其与"兰大风潮"之关联,同时涉及顾氏在兰大讲学活动的主要经历和成果、对兰大历史学科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在兰期间的主要社会活动乃至他对兰大饱含的眷恋之情等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