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收藏就是琢磨。要腾出时间和精力,需要做好多课题。发现很多的线索去研究,说到底,收东西收的是知识。收藏要是离开了文化这个收藏意义就低了。实际上收藏真是在跟古人沟通,在跟过去的岁月沟通,跟过去的时间和场景沟通。”  相似文献   

2.
千百年来,中国画以及名人字画都是经过装裱而收藏至今的,装裱艺术是随着中国画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装裱和画心的关系就好比人要衣裳包装一样,起着不可替代的烘托和装饰作用。一幅画卷的装裱是十分讲究的,远在晋代就有了手工装裱,唐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就说:自晋代以前装背不佳。”到了南北朝时期,国画装裱技术不仅有了发展也引起上层统治阶层的重视。到了隋唐时期随着社会经济逐步繁荣,文化艺术也繁荣起来,书画的发展推动了与书画有关的装裱艺术。到了盛唐时期,国画与装裱艺术有了相当高的水平,形成了宫廷形式。唐人周密在《齐东野语…  相似文献   

3.
元尚 《北京纪事》2010,(12):107-110
收藏有时候是要四处寻找,才能获得自己心仪已久的藏品,而有些是只要平日留心,就可以拥有的。  相似文献   

4.
元尚 《北京纪事》2009,(10):79-81
古玩收藏的价值,没有鉴定,好像就没有了标准。 前些天和一位编辑谈起收藏,我说后现代语境下的收藏,收藏者就是藏品的鉴定者,鉴定也是收藏活动的应有之义,这位编辑朋友大为光火地问:“没有专家鉴定,不就没有标准了吗?”言下之意,现在的收藏鉴定是有一个标准的。  相似文献   

5.
正国画和剪纸这两项艺术,是刑书新的最爱。1932年出生的她在退休后才正式学习国画和剪纸,现在是沪上多个书画协会的理事和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市、区、街镇举办的书画展示和评比中获奖,还被外国友人所收藏。由于年龄偏大,眼睛有些老花,刑书新的剪纸学习之路最初并不是很顺利,但是她不服输,从  相似文献   

6.
李恺心,原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兼党组书记,现为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青岛市收藏家协会会长,青岛市对外文化友人联谊会会长,青岛市散文学会会长。他六十年代末开始学习国画、收藏和文学创作,是国内著名收藏家。藏品以中外奇石为主,多次在国家级展览中获大奖。国画作品在注重传统的同时,又溶入了时代精神,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作品多次在省以上报刊发表。《寒香图》入选2001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鹊之恋》获“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全国美展”银奖。水墨梅花被世界多…  相似文献   

7.
王荣,1967年生于安徽省黄山市,1985年入伍,1997年7月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现为二炮某部队俱乐部主任。他生长在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黄山脚下,眼里梦中都是皖南的山水,用笔墨描绘和表现眼中所见、梦中所想,是他最大的愿望和追求。20年来,他潜心研究,寄意丹青,如醉如痴,倾心于家乡的山山水水,在宣纸上倾诉自己的山水情愫。其国画《历史往事一则》获加拿大国际水墨大展枫叶铜奖并被收藏;国画《徽州占韵》获全国第四届山水画铜奖;国画《深居幽静》入选“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其作品多次在全国全军各大报…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草根收藏者,我藏龄24年。在长期的收藏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收藏五字经,愿与老年朋友们分享。一曰爱。爱即是喜欢。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可以产生热爱,而热爱则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一名藏家首先要喜爱收藏,痴迷收藏。没有喜爱就不会入境,没有痴迷就会永远徘徊在收藏大门之外。我在多年的收藏实践中,始  相似文献   

9.
萧平视线     
《金陵瞭望》2011,(1):70-71
1942年生于四川重庆,祖藉江苏扬州。1963年毕业于江苏省国画院。曾任书画鉴定之职于南京博物院十九年,1981年调江苏省国画院。集书法、国画、鉴赏、史论、收藏于一身。1983年以来,多次应邀赴美国、欧洲及亚洲各地考察、讲学和出席国际艺术史高层论坛。出版书画集十多种,研究专著十二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绘画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色彩与文化底蕴。在我国高校国画教学中,国画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画教学的高效开展。本文从国画教育的意义入手,分析高校国画教育的现状,对高校国画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构成展开了分析与论述,希望能为国画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如今,收藏已与金融、房产并驾齐驱成为当今社会的三大投资热点。陶磁玉器、珍玩珠宝、名人字画、古箝善本自不必说、就连不过方寸的邮票也困扶摇起直上:的价位而闹得邮市火爆。在人们眼隽,收藏要么是资产雄厚者的叫情雅好,要麽是利益驱动下的投资方式,臧品必然是有着升值可能的珍稀之物。我的邻居李寸松则不然、几十年如一日东奔西跑,收藏的都是些根本不值几个钱的民间玩具。更为难得的是他吃苦受累搞收藏,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偏好,而是着眼于民族艺术的发展,基于为此还搁誉了个人的艺而创作。坐在他那间由胡厥文先生题写斋名的“…  相似文献   

12.
在漫画国际化和产业化的大趋势下,中国漫画如何形成并强化自己的特色,论文通过传统国画与工笔漫画的典型图例对比,指出当代工笔漫画对传统国画元素的继承和创新之处,从而就前述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画尺寸要适宜按照目前市场上普遍流行的国画尺寸来说,一幅四尺斗方的国画挂在内墙上,会显得很大,不太协调。四尺三裁的国画(68cm×40cm)反而很受收藏者的欢迎,因为小幅国画错落有致地挂在墙上,形式和内容都有变化,赏心悦目,是一种审美新风尚。  相似文献   

14.
元尚 《北京纪事》2010,(9):97-99
大众收藏,最吸引人的神话之一,莫过于捡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关于捡漏儿的文字就不断在媒体上亮相。有些靠着买卖古玩发了财、出了名的人,就是靠着制造自己如何捡漏儿的神话,来为自己做造神运动。最初的那批收藏爱好者,捡漏儿是有可能的,因为80年代还不兴收藏,甚至还没有人敢说自己喜欢收藏。那时候最富也不过是个万元户,炫耀吃穿还来不及呢,谁有闲功夫、闲钱,往那上面扔?活钱死物是那个时代一般大众的理财心理。只有少数人,出于某种爱好,没事儿的时候,买两件自己喜欢的旧东西玩玩儿。最多也就花十几二十块的,这在人们眼里就已经是高消费了。  相似文献   

15.
钟玛 《人生与伴侣》2007,(11):18-18
在成都送仙桥文物古玩市场,活跃着不少老年收藏爱好者。 老年骑游组织的负责人朱老先生向我介绍,近年来,随着收藏消费市场的渐渐升温,许多老年人开始把收藏作为他们老有所乐、养身心益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骑游队中就有不少收藏方面的爱好者,今天是他们第三次有组织地到这里来“淘宝寻奇”。  相似文献   

16.
元尚 《北京纪事》2011,(4):106-109
我说过杂项收藏玩的就是一个乐子,而杂项收藏没有什别的窍门,就一个处处留心,处处就都有您喜欢的藏品。  相似文献   

17.
安琪 《北京纪事》2014,(7):107-109
在收藏圈里,大家都知道李祥的体育文物收藏是最牛的。确实,他的藏品之丰富和珍贵,办一个展览是绰绰有余的。他曾在北京举办了“1932—2012纪念中国参加奥运会八十周年李祥体育收藏展”,展出了我国从1932年参加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到2012年参加第三十届伦敦奥运会的体育收藏品1000余件,令前来参观的体育收藏爱好者惊讶不已。  相似文献   

18.
宛云 《老友》2012,(9):57-57
收藏印章,有人以石为主,有人以印为主,其实两者都是可以的,就看藏者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首先,印章石料的品种不少,像青田石、寿山石等都是为人熟知的品种,它们本身都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清代民间就流传有“一两田黄三两金.昌化鸡血石没有价”的说法,像寿山三彩黄、寿山朱砂及寿山荔枝冻等都是寿山石中值得收藏的品种,而吕化鸡血石、田黄等则是传统印章中的经典品种。  相似文献   

19.
浅谈民族文献收藏唐瑛民族文献是指具有民族科学知识内容的一切载体。它是我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少数民族政治、历史、经济、地理、宗教等不可缺少的珍贵史料。图书馆是收藏人类文化遗产的宝库,但就图书馆的宗旨来说收藏只是一种手段,为人所用才是最终...  相似文献   

20.
近年书法在一些美术院校虽没有专(1课程,但其重要性仍不为一些学生所认识。本文就书法艺术在国画教学中的重要性试作论述。一、书法是国画“骨法用笔”锻炼的重要基础六法中的“骨法用笔”是国画的主要特征,“骨法用笔”指的是笔墨,其中包括勾、毅、擦、染、点,其用笔及要求与书法共通,两者都要求必须平、留、圆、重、变、力透纸背、如折铁股、如屋漏痕,反对不平稳、浮滑、扁、轻、呆板。书画同法,学书法能在这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国画和书法都使用笔墨,执笔运脱的方法基本相同。书法中“永”字八法,即例、勒、弯、挑、策、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