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史明 《金陵瞭望》2005,(15):29-30
近年来我市工业持续较快增长,尤其是冶金、石油化工等高能耗产业产能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拉动了工业企业对能源的需求增大。今年上半年,我市能源生产和消费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能源利用效益不断提高,节能降耗成绩显著。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后,机制转换、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是中国工业发展的主题.以工业部门的生产率变化和要素配置来分析入世后我国产业的发展演化.结果显示:加入WTO后,中国工业行业整体生产效率和分行业生产效率的增长都是有效的,增长变化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的变化,技术效率变化对TFP的改变影响比较小.工业行业主要通过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高而非技术效率改进来提高行业生产率的.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工业行业碳强度变化的成因,基于Kaya恒等式的碳强度分解,以碳强度表示产出,以经济增长、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结构和技术进步为投入要素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通过各要素的碳强度产出弹性反映各要素对碳强度的贡献;并运用通径分析法进一步揭示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碳强度的直接和间接关系。结果表明: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和技术进步抑制了工业行业碳强度的增长,能源消费量的增长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拉动了碳强度的增长,其中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消费量对工业行业碳强度的影响显著,因此降低工业行业碳强度的关键在于减少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消费量的碳强度产出弹性;能源消费量、工业增加值和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消费量的碳强度产出弹性起直接推动作用,技术进步起直接抑制作用;工业增加值和能源消费量对能源消费结构的碳强度产出弹性起直接推动作用,技术进步和能源消费结构起直接抑制作用。可见,工业行业对能源消费的依赖性较强,降低工业行业碳强度应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转变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4.
朱雪融 《宿州学院学报》2013,28(6):11-14,44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选取37个工业细分行业的生产要素作为投入量,细分行业的工业增加值作为产出量,测算2001~2011年安徽省37个工业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探究安徽省工业发展的潜力以及制约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工业行业整体全要素增长率是增长的,但2010年和2011年下降;大部分细分行业的全要素增长率超过1,基本面良好,主要推动力是技术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高能耗、劳动密集型、增长缓慢的行业全要素增长率低于1,说明这些行业有进行产业升级的必要;轻工业、能源开发行业和高新技术行业的工业增加值较快,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以及技术进步率较快。  相似文献   

5.
国家经贸委确定新年经贸工作主要任务 2002年经贸工作主要调控目标已经确定: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企业经济效益力争好於 2001年。为此,国家经贸委制定了2002年经贸工作主要任务: ——按照市场需求搞好总量调控,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在严格履行入世有关承诺的同时,重点抓好煤炭、石化、冶金、建材、纺织、制糖等行业的总量调控,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和市场供需平衡。同时,继续依法关闭产品质量低劣、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不符合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3年上半年农民生产投入人均35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元,考虑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3%。 一、农业生产投入保持增长。上半年农户农业生产费用支出人均26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元,增长3.9%。其中,种植业生产费用支出人均16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元,增长4%;牧业生产费用支出人均9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元,增长4.5%。 二、非农业生产费用支出下降。上半年农户非农业生产费用支出人均  相似文献   

7.
进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出口从需求侧发挥效用不同,进口主要从供给侧促进经济增长,为国内生产提供能源原材料等要素供给,引导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997年以来,我国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呈上升态势,其中对工业的贡献程度明显高于农业和服务业。大多数行业发展从进口中获益,机械制造等国民经济主导行业的进口贡献程度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今年上半年 ,国民经济发展出现重要转机 ,我国经济初步摆脱前几年持续减速运行的局面 ,呈现稳步回升的新趋势 ,整体经济形势继续向良好方向发展。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 2 % ,不仅达到近三年来同期的最好水平 ,而且改变了前两年一季度升二季度降的增长态势 ,消费物价水平止降转升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工业生产逐月攀升 ,进出口贸易高速增长 ,市场商品销售趋旺。通货紧缩趋势基本遏止 ,并且有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迹象。主要原因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世界经济回升促进了我国外需规模的扩大 ,调节了国内市场的供需格局 ,缓解了通货…  相似文献   

9.
今年上半年,我国畜牧业生产受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动物疫病严重发生的影响,主要产品产量增长速度明显下降,畜牧业生产效益明显降低。一、主要畜产品产量有所增长,增速明显下降。上半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达360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产量2533万吨,增长4.5%,增幅下降1个百分点;牛肉产量293万吨,增长5.8%,羊肉产量172万吨,增长8.1%;禽肉产量608万吨,增长2.1%,增幅下降6.6个百分点。禽蛋产量1250万吨,增长1.4%,增幅下降6个百分点。牛奶产  相似文献   

10.
根据IPCC推荐的碳排放系数,运用逐项计算求和的方法计算了西安市工业行业2002年以来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总量及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西安市工业行业碳排放量在近10年内增加了近2.4倍,其中能源的生产和加工是西安市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西安市必须将降低碳排放量的工作重点放在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上,并加大对高新技术的投入,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主义诗学是在西方现代主义诗学与中国古典诗学的双重文化背景下生成的 ,是本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和诗学融会的产物 ,它的成熟构成了对古典诗歌美学传统的“二次革命”。在这一生成过程中 ,西方现代主义诗学 /中国古典诗学、现代化 /民族化呈现出互相消长、对立、融合的态势。中国现代主义诗学在中国古典诗学的纵向制约与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的横向影响的双重作用下 ,在诗歌观念、诗思方式、诗学策略等方面产生了从古典诗学到现代主义诗学的种种变异  相似文献   

12.
论王维的佛教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学品鉴的角度讲,山水诗与佛教诗,是王维奉献给时人与后人的两道文学盛宴。王维现存佛教诗40余首,大致可分为佛理诗、佛语诗、禅趣诗三类。佛理诗以宣扬佛学理念、言谈佛理为主,佛语诗是"佛家语"与"文学语"互为结合的产物,禅趣诗在艺术与审美上则是佛教诗的最高境界。王维的佛教诗不仅对于佛教文学的的开拓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于唐诗内容的丰富,典故艺术的创新,以及将山水诗推向艺术的巅峰等,都是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与影响的。  相似文献   

13.
以新诗文体为例,首先论述译诗集中体现了中国新诗的现代性特征,引领中国新诗朝着“现代”的方向发展;进而认为翻译诗歌是中国新诗现代性的推动力,反映了中国新诗的现代性诉求;最后从具体的角度出发,分别论证了中国新诗的语言形式、精神情感以及先锋特质、颓废色彩等现代性因素与翻译诗歌之间的关联,从而说明翻译诗歌在中国新诗现代性的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诗,也曾称为白话诗、自由诗。但"新诗"一名不能标明其任何文体特征,"白话诗"古已有之,"自由诗"在格律体新诗出现之后已不能概括全部新诗。人们目前能够想到的命名,如"现代汉诗"、"现代诗"、"语体诗"、"西诗"等,都不大得体。"胡诗"虽然比较传神,却不大可能被普遍接受。故这一诗体,还是叫回它最初的名称"白话诗"为宜。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经常讨论外国诗歌对中国新诗文体以及创作的影响,却往往忽略了处于二者之间的译诗的中介作用.本文从两个层面论述了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的中介: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文体的中介;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创作的中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新诗及创作的发展对译诗的促进作用,由此也突出了诗歌翻译与创作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吴伟业诗学主张推尊唐诗,不废宋诗.其诗歌创作主要取法唐诗,但艺术上又与宋诗有相似处.清初在吴伟业的直接影响下出现太仓十子,形成娄东诗派.其叙事诗的成就,影响了有清一代的诗歌创作.吴伟业不仅以其诗论,而且以其诗歌创作的广泛影响力参与到清初唐宋诗之争中.  相似文献   

17.
王珂 《东方论坛》2003,(3):33-40
散文诗是一种世界文学体裁 ,散文诗文体在生成发展过程中与诗、散文等文体相互作用。二十世纪中国散文诗是中外类似于散文诗的文体在特定时代契合的产物 ,是西方散文诗文体在中国本土化的结果 ,文体特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西方偏向于散文 ,在中国偏向于诗 ,甚至被长期视为新诗的一种诗体 ,极大地影响了新诗的诗体建设。“散文诗”作为这一文体的“称谓”是不准确的 ,造成了这种文体与诗和散文两种文体的串义现象 ,导致了中国散文诗的文体建设与新诗的文体建设的混乱。  相似文献   

18.
论清代辞赋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辞赋是融合儒林与文学、介乎诗文之间的文体,清代辞赋体式变化虽已穷尽,但辞赋堪称中兴。清人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变革:一是在辞赋史内部,兼容历代赋艺,提倡以古赋为律赋;二是在辞赋史与学术史结合的层面,辞赋面向学术,以清代学术入赋,使辞赋具有现实性;三是在辞赋史与文学史关系的层面,提倡以秦汉之文、韩柳之骨为赋,清代的股文也使清赋具有新特色。  相似文献   

19.
论威廉斯和肯明斯的具象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的排列形式是诗最重要的形式特质之一,具象诗是重视诗的视觉效果的诗体,能够采用非语言形式起到表情达意的特殊功能,受到二十世纪现代诗人的高度重视。威廉斯和肯明斯是英语具象诗不同时期的代表诗,威廉斯只是对传统诗形作了不违背诗歌规则和语言规则的改良,肯明斯颠覆了已有诗歌秩序和语法规则,将具象诗创作推向了极端。  相似文献   

20.
谢灵运的山水诗可分为庄园山水诗和远游山水诗两大类型。所谓庄园山水诗,其作者主要是贵族阶层中具有高栖意向的士人,他们或者拥有自己的大型庄园,或者有条件经常出入、盘桓于贵族庄园之内。此类诗重在描写庄园区域的自然风光和园林建筑,以及诗人在庄园生活中对生命意义、生存价值的体悟和感受。在庄园山水诗之外,谢灵运还有一些写于行旅途中或仕宦之地的山水诗,我们姑且称之为远游山水诗。本文旨在探讨谢灵运庄园山水诗的特征及其在诗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