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审美文化与艺术生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审美文化与艺术生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滕守尧(北京100732)在当今汹涌澎湃的现代化大潮中,重提审美文化,就是要发展一种足以与“数字化生存方式”抗衡的“艺术化生存方式”。在我国多数人心目中,所谓现代化,主要是以科技的发达和物质的进...  相似文献   

2.
李雍  徐放鸣 《阅江学刊》2013,(5):137-140
随着审美文化研究日益呈现出开放的趋势,近年来,学者提出了地方审美文化这一新的课题。地方审美文化具有独特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加强对地方审美文化的研究,在拓宽审美文化研究范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审美文化厚今薄古的不足。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地方审美文化可以借鉴人类学“地方性知识”的研究方法,结合地方审美文化所具有的原生态性、历史传承性、地域性等特征,有助于我们建立起本民族自己的话语模式,保持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庞飞 《阅江学刊》2010,(5):65-71
魏晋六朝审美中心的演变有一个明显的倾向:由魏晋时期以人物之美为中心向南北朝时期以诗文书艺之关为中心转化,从对人的身体的直接呈现转向由文字媒介的形象再现。分析其原因,可以发现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以名取人、以族取人的选官倾向引导着人们关注自我,而六朝时期渐渐崛起的考试制度却引导人们把诗文才艺当作立身之本,使得诗文书法大盛,并引起审美风尚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文化的审美时代肖鹰在15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来审视由现代化运动的展开而实现的中国当代文化的巨大变革,其进步意义和伟大成就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在15年后的今天,追求历史深度和伟大意义创造的当代中国文化正在走向平面化、直观化和表演化,也就...  相似文献   

5.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究其原因,人类本身便是一种极具价值的艺术品,人具有创造性,具有独特的审美观,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将美用艺术手法表现,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本文通过分析艺术,审美文化,讨论二者联系和处理二者关系四个方面展开,希望可以给艺术工作者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6.
审美文化:历史与现实汕头大学审美文化研究所副教授肖鹰(汕头515063)“审美文化”概念的历史,应当追述到席勒在1793—95期间撰写的《美育书简》[1]。在这部著作中,席勒首次提出了“审美文化”概念。产生这一概念的历史背景,是现代性启蒙运动在欧洲的...  相似文献   

7.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究其原因,人类本身便是一种极具价值的艺术品,人具有创造性,具有独特的审美观,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将美用艺术手法表现,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本文通过分析艺术,审美文化,讨论二者联系和处理二者关系四个方面展开,希望可以给艺术工作者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8.
审美文化研究与美学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的审美文化研究对于美学的转型是有启示和意义的。但是审美文化的确切含义及其构成仍需要界定。只有在这种界定之后,才能谈论审美文化研究是否能克服传统美学难以发展的原因,是否能成为一种新的理论样式的基础,从而使美学实现转型  相似文献   

9.
都市生活方式与都市审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波 《求是学刊》2007,34(3):101-104
审美文化是人类文化创造的基本形式之一,对于美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天性,因此审美文化本身应该是无分都市与乡村的,然而,在当代,随着都市社会的崛起,审美文化在都市社会语境中却呈现出别样的意义,因此,都市审美文化之特质的探讨就成为一个必需的问题了。要讨论都市审美文化,我们首先要分析都市生活方式,因为审美文化在根本上是对于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方式的折射和再创造。在当代西方,随着城市消费研究的展开,生活方式在消费文化的意义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关于生活方式的概念已经达到十几种之多①。在西方学术界关于生活方式的种种论述中还是…  相似文献   

10.
作为消费文化的当代审美文化姚文放从文化的运作体制来着,当代审美文化与以往相比有一个180度的大转弯,那就是从生产本位走向了消费本位,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从生产型文化走向了消费型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历来文化就是作为商品而生产的,文化产品的买卖就...  相似文献   

11.
1 近来,有些议论大龄青年的文章,多半把他们大龄未婚的问题归结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边疆返城,或是学习用功耽误了年龄,或是当事者本人过份挑剔,或是父母亲友从中作梗等。于是,文章呼吁社会各方要热情关心,婚姻介绍所要积极帮助,但却收效甚微,仍旧  相似文献   

12.
当代审美文化正变成一道方便、省心、可口的文化快餐,这与现代社会进程中外部生活和内部生活的高速度、快节奏密切相关。当代审美文化作为快餐文化的特征在于打破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续性,仅仅对于从中截取出来的“现在”表示孤立的当下关怀。这种当下关怀的平面化、外在化倾向导致了形象的支离破碎。文化消费中权宜性、临时性心态的蔓延导致了“用完即扔”习惯的养成。指出这一现状并不构成我们返回到过去的理由,也许当代审美文化快餐化的现状正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它的归宿应是包含其自身在内的合题。  相似文献   

13.
媒体变化与审美文化的品位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传媒的发展带来当代审美文化的重大变化 ,但往往造成其产品在历史的、人文的、诗意的因素缺失。如何使商业资本规范的运作 ,成为当代审美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审美文化与美学学科的当代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文化作为第三种文化形态,是人类文化的较高形式,是当代文化日益审美化、贴近人类真实生存状态的产物,它必然导致一种以人的精神体验和审美观照为主导的社会感性文化的建立。审美文化概念的提出为美学学科的当代转型提供了新的生长点,有助于形成以文化阐释和文化批判为焦点的新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5.
王颖 《阅江学刊》2013,(1):144-148
先秦至魏晋六朝松树审美的核心是常青、劲直,从唐代开始,老松的沧桑、丑怪、雄奇之美受到文人更多的关注,体现出以怪奇为关、以新异为关的时代新趣尚。老松的物色关主要体现在形体美、姿态关和神韵美三个方面。老松意象还在长期的风俗承继和文学创作中积淀了一定的文化意蕴和比德内涵,指示着相应的符号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审美文化研究不仅需要逻辑分析,而且需要具有历史深度和历史底蕴。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历史”这一问题,审美文化研究必须形成新眼光,真正的历史有三大要义:它是被思想修正的;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当代史;它的确立体现着价值联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西方审美文化的绵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文化概念在西方历史语境中经历了演化过程。斯宾塞最早从创造健康的文明生活角度提出审美文化概念。莫里斯接着从“人民艺术”出发阐释审美文化,让其服务于打破“富豪社会基础”的“社会革命”。盖格尔的“文化风”和利维斯的“文学文化”概念都具备了审美文化内涵。沃尔佩和阿多诺分别对“资产阶级审美文化”和“文化产业”作了批判。今日审美文化研究应当注重发掘其历史性与绵延之维,并从当代文化立场作出新的批判和创设  相似文献   

18.
苏联提出审美文化这个概念,大约是在30年以前。最早开始研究审美文化的是苏联科学院院士A.叶果罗夫和美学家B.K.斯卡捷尔希科夫。叶果罗夫在《艺术与社会生活》(1959)一书中提到审美文化的概念时指出,研究审美文化主要是为了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运用“美的标准和原则”,“它(审美文化)不仅要求我们善于在生活和艺术中发现、理解和评价美,而且要求遵循美的标准和原则进行实践活动”。B.斯卡捷尔希科夫在他的专著《共产主义建设时期苏联审美文化发展理论问题》(1965)中,所持的也是  相似文献   

19.
当代审美文化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审美文化的界定肖鹰(广东汕头大学中文系)当代市美文化概念的阐述是建构当代审美文化学的一个基础工作。市美文化概念大概出现在80年代,由前苏联学者首先使川。欧美学者似乎不使用这个概念。他们或者用文化概念来描述审美一艺术活动,如丹尼尔·贝尔,或者沿用艺...  相似文献   

20.
刘保昌 《浙江学刊》2003,3(1):117-127
中国现代审美文学观的形成基础是什么 ?中国现代审美文学在哪一个层面上与功利文学观形成对峙 ?道家文化资源在现代审美文学观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多大作用 ?在“影响的焦虑”下借鉴西方审美文学观的本土性基础在哪里 ?审美文学观的东传过程中是否存在“有意误读” ?本文对此作了探讨 ,认为审美文学观在传入中国以后 ,一方面与老庄一脉哲学的艺术心性论相结合 ,创造了本土特色的美文美论 ;另一方面 ,也无可避免地遭到了传统道德心性论的改写。审美文学观终究难免被压抑的命运 ,功利文学观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仍然占着上风。文章通过爬梳道家文化与现代审美文学观的关系 ,指证了道家文化作为审美文学观传入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也分析了审美文学观被道家思想所“误读”与“改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