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大连市倾力构建社会化救助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救助管理工作实践中,大连市救助管理站不断创新,强化协作,整合力量,构建社会化救助网络,创造了具有大连特点的社会化救助管理工作模式。社区协作,救助职能进社区。2004 年,大连市民政局在总结城市救助联络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市救助  相似文献   

2.
杨波 《社会福利》2011,(7):46-47
救助管理社会化是在加强救助管理机构基础建设上,规范救助管理运行机制,建立救助管理社会工作的网络体系,实现救助管理工作一体化,达到城乡社区全覆盖,形成条块结合、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现代救助管理服务网络,对流浪乞讨人员开展有效救助的一种救助模式。  相似文献   

3.
探索之一:发挥社区基层组织作用,开展救助工作进社区,实现救助管理工作社会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鞍山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坚持传统救助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立足现实与长远,把救助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从十个方面创新了救助管理工作,有效地拓展了救助服务范围,初步探索出一条由民政、公安、卫生、财政等多部门联动的社会化救助管理机制,使救助管理工作的一些难点、盲点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相似文献   

5.
救助管理工作成效显著救助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两年来,各地不断加强救助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救助服务体系。北京、南京等大城市在城区设立了救助管理分站或咨询站点;郑州、成都等城市在街道、社区建  相似文献   

6.
救助管理工作作为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大背景下,加强社会资源整合推进救助管理工作社会化, 引进预防干预机制,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教育、管理、培训和安置是做好救助管理工作的目的和根本。在社会化思想的指导下,郑州市救助管理站王万民站长大胆提出了自己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7.
上海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针对救助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以民政部"积极救助"方针为指导,大力推进救助管理进社区工作.截至2008年底,市区所有街镇与郊区区县政府所在地街镇已全部设立社区救助管理咨询服务站,初步形成条块结合、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现代救助管理服务网络,为有效维护受助人员的合法权益,创建和谐上海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福利》2004,(8):24-24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救助管理办法》和省政府《关于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通知》(辽政办发[2003]78号)的规定,去年年底,省下拨2003-2004年度救助管理专项补助资金1086万元。这些资金共分五项内容列支下拨各市(由于大连市是计划单列  相似文献   

9.
在收容遣送制度改革为救助管理制度之后的五年里,常德市救助管理站不断拓展新思路,提升救助理念,努力推进救助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把救助工作当作是政府解决民生、维护民益、促进和谐、稳定发展的重点工程。这一战略得到了本地政府的支持和市民的认同,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调、救助管理站主责、社区参与的救助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初,上海市在浦东新区开展救助管理进社区试点工作,拓展救助管理工作领域,将救助管理融入社区建设,建立“横向到边、竖向到底”的救助管理服务网络。2005年8月1日,《救助管理办法》颁布实施3周年之际,上海首批街镇救助管理咨询服务站率先在浦东新区梅园、金杨两个街道挂牌运行。3个月后,又在沿江14个街道、镇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救助管理站充分发挥救助管理工作社会稳定机制功能、社会促进功能、社会建设功能、社会兜底功能,在代表政府履行救助职能的同时,积极走创新发展之路,认真探索适应新时期城市管理的救助方式,形成以积极为遇到临时生活困难的群众和流浪乞讨人员排忧解难为宗旨,以武汉城市圈救助管理一体化建设机制为龙头,以主动救助和流浪未成年人社会助养为纽带,构建以市救助管理站和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为主体,以市内四个救助服务点为支点,以流动救助车为依托,以各区民政部门、街道、社区为支撑,上下联动、左右互动、整体行动的城市救助管理体系,探索实践一条民生为先、政府主导、民政主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让特殊弱势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2003年8月1日以来,海南省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民政部以及省政府等有关救助管理政策、法规,履行救助管理工作职能,切实承担起做好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职责,及时废除了过去强制性的收容遣送制度,建立起以“自愿求助,无偿救助”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湖北省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该省为临时困难群众提供的临时救助服务占救助总量的65%左右。主要做法是:拓宽服务领域实施主动救助健全救助网络。目前,全省共有90个救助管理机构,其中地级市17个,县级市(县)73个,2011年实现了救助机构市县全覆盖,同时,指导各地在乡镇(街道)设立救助点,在村(社区)设立咨询点,在城市主要街道设立求助点、流动救助车,在车  相似文献   

14.
自2003年救助管理制度实施以来,大连市救助管理站不断创新、拓展救助帮助项目,积极倡导、协调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救助工作,形成了洋溢着浓郁地方特色的救助文化,创造了具有大连特点的社会化救助管理工作模式,为构建和谐大连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提高认识,转变救助管理工作理念,建立和完善主动救助社会化管理协调机制 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是主动做好救动管理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社会福利》2006,(12):59-60
日前,为进一步将扶贫帮困落实到基层,浙江省平湖市在全市实施“社区社会救助站”建设,在镇(街道)机构精简、职能调整中,充实建立社会救助和公共服务组,在配齐配强专职民政助理员的同时,再配备1~2名社会救助专(兼)职工作人员,主要对各社区的救助和服务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协调和审核。同时,在全市有计划、分批次,逐步推进社区(村)社会事务站建设,在配备相应专(兼)职社会救助事务员的基础上,强化社会救助服务网络,按照.“一口受理”、“一口发放”、“一口统计”的标准,构筑救助信息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以救助实务工作者的身份,从教助管理工作的社会职能定位,救助对象定位、职业乞讨管理定位和救助体制机制定位方面,就如何修订《救助管理办法》谈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8.
廖欣 《社会福利》2009,(10):48-49
作为全新的社会临时性救助机制,救助管理工作正处于不断摸索、探讨、总结和发展的阶段。桂林市救助管理站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救助管理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围绕“创新”二字开动脑筋,积极解决“跑站”难题,推动救助管理工作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福利》2010,(1):F0004-F0004,F0002
武汉市救助管理站抢抓城市圈建设机遇,创新救助方式,倾力打造城市圈救助管理站一体化建设模式,既实现了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协调行动、共同发展,又实现了救助、查找、安置等工作的高效无缝对接,形成了一个统一高效、互动长效的救助机制。为加快城市圈救助管理工作一体化进程,加强城市圈救助管理站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相似文献   

20.
核心提示:大连市救助管理站,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创新救助项目,丰富流浪儿童教育转化内容,拓展救助保护工作手段,形成了具有大连特色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模式和工作机制,切实保障了流浪儿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