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克思从当时世界革命发展的趋势出发,提出了经济落后国家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理论.列宁不但从政治革命的角度进行了论证,而且将理论转变为现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两次飞跃,重现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科学性.透视"卡夫丁峡谷"理论从提出到实现的全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经过了"起步"、"助跑"、"跳跃"、"着陆"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晚年提出的,俄国等东方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是马克思在晚年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个飞跃.极富理论创新精神,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又一个重大创新发展.邓小平总结社会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重大的根本问题,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道路.这同样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讲话,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凝结着时代精神和全党智慧,展示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和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科学精神,从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进步要求的高度,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次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马恩"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研究存在一些错误倾向,主要表现为:片面夸大"跨越"思想的适用性;用社会主义实践注解"跨越"思想;认为马恩只有"不通过"卡夫丁峡谷思想,而没有"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否认"跨越"理论具有思想上的创新性和独立性等.这些错误倾向混乱和歪曲了人们对马恩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解,对之加以全面的剖析与纠正,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5.
关于全面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全面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拥有极重要的现实及理论意义。东方不发达国家需要从资本主义社会吸收养分来滋养和发展社会主义,从而真正完成对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全面跨越,走向共产主义的光明未来。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设想 ,既是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最大的思想成果 ,也是马克思晚年思想发展的总结。这一理论成果 ,从世界历史思想、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社会形态发展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四个方面突破了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某些传统观点 ,其中包括对《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超越和突破 ,从而使马克思晚年的理论探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世界历史和普遍交往、具体地分析历史环境、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等多方面有着极其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针对俄国社会的特殊情况提出了俄国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著名设想,这一理论对于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东方落后国家未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中国国情推动中国这样的东方大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结合马、恩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分析中国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基本国情和主要任务,从而明确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马克思的"卡夫丁峡谷"设想被广泛解读为"跨越资本主义",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思想理论混乱。实际上,马克思这一设想的本义指的是制度内跳跃,即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的跳跃,而不是人们广泛理解的制度间跨越——"跨越资本主义"。从这一全新的视角出发,过去的解读所引发的思想混乱可被逐一澄清。对于东方社会的发展而言,马克思的"卡夫丁峡谷"设想具有两个重要的理论价值,一是论述了社会跳跃发展的必要条件,二是在历史哲学层面为研究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9.
在新一轮全球化浪潮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服从与遭受惩罚”同时发生的两难困境。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具有两重性和“扶强抑弱”性。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壮大社会主义力量以打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发展中国家从根本上解决两难困境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在对东方落后国家,尤其是对俄国农村公社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实现这种"跨越"的原因在于俄国农村公社的土地公有制,"跨越"必须通过社会革命的方式,"跨越"的条件是西欧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榜样作用以及利用西方资本主义提供的"一切积极成果"。中国的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这一思想指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卡夫丁峡谷的跨越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具体分析俄国农村公社制度的理论成果,其理论依据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重新考察卡夫丁峡谷的跨越问题的理论境遇与历史意义,对于深入认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基本规律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是世界历史性阶级。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是无产阶级存在的前提条件;无产阶级是世界历史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阶级;世界历史范围内的无产阶级具有共同性的利益;世界历史范围内的无产阶级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担负自己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世界历史”理论,其内涵包括:世界历史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全球经济联系与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世界生产力为共产主义创造了物质前提,世界历史同时也是人的解放的历程;其方法论意义是:批判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方法,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历史方法与价值目标相统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世界文化交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理论的有机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依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原理指出,世界文化交流是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逻辑必然;由于世界历史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不同文化间的影响方式是不同的;在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世界各国必须按照文化民主、反对文化中心主义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行为准则来规范和调节相互之间的文化关系;世界文化交流对摈弃生产力发展的重复性、实现国家经济社会的跳跃性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15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的历史趋势,构建了自己的经济全球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对经济全球化的动力、物质条件、实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并富有远见地指出了经济全球化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双重作用及其对世界政治、文化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解读全球化问题、认识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历史哲学的层面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包含着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一种两阶段划分形式.以交往从有限的地域性交往发展为普遍的世界性交往为标志,人类历史进入了"世界历史".在经验上,"世界历史"开始于十五世纪.相比较而言,前"世界历史"时代和"世界历史"时代各有其不同的特征,在诸如生产和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范围和变迁、文化的民族特性、人的存在与发展状态等方面,表现出两大历史阶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中蕴涵着丰富的全球化思想:"世界交往"推进了全球化的形成;近代资产阶级的"世界交往"开启了近代全球化进程;资本的"世界交往"运动构成全球化的直接动力;资本主义的"世界交往"悖论是全球化双重价值的根源;"世界交往"是实现全球化的最终趋向——共产主义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马克思曾经对全球化的发生和发展以“世界历史”的理论形态作了概括和分析。掌握马克思关于全球化或者说“世界历史”思想,尤其是其中包含的基本方法论,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全球化,把握社会历史,合理引导社会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探究现代社会发展规律和未来趋势的一种理论,它在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中具有相对独立性。此外,该理论对于当代全球化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启示。简要地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了其对当代全球化的启示,探讨了当代全球化进程中其面临的理论问题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