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村委会和村党支部的关系问题是村民自治中最突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关于村“两委”关系,我国有关法律规章做出原则性规定,但过于宏观和抽象,有的地方“两委”职能交叉,致使个别地方村“两委”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矛盾和冲突,影响乡村治理的绩效。村“两委”只有在选举、决策、制度建设等方面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2.
农村工作实践表明,村支部委员会 与村民委员会(简称“两委”)的关系虽“小”,但直接影响到党在农村战斗力能否有力发挥、影响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能否有效开展,这是困扰当前农村、制约今后发展的一大难题,很值得深入研究。 一、案例透视:农村“两 委”关系现状分析 1999年以来,我们就“两委”关系问题在湖南长沙、岳阳、衡阳、怀化、永州等地抽样调查了500个村,运用实地调查、访谈、问卷等方法,了解和积累了不少发人深思的事情。经过案例分析和统计归类,我们把当前农村“两委”关系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案例一:协调型。河…  相似文献   

3.
两票制是农村基层民主实践的一种制度创新。起先 ,它是应对农村党支部权威危机的偶发产物 ,是党支部建设的一种组织技术 ,随后在解决两委关系的脉络内发展成为一种组合选举模式。文章较为系统地叙述了两票制的形成背景、发展脉络 ,以及从组织技术到选举模式的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 ,讨论两票制对于解决两委关系以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村民自治民主内涵及实践有待深化以及村“两委”关系与“乡政村治”模式有待协调与完善等问题,河南邓州探索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明确了村民行使各项民主权利的运作规程,重大事项必须通过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会议决议才能实施,决议和实施结果公开。这一程序性制度创新有利于引导村民广泛参与村庄重大事务,实现乡村社会各阶层之间利益的均衡,在沟通协商的氛围中体现出现代民主应有的价值内涵。因此,完善的程序性制度是村民自治有效性的基础,多方联动机制是推进村民自治的关键,政府的引导是村民自治制度创新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农村基层“两委”关系的摩擦类型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民自治是人民公社制度解体后为填补土地集体所有者主体缺位而产生的乡村新型组织形式,推行至今已经20多年,由于法律和制度规定模糊,实际运行中出现了"两委"关系不顺、运行机制不规范等问题,主要表现为村委会主任和支部书记争权力大小,村委会与村党支部两套领导班子不合,由于宗族、派性的渗入而导致村委会和乡镇政府管理权力的冲突等三种类型。为解决这些问题,有的地方探索出"三配套"、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两委合一"、"两票制"等实践模式。这些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理顺村"两委"及其与乡镇政府的权力运行关系。要保证村民自治的规范化运行,除了相关的法律和制度调整,还要进一步明确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转变乡镇政府的观念和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6.
村支两委“一肩挑”是一项旨在增强党在乡村场域内治理权威性与合法性的制度安排,并表现为实践先于理论的特征,这既是一种基于现实需要的必要性考量,也为基层治理的党政统合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制度试验。通过对科层制与复合科层式的治理模式比较分析,可以归纳出复合科层式治理兼具政治与行政融合、权力结构糅合、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互嵌以及行动主体角色均衡等多维复合与叠加优势。复合科层式治理理念在村支两委“一肩挑”层面形塑了“党政融合”的复合型治理结构、“双向赋权”的复合型权力结构、“融法于情”的复合型制度结构以及“三重代理”的复合型角色结构等多维度的乡村治理效能。在复合科层式的乡村治理模式中,以党建为中心的群众路线为其注入了精神内核与价值动力,因而担任两委“一肩挑”角色的村庄组织更需要注重群众路线的实现以及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的全过程民主。  相似文献   

7.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四项制度之一。村民自治的普遍推行对村党支部等村级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工作内容和领导方式带来很大影响。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作用,必须大胆创新制度、完善决策机制、改进选举办法、转变领导方式、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实现“两委”关系的协调与和谐。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农村权力结构的变化,直接导致农村"两委"(村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冲突,将村民直接选举的制度机制一同纳入党支部和村委会,且从制度层面上对"两委"职责进行明确划分,是协调"两委"权力关系,制度化地解决"两委"矛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村委会和村党支部的关系问题是村民自治中最突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现实中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总的来说是好的或者比较好的 ,“两委”关系不正常是少数 ,但绝不能对此掉以轻心。本文主要探讨村委会和村党支部关系失衡的表现 ,分析造成村委会和村党支部关系失衡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两委”关系失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陈风  陈思文 《金陵瞭望》2011,(25):100-100
为巩固排查效果.街道建立了“五项”防控制度.筑牢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的“保护伞”、远离腐化堕落的“防火墙”,一是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模式。针对各单位、各部门职能及决策机制.建立“三重一大”议事规则.行政、财务等管理制度,规范操作程序。针对岗位职责.设计相应岗位廉政风险的防控模式.并按干部管理权限由个人向组织作出廉政风险防范承诺。二是建立重点领域监控制度。围绕村居“两委”换届选举、惠农政策执行、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事项强化监控.着力在土地等生产要  相似文献   

11.
李昌  袁任阁 《今日南国》2008,(16):50-51
来宾市在2008年村(居)“两委”换届工作中。坚持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为目标。以发展和扩大基层民主为核心,以选好配强“两委”班子为重点,以大幅度提高村(居)“两委”干部待遇为抓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采取科学设置职数、优化班子结构、提高干部待遇等多项措施。稳步推进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实现了“三大突破”。使全市村(居)“两委”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党的基层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2.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村民自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制度真空和制度冲突,亦引发了以两委关系为核心和焦点的新的农村问题。本文试以宋村为个案,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揭示村民自治中两委矛盾的根源,探求解决两委矛盾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流域生态补偿是一种以流域水资源保护为核心,调节流域经济发展和水环境保护关系的制度激励手段,也是一种促进跨流域协同治理的重要制度设计。基于外部性以及协同治理理论(SFIC模型),构建流域生态补偿“动力-主客体-行动”关系分析框架。通过应用分析框架对田纳西河流域、易北河流域、墨累-达令河流域、新安江流域、赤水河流域、黄河流域等国内外流域协同治理生态补偿典型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归纳出权威管理机构主导下“输血式”、市场主导下“造血式”、中央主导下“混合式”、跨区域政府间“输血式”四种类型的生态补偿模式,且每种模式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应用条件和制约因素。借鉴国内外经验,黄河流域协同治理生态补偿模式可以从法制保障、平台支撑、市场引入、绩效考评等方面进行重点优化。  相似文献   

14.
“两委合一”是近年来我国部分农村在实施村民自治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新体制。此体制的问世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和热烈讨论。笔者认为 ,在全国推广“两委合一”,不仅必要 ,而且可行。文章对在中国推广“两委合一”制的可行性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村民自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群众创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民主最基本的形式,实行二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制度因素的制约、经济因素的困扰。使目前的村民自治在实践中出现了乡镇政府越权行为、两委关系失调、宗族势力渗入、贿选、村务公开“虚化”等异化现象。为使村民自治走出异化怪圈。应透视步云、雅安现象,两面看贿选,加强制度供给,促使村民自治在健康的道路上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6.
两委制下的村民自治方式已不能很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改革村民自治方式势在必行。通过对祖国大陆村民自治实践的分析,在与台湾地区村民自治方式对比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村民自治方式的建议:推广青县模式,将村党委对村庄事务的直接领导转换成间接领导;加强农村合作社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组成及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17.
法国PACS制度的法律性质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于2000年开始实施的“紧密关系民事协议”(PACS)制度,是一种两人共同生活模式的全新尝试。PACS制度在关系的成立、解除和法律效力等方面均有别于婚姻,并没有动摇婚姻制度的稳固地位。但是这种新制度导致了许多难解之题,PACS的性质模糊,前途不定。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媒体报道的有关农村腐败的消息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从公开的案件来看,农村腐败的犯罪主体绝大多数是村支书和村主任,这些农民身边的“苍蝇”严重危害了党和国家的执政根基。治理农村腐败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深入分析该类犯罪现象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尊重和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在农村反腐斗争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另一方面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惩治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和规范村“两委”班子的人事制度建设,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和扶贫补助资金的监督,完善农村的选举制度,并堵住农村“两委”班子灰色收入的来源。  相似文献   

19.
作为农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的关键步骤,农村社区“两委”候选人的产生备受关注。借助街道党组织社区“两委”候选人换届政策文本,勾勒出社区“两委”候选人在基层党组织设定的双重候选条件下的当选逻辑,并以fs-QCA定性比较分析法对社区“两委”候选人胜出资质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良好群众基础是潜在候选胜出的必要条件,同时具备群众基础和政绩两要素是潜在候选人胜出的有效途径;仅凭借经济实力或宗族势力等资源禀赋并不能使其成为“两委”正式候选人;街道组织部门受政治稳定逻辑驱使,往往采取多样化策略减少社区选举“变数”。因此,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社区“两委”选举过程的有限介入并非有损基层民主质量,相反,它使农村社区选举表现出有别于乡村选举的优良特质。  相似文献   

20.
张克邦  胡倩怡 《社区》2013,(4):13-13
湖北省广水市在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性别两票制”“妇女职位保留制”“民选妇代会主任直接进入制”的“三制”选举办法,确保妇女干部当选。性别两票制:在社区居民委员会候选人提名票和正式选票上,设置“妇女委员”职位栏,明确此职只能由女性担任,并且注明在居委会成员中至少要推荐一名妇女候选人,保证有一名妇女当选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