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鲁迅的革命文学思想是他在域外革命文学思想和中国现实的主体体验中纠葛而成的,是他融会先进思想文化资源、积极批判中国国民劣根性、探求中华民族"固有之血脉"和追寻现代革命精神的结晶.鲁迅革命文学思想的发生标志着中国革命文学思想的现代生成,并与其创作、译品一起推进了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进程,且使中国革命文化得到提升并成为世界左翼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奠定了现实的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思想文化渊源,而中国先进分子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近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思想源流。  相似文献   

3.
进化论思想与唯物史观同为近代中国影响广泛的思想。二者的传入时间接近,并且都经历了中国化的过程。随着进化论思想在现代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批判和质疑,唯物史观早期传播和发展的历程也经历了重新的审视。文章从近代思想史发展的事实出发,重新厘清两种思想的关系,并具体论证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能否从广义上归结为一种进化论的思想,以及进化论思想在中国是否经历了一个向唯物史观转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奠定了现实的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思想文化渊源,而中国先进分子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近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思想源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契合点促使中国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契合点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实践性与中国知识分子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实用理性相通 ;唯物史观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相通 ;科学社会主义有关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设想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大同理想相通。但应加以注意的是 ,不能把我们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通之处等同于马克思主义 ,两者有严格界限。否则 ,在实践中 ,我们就会跌跟头。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它一方面源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另一方面又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并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所推动和发展,从"为人民服务"到"三个有利于",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进程呈现了一个连续性、一脉相承性的动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是各自独立的异质文化体系,但这两种文化体系在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社会理想等方面具有契合性。这些契合之处是两种文化互动的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三化"的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8.
蔡和森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指导我党早期的理论宣传和革命实践,为我党群众路线政策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蔡和森的群众思想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其实践和探索的科学总结。蔡和森的群众思想主要界定了群众的基本范畴,阐述了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提出了广泛发动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等工作方法。这些思想为我党统一战线政策和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深刻意蕴、逻辑依据及实践要求的研究进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大论断展开学理分析。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想精髓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四个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优秀的物质文化和观念文化的统一,但是其精华所在是优秀的观念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主要体现为二者具有高度契合性、彼此包容性、相互需要性和共同的实践基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合贯通,要坚持“四个统一”,即坚持一元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学理性与通俗性相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人类性相统一。这有利于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有利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中国先进文化的杰出代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是理论创新与发扬民族传统的典范.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对中国国情的卓越把握,为中国的现代化探寻到一条历史必由之路,并科学解决了其中的文化难题.毛泽东的建党思想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加以改造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无产阶级建党思想,在扬弃和超越中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毛泽东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的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毛泽东的文艺观的内涵主要包括文艺的价值观、创作观和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文艺观的价值不仅在于繁荣文艺事业,坚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且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振奋民族精神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缘何反对中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旗手和文化革命的主将,曾一度激烈批判、否定传统文化和中医药.今天有人利用鲁迅的有关言论反对中医药乃至传统文化,这是对鲁迅革命思想及其所处时代精神的误解或有意曲解.表明他们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实事求是之意.中医药虽有诸多局限,但其内在合理性和顽强生命力是任何人不能随意抹杀、扼杀的.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是中国现代人生哲学的开拓者。他以进化论和唯物史观为武器,在激烈地批判传统人生哲学的同时,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人生幸福、理想人格等重大人生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他倔强刚毅的性格、狂放自负的气质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人格,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极富传奇色彩的篇章。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是在批判旧哲学的基础上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现的是与传统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应该对他所提出的历史必然性作出不同的理解。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是封闭的、肯定的、科学的,所以历史必然性在它那里就表现了永恒不变之道;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是开放的、否定的、辩证的,所以历史必然性在它那里就表现为革命的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15.
孙培良教授的学术活动 ,早年遍及中外文、史、哲众多领域 ,后期致力于史学 ,尤其是中外关系史 ,晚年专注于伊朗史。他治学严谨 ,坚持用唯物史观和考据方法 ,对中外古籍和传世碑铭的文字记载、近代的考古发掘及近人的学术成果 ,进行精心研究。在比较中西历史、弘扬中华文明方面 ,他所论证的中国画法西渐引起了伊朗绘画革命、孟子学说西传被马兹达克用作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 ,是前人未曾提及或未能断定的 ,是对国际学术界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深受社会发展理论和历史哲学影响的文化发展理论,主要有三种形态:进化论、自由主义和唯物史观。在20世纪,以哈耶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文化理论,一直是唯物史观文化理论的主要批评力量,他以"自由扩展秩序"作为文化理论的核心范畴,否定唯物史观文化理论,以"反唯理主义"的文化姿态,批评"建构论理性主义"。在两种对立的理论背后,既可以发现它们对文化存在与发展规律的共识,也显示出文化制度设计原则的根本分歧。  相似文献   

17.
进化论对中国近代国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文章以胡适为例,探讨进化论在当时文学界产生的争论和影响.胡适以"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为主要内容的历史进化文学观念,有力地推动了白话文学的发展.由此引起的争论,使新文学借助于后胜于今的进化论与传统文学发生裂变,并与百年来的中国现代化进程紧紧地纽结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李则纲对历史与历史学的内涵作了明确的界定,认为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在历史研究法、历史学功用问题上,他也作了精辟的论述,并提出了以“诚”和“爱”为核心的史家修养论。他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借鉴西方史学理论和方法,重视对传统史学理论的阐扬,同时注意吸纳20世纪以来中国史学理论方面的成果,形成具有特色的史学理论。  相似文献   

19.
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的结局极大地震惊了中国社会。在此背景下严复翻译《天演论》,物竞天择的竞争进化论遂由此倡行国内,且被维新人士改铸为国际竞争理论,为激励国人奋起救国提供一个新的理论。然一战爆发后,中国处境危殆,其时文化人将大战之祸归罪于竞争进化学说,指出应以互助论进化观取代竞争进化论。此种氛围消解了竞争进化论下凸显的国家观,促成中国传统的天下大同思想的回归。  相似文献   

20.
尊崇资产阶级革命家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党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尊崇孙中山先生是"振兴中华"后继者的应有情结,"振兴中华"是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先生的共同理想;孙中山伟大的思想品格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样需要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不畏艰险、不屈不挠、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