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2007年12月18日的联合国大会上,104个国家代表投票通过全球暂缓死刑、54国反对、29国弃权。该议案要求各国尊重国际对死刑的标准并暂缓死刑。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投了反对票。截至目前,世界上还有超过1/3的国家和地区保留着死刑。在中国,"生刑过轻,死刑过重"、"缺少中间环节"的情况已经形成了一个刑罚复仇的漏洞。  相似文献   

2.
2007年11月17日,在联合国大会的一个委员会中,99个国家代表投票通过全球暂缓死刑。鉴于前两次决议草案均告失败,提案国此次放弃了全球现在就废除死刑的最大要求,而是代之以中止实施现有死刑判决的备忘录,为将来全球范围全面废除死刑做准备。在各国代表中,有99国支持暂缓死刑、52国反对、33国弃权。  相似文献   

3.
发除死刑已经是西方国家刑法中的一种趋势,到1990年10月止,世界上已经有47个国家全面废除了死刑,其中对普通犯罪人(不包括战争罪等特殊犯罪)废除死刑的国冢和地区有18个。近10年来,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都加入了废除死刑的行列。2007年12月20日,联合国大会讨论有关司性问题,会上有104成员国支持暂缓执行、54国反对、29国弃权,最后联大通过了全球暂缓死刑的议案。我国刑法学界已在慎用死刑与限制死刑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在死刑存废的论证上还存在诸多争议。  相似文献   

4.
论语数字     
“在中国死刑收紧的情况下,对省部级的高层官员依然判死刑,这在近几年是少有的。表明这个案子的严重性,也反映了党中央反腐的决心和力度。”——煤体评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原局长郑筱萸一审被判处死刑。“中国股市似乎要脱离地球引力,这个市场让我感到紧张。”——原证监会副主席、现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高西庆,对国内股市涨幅过高表示担忧。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导刊》2010,(30):15-16
争夺中国人才发展到“摇篮中的抢夺” 在当今的世界人才大战中,中国虽然不是人才流失比例最高、受害最深的国家,却是目前世界上数量最大、损失最多的人才流失国。  相似文献   

6.
刘涌,中国13亿人口中的一分子,中国当代最著名的黑社会头子。刘涌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理当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这是三岁小孩都能明白的道理。但现在,犯了“死罪”的刘涌,由一审判为“死刑,立即执行”,被二审以完全相同的罪行终审改判为“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这就是说,在法律的光天化日之下,在13亿中国人众目睽睽之下,犯下《刑法》中“领导黑社会罪、故意伤害罪、非法经营罪、故意毁坏财务罪、行贿罪、妨碍公务罪、非法持有枪支罪”等七项滔天大罪的罪犯——刘涌,被坦坦荡荡地“放生”了。判处刘涌“生”的原因和“死”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让我们看看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终审刘涌《判决书》的判词:刘涌“论罪应当判处死刑,但鉴于其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以及本案的具体情况,对其可不立即执行。”这就是说:刘涌由“死刑,立即执行”,改为“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就是因为以上这51个字的  相似文献   

7.
苏婕  陈欣  蔡媛媛 《现代交际》2010,(10):18-18
暂缓起诉制度是一项已经在德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实行的法律制度,是一顷介于起诉与不起诉之间的法律制度,是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的体现。我国是一个司法资源有限,且犯罪率呈上升趋势的国家,但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对暂缓起诉制度并没有做规定,就其现在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运作情况来看,暂缓起诉制度存在着诸多价值。  相似文献   

8.
秀出我国家     
方亮 《公关世界》2010,(1):30-3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带动下,国家形象的好坏与一国经济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关联,因此,各国政府都在树立国家品牌.想方设法秀出自己的国家.2009年11月30日,以“携手中国制造”为主题的中国广告,开始在国际知名媒体上投放,在国内掀起了热评。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选山宣传单措,对建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9.
胡适说过,Cricket是英国的“国戏”,Baseball是美国的“国戏”,因此之故,中国的“国戏”自然不应是京戏,中国虽没有什么“球”不“球”的,但中国有麻将。于是麻将成了中国的“国戏”。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2月29日,英国籍毒贩什肯·阿克毛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被注射执行死刑(以下简称“阿克毛事件”)。此事引起了英国政府的强烈不满,英国首相布朗当日对中国处死英国毒贩阿克毛表示了“最强烈的谴责”,并称对中国的做法感到“震惊和失望”。而绝大多数国人对此事表示认同与支持,  相似文献   

11.
青燕 《公关世界》2008,(6):19-19
2008年5月6日至1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日本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10年来第一次、也是21世纪首次访日,对推动新世纪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目前中日之间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分岐,中日关系仍在爬坡前行,但两国关系改善的大趋势却是人心所向,不可逆转的。所以,这次访问被称为是一次“求同之旅”、“暖春之旅”。  相似文献   

12.
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无恒产而有恒心”,许多人一生孜孜以求的就是“医国”(语出龚自珍“何敢自矜医国手”的诗句)。然而“医国”谈何容易?“诊断”难,“处方”更难,稍有失误,非但枉做无用之功,误国、祸国也是常有的事。在20世纪以来的“医国”之旅上,人们常常面临一种困惑,这便是如何在“威权”与“民主”之间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13.
“注射死刑被称为新世纪中国刑事审判中,一项具有开创性历史意义的大事。”2001年9月13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在昆明召开“全国法院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工作会议”,决定全面推行注射方法执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典型的非暴力、经济性犯罪的腐败犯罪,基于死刑的法治缺陷以及贪污罪和受贿罪的罪质特征、产生原因等,贪污罪、受贿罪死刑的废止是中国刑事立法发展的必然前景。但是受制于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尤其是当前反腐败形势的制约,立即或者在短期内废止严重贪污罪和受贿罪的死刑尚不现实,因而需要对严重贪污罪和受贿罪的死刑从立法和司法上予以严格控制。立法控制由于能够在源头上实现限制死刑适用的目标,因而立法控制是死刑  相似文献   

15.
自奥巴马总统今年6月在加利福尼亚州与中吲国家主席爿近平会晤以来,两国一直在没法推进双边关系。王毅在布鲁金斯学会举行的晚宴上发表演讲说,两国同意构建新型大幽关系的共识兼备“战略性、建设性和开创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和东盟国家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2013年8月21-23日,在广西防城港市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上,来自中国和东盟10国的政府官员、扶贫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围绕城镇化进程中的减贫问题,进行了政策和实践经验交流,并就如何增强社会包容性、探讨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进行了热烈讨论,积极寻求城镇化进程中减贫难题的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7.
国家间关系称谓反映国家间博弈边界自冷战结束以来,整个世界结束了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原有的国家间称谓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非敌即友的零和关系发展到当今的非零和关系,如“友好关系”、“合作关系”、“伙伴关系”以及“同盟关系”等。虽然这些特定的国家间关系的称谓,有时只是外交的需要,多少有些外交辞令的色彩,但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相对于另一国相互关系的亲密程度和双方共同利益的多寡,也即反映了国家间合作的程度。这里所说的国家间亲密程度是从国家安全角度考虑;双方共同利益则主要是从两国所具有的共同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8.
王自立 《老年人》2007,(1):12-13
2006年11月20日至2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成功访问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南亚次大陆国家。南亚是亚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巴两国都是中国重要邻邦。2005年,中国与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后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两国在中国的外交地位与日俱增。印度是中国在南亚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巴基斯坦与中国,则有着“全天候的友谊”,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文化伦理且异常眷恋家国的民族。在遭受外部的蹂躏之时,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合生命救国家于危亡,即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即使内部有诸多的分歧,但中华民族也善于化干戈为玉帛,所谓“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在抗震救灾与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时刻,我们尤其要感念祖先给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融个人生命与家国情怀为一体的精神家园——中国。国家强大,才是民族之幸!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2010,(1):16-16
2009年,中国大约有2015各军人和警察参加联合国维和任务,他们分布在加勒比海到东南亚地区的10个国家,最活跃是在苏丹,主要提供工程、医疗和后勤支持。中国主要参与直接由联合国主导的维和行动,派出的“维和”军人和警察,比美、俄、英3国人员的总和还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