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人们关注民生的热情日益高涨,今年全国“两会”上,关于民生的话题更是空前密集。最近,又一个新提法“非物质民生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许多场合,人们所说的民生问题,都只是指物质生活层面,即当年孙中山概括的衣食住行四要素;而非物质民生问题,是精神生活层面的问题,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涵盖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的“大文化”概念。意识是物质的反映,“非物质民生问题”概念的提出,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财富,是人类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人类的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纳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如今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保护传承人是“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指物,也不是指人,而是指与物和人紧密相连的文化事象或行为方式。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传承和发展始终由其载体——"老  相似文献   

4.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感知文化价值对游客行为意愿的影响还缺乏实证研究。以徽州古城非遗夜市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到565个有效样本,并使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模型分析方法,探析感知文化价值对行为意愿的影响,以及体验记忆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感知文化价值量表在非遗夜市情境中适用;理论模型中感知文化价值对游客行为意愿和体验记忆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体验记忆作为中介时,感知文化价值与行为意愿的正相关影响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目的地管理组织的管理启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要重视游客文化价值的感知、重视难忘的旅游体验记忆;合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既要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领导文萃》2011,(24):137-138
泉州市鲤城区浮桥街道位于笋江南岸,2003年2月由原浮桥镇改制而成。浮桥自古就是泉州文化古镇、海滨商港和商贸集散地,民俗文化内涵丰富,物质遗产星罗棋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比比皆是。1992年就挖掘出了后来被授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的“拍胸舞”,  相似文献   

6.
金晶 《办公室业务》2023,(23):54-56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是地方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活动的各种物质、非物质形态的遗存,是高校开展思政育人的重要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传承红色基因和强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方面具有理论依据,其指向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均有紧密关联,是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基础。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成红色文化育人的办学特色,同时也有助于地方红色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拥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文化和历史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农村也发展与农村。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多数来自于中国悠久的农耕传统当中。本文旨在分析和阐释加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意义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韩宪鸿 《经营管理者》2011,(4X):266-266
国有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有以薪酬激励为主的物质激励和以工作激励、组织激励、文化激励为主的非物质激励。国有企业在员工的非物质激励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工作设计缺乏激励性,非物质激励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非物质激励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国有企业员工非物质激励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国有企业员工非物质激励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其对旅游经济的价值也日益受到重视。然而,保护和开发孰轻孰重的争论始终持续。人们普遍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笼统的对象,从各自角度出发,提出观点。却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项目存在较大差异,应当区别对待。基于这种认识,本文针对旅游开发,分析了保护与开发两种意见的分歧所在,同时提出了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并阐述了资源有别于遗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要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就必须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为此,我校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特色文化等方面出发,积极研究并着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家园文化,从而促进我校的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东北地区的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物质载体表现,从其外化形态上看属于物质文化范畴,而从其内在形式上看却又具有非物质文化的属性。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其民间美术也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主要由东北地区游牧民族所创作出来的璀璨文化和民间艺术,由于后继乏力而处于濒危状态。因此,研究与保护东北地区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皇帝给世人留下了宫殿、园林、宝物等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同时也留下了类似“皇家过年”这样的宫廷习俗礼仪.这些非物质的习俗礼仪包括:勤政爱民、勤俭节约、团圆祥和等进步的思想元素。了解古代宫廷习俗礼仪的相关知识,既可以当做文化娱乐的内容,也可以提高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认识和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对非物质的需求逐渐增多,要求也越来越高,非物质激励在人本管理中的地位也变得更加重要。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非物质因素,它的激励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以及企业文化不同组成部分激励作用的比较,从而结合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探求实现企业文化激励作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赵娜 《经营管理者》2013,(15):354-354
本文提出了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首先要明确目标和方向,继承以往图书馆精神文化的优点,图书馆领导要给予大力支持,加强对馆员的教育培训,以图书馆服务为重点,注重图书馆制度和物质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教师引领、师生共创班级文化建设三个层面:物质文化——文化表层、制度文化——文化中层、精神文化——文化深层的阐述,说明师生共创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并引领学生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学校要创造有利的条件,鼓励师生共创特色班级文化,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无穷教育魅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教师引领、师生共创班级文化建设三个层面:物质文化——文化表层、制度文化——文化中层、精神文化——文化深层的阐述,说明师生共创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并引领学生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学校要创造有利的条件,鼓励师生共创特色班级文化,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无穷教育魅力。  相似文献   

17.
何平 《引进与咨询》2013,(12):65-6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区域文化旅游的重要旅游资源,旅游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该文从区域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谈起,以福州软木画雕刻技艺为例,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郑州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故里,是中国的八大古都之一,作为河南的省会所在地,郑州在创造辉煌灿烂的华夏文化中做出了独特的贡献,积累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洋溢着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体现出独具特色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王松德 《决策探索》2014,(22):25-26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更加重视。这些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都要通过社区文化建设来提供条件。深入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对于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国民素质和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08,(30):14-14
近年来,河南将新郑市的炎黄文化节升格为省级拜祖大典,并逐渐形成当地的强势文化品牌,还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拜祖大典文化品牌,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6月21日作出批示:要进一步固化、亮化、强化这一文化品牌,更好地造福中原、造福中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