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宗教与民族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民族和宗教问题的考察,发现这两者在民族社会政治领域中表现出高度的相关性.作者提出在民族政治学研究中,应对宗教的民族政治性、宗教的民族政治目的及其分类、宗教的民族政治形态以及宗教的民族政治作用方式等予以阐述,这将有助于了解宗教对民族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于涛 《理论与现代化》2007,7(1):46-49,77
宗教哲学与政治哲学是当今学术界关注较多的热点问题,它们从不同的维度关注社会的发展,但是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不兼容性,这就使得各自在看待一些有关人的精神层面的社会问题时,无法得出全面的观点。如果将二者结合起来,构成宗教政治哲学这一全新的哲学分支,兼容政治哲学的现实关注以及宗教哲学的终极关怀,将会对二者的发展,甚至对整个当代哲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19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宗教不仅没有像世俗化理论所预言的那样走向衰亡或私人化,而且呈现出全球复兴和政治化的趋势。其中,宗教基要主义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2001年的"9.11"事件后,宗教恐怖主义的问题也被提上了日程。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全球宗教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即意味着宗教的政治化,或者说后者恰好是前者的本质。从基要主义到恐怖主义的演变,则构成了全球宗教政治最突出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美国宗教政治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关注美国宗教与民主政治关系的同时,去分析宗教信仰对美国政治的影响。普遍认为不了解美国宗教就不理解美国这个国家,因为在这个国家里,处于主导地位的基督教文化长期影响美国的政治,但是我们发现9·11之后,这一传统模式正在迅速改变,其它宗教文化正在快速渗入到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之中。这种趋势对美国的政治到底有多大影响,及如何实现它的政治作用,这些甚至能帮助我们预测美国未来的政治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5.
宗教文化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它包括苯教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等。这种文化以信仰对象的神圣者为中心,即以信仰为本位,以宗教道德为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以神佛的观念解释世界和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对神佛、菩萨、高僧的信仰崇拜是希望的寄托,以解脱成佛为最高理想,即追求精神的解脱。在藏族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作为黏合剂和道德资源,宗教尤其是藏传佛教发挥了社会控制、稳定秩序、凝聚力量等重要的为政治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基督教思想界已经存在的主要关系理论,梳理它们与宗教他者的关系,从而阐明基督教和其他宗教的真正合适的关系是什么:基督教需要完全地确立起其他宗教的他者身份,任何排斥、包容、驯服、扭曲宗教他者的模式、态度都不利于宗教的和平以及基督教信仰中爱之核心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民间宗教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民众共有或相通的宗教情感与心理 ,秘密结社是清中叶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的民间社会团体。他们在近代社会历史事件中有各种突出表现。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与民间宗教和秘密结社的关系就十分密切 ,宗教与社会政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 ,任何民间的民众的群体活动 ,尽管表现形式上有秘密结社的方式 ,但宗教无不作为重要的思想武器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秀昌 《中州学刊》2006,(2):143-146
政治思想是墨子学说的中心。墨子身处社会大转变的时代,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墨子深深地关注着人世间的利害、福祸、贫富、安危,特别是国家的治乱和兴亡。他以其艰苦卓绝的积极的人道主义精神,探索治国安天下之道,提出了一套政治学说。这一套政治学说,因其建立在独具特色的宗教思想即“天志”、“明鬼”的基础上,从而使他的政治学说有了一个宗教的基础。墨子关于政治与宗教关系的论说,对于今人解决政治与宗教的关系问题开启了一个新向度。  相似文献   

9.
李东清 《学术论坛》2006,27(11):55-59
全球化带来了宗教与社会政治问题联系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也使宗教对社会政治施加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文章探讨了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两者间联系的主要形式、特点,以及我国在现阶段处理宗教问题时应当注意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伊斯兰世界非政府宗教政治组织产生于上个世纪 2 0年代末 ,就其发展脉络来讲 ,经历了以穆斯林兄弟会、巴勒斯坦圣战组织、塔利班和本·拉登的“基地”组织等四个阶段 ,他们作为国际政治的行为体 ,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冰心和宗教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冰心从不隐讳自己同宗教的关系。她对待自己所受洗的基督教虽不重视其仪式,却稔知《圣经》,尊重教义。她总自觉不自觉地将自然神论和自由主义神学融合在一起。她对基督的“爱的人格”尤为钟情;由她自己提出的“爱的哲学”,其核心正在于“爱的人格”。20世纪下半叶,冰心的宗教意识淡出,但她以调和之态对待其他宗教,并视宗教为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作出杰出贡献。冰心文学的审美,倾向于上帝-自然-艺术三位一体的建构,她相信艺术创造有“神助”之力,由她主张的语体、所呈现的艺术风格,也都烙有《圣经》的投影。  相似文献   

12.
陈丽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2):56-58,108
"启示"作为基督教的核心信仰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督教信仰评断文化、哲学等所奠基的知识论基础。从基督教神启观的独特视角来观照黑格尔的宗教哲学,并以此为基准,来辨识神本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区别以及考察黑格尔宗教哲学的实质与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对青海省基督教徒宗教皈依原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青海省基督教徒的宗教皈依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生活的压力、挫折或生命危机状态是促使基督徒皈依的普遍因素。皈依基督教后,教徒在身心等方面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心理方面的变化最为显著。对大多数人来说,虽然完善个人道德并不是促使他们信仰基督教的最初原因,但是在皈依基督教后都比较注意个人日常行为规范,说明宗教皈依对基督徒日常行为具有一定的型塑作用,其行为方式的自律性和规范性程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宗教和西方基督教的基本精神有着很大的不同,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基督教所代表的文化系统是一种神圣目的论的世界观;中国宗教所代表的文化系统是非 神圣目的论的世界观。第二,在神灵体系上,中国是多神论;基督教则是典型而且严格的一神 论。第三,中国宗教认为人性本善,在道德实践上强调“人皆可为圣贤”;基督教则以原罪论为 其基础,强调人性的不完满,在道德实践上追寻上帝的启示。第四,在对人生的关注上,中国 宗教追求现世苦难的解脱和现世幸福的获得;基督教则追求彼岸的幸福,强调对现世苦难的忍 受和顺从。第五,中国宗教以人为中心,强调依靠人自身的努力得到解脱,对神采取功利的态 度,可称之为“役神”;基督教则以神为中心,强调神对人的拯救,把人的活动视为神的意志的 体现,以荣耀神为人生的使命,可称之为“敬神”。  相似文献   

15.
宗教的镜像阐释:当代西方宗教电影的深度与样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成为当代宗教文化的一种新的表现形态,由于"宗教性"的难以界定,"宗教电影"的范围在无形中被扩大了.当代宗教现实题材电影的叙事主题和宗教拷问主要表现在,对"上帝之城"的神圣与信仰的背叛、宗教信仰与现代社会发展的碰撞与摩擦、基督教文明与土著文化的对立与融合、信仰与理性、宗教与科学的对立等的探讨.宗教现实题材电影的叙事策略与形态呈现则主要是,表现具有争议性的鲜明的宗教批判主题、宗教与现代社会发展冲突化解的悲情主义与浪漫主义倾向、宗教意识形态的历史重现和幻灭、神秘与诡异的科幻色彩等.本文认为,西方宗教题材电影已经以其强烈的宗教性、深刻的思想性,而成为世界电影史上一个独特的电影类型.  相似文献   

16.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宗教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宗教多样化问题已成为影响其进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具有基督教历史与文化传统的欧洲,在迈向一体化的过程中受到了异质文化伊斯兰教日益凸显的影响.如何适应宗教差异和减少宗教冲突,从而达成各种文化的和谐相处,已成为需认真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尽管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政治思想,但他们在对人与自然关系、人的异化和生态危机根源等问题的理论阐述中已内在地蕴含了生态政治思想,出现了生态政治思想的萌芽。在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今天,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政治思想对于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袁瑛 《理论界》2007,(6):232-23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社会活动的产物。宗教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必将对语言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从宗教对语言发展的影响入手,着重阐述了基督教对英语的作用以及作为基督教基本教义的《圣经》对英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观念对杜威政治哲学有深刻的影响。基督教的宗教理想经过其实用主义的转化后完全被理性化和现实化:民主取代了基督,成为他的最高信仰;民主共同体取代了天国,成为他理想的社会目标,而实用主义哲学成为其宗教情感与民主思想架构的桥梁。基督教文化的底色成为我们理解其民主思想的本色与特色之关键。  相似文献   

20.
卢梭的宗教观在其政治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针对西方思想家对于宗教与政治关系相对绝对化的评判,卢梭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只有当一种宗教作为个人情感行为、自由地确立上帝的至上权威,并且又能够激发人们出于对公民职责和社会道德的遵从形成对政治体的整体向心力的前提下,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宗教"才得以达成。卢梭的宗教观,在政治哲学的框架内为宗教重新找回了位置,是其政治哲学理论在宗教领域的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