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的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统计,1995年6月底,国有企业平均负债率高达75.1%。长期累积的庞大债务,不仅使国有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而且影响企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本文拟通过对国有企业资产结构的变化及体制缺陷的分析,试图寻找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可行之路。一、国有企业负债率的上升与体制缺陷改革以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资金绝大多数由国家财政无偿供应。投资靠国家财政拨款,项目建成后,财政提供定额流动资金,只有少量超定额部分,才由银行提供贷款。改革伊始,有识…  相似文献   

2.
论国有企业集团化过程中的企业并购与产权重组姜霖中国自1978年以来一直进行的是增量改革的渐进式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存量改革已成为改革的重点。我国国有资产存量凝固化的状态与不断变动的市场供求关系极不适应,现有的4.7万亿国有企业资产中,有35%左...  相似文献   

3.
社会重组与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和有关的社会学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社会重组的角度来审视国有企业改革,并就自觉进行社会重组的方向与基本原则进行初步探讨。这种分析基于一个基本命题,即:国企改革问题不只是企业层次的问题,必须上升到社会层次进行研究。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80年代末以来,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因此,许多人以为国企改革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问题。实际上并非如此。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它诞生的初期就面临着一个改革的问题。如果从1956年算起,至今已有叙余年;如果从1978年…  相似文献   

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而围绕着国企产权制度的改革又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关键。近年来根据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国有资产经营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分开,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分开的原则,不少地方加快了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步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结合内蒙古伊盟地区实施授权经营的实际案例,对授权经营这一产权运营形式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卓昌伟政企分开一直被视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在放权让利等一系列措施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之后,又最终定位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认为以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政企分开的有效制度安排,可以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  相似文献   

6.
企业理论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核心 ,70年代以来 ,企业理论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本文运用现代企业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再造企业工程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梁琦再造企业工程兴起的背景80年代,日本企业的先进管理和日本的经济腾飞曾使美国人瞠目结舌,很多美国公司纷纷向日本取经,以日本公司模式进行管理变革,可惜效果不尽人意,以致于日本人洋洋自得地嘲笑美国人缺乏竞争力。然而90年代...  相似文献   

8.
权威、企业绩效与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认为 ,企业内部权威位势的不断提高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特征。企业权威在一定条件下对企业的效率具有正面的影响。改革开放后中国企业经济绩效的持续改善是由于企业权威主体的日渐明晰化以及权威程度的不断上升所致。权威度在各相关利益集团“讨价还价”博弈中的分配与再分配过程正是中国企业改革的微观逻辑线。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改革或转轨的最终目标是形成有效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机制,也就是导致产生一个竞争性的币场环境以及能对这一环境及其信号作出合理反应的经济主体。东欧国家(本文主要包括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和罗马尼亚等)为此作出的一系列举措有:废除中央计划体制,价格和贸易自由化,制订大量与保障市场机制运行相关的政策法规等。在微观经济层面,私营企业的合法化是改革的重点。自着手改革以来,东欧国家通过国有企业私有化和倡导建立私人企业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私营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迄止1995年,东欧各国非国有部…  相似文献   

10.
企业制度创新机理与国有企业改革郑红亮一、现代企业的形成是制度不断创新的结果纵观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发展史可知,从古典业主式企业到当今的现代公司型企业的演化,乃是企业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结果。古典的业主式企业除规模狭小、技术落后等特点外,有两个最重...  相似文献   

11.
以资本经营推进企业重组洪银兴(南京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210093)一、以企业重组的途径克服结构性矛盾江苏正在推进的以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为内容的第三次发展机遇需要由党的十五大推动的第三次思想解放来支撑。原因是结构调整牵涉到企业结构的调整和国...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作为企业要满足两个基本要件:企业家才能的发挥和企业家才能在企业利润的体现。考虑到国有企业的特质,国有企业的改革路径正是企业家才能的释放过程,非完全竞争条件下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隐性激励对企业短期绩效有一定的作用,在现有条件下激发企业家才能投入的制度建设和完善的市场环境是优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改革是社会转型过程中最典型的制度转型。由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存在变化速度、可移植性、功能和机制上的差异,二者之间相容性与不相容性同时存在,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制度冲突(不相容性)导致的张力必然会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反过来个体行为也会影响到制度冲突。  相似文献   

14.
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提升企业经营绩效是促进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的重要抓手,国家财政体制和财税政策对此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从纵向省以下政府间财政体制的视角出发,基于财政省直管县这一典型的财政扁平化改革,构建微观企业面板数据,利用不同县域改革时间和空间的差异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评估了财政扁平化改革的微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与非改革县(市)相比,试点县(市)企业的实际产出和实际利润分别下降了约2.97%、7.47%,资产回报率下降了约3.29%。进一步分析表明,改革后税收分成比例的提高和地方政府官员短视预期导致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强化了试点县(市)收入激励,提高了税收征管力度;改革后财政体制下协调难度的增大、区域竞争的加剧扭曲了试点县(市)的财政职能、损害了纵向与横向间的合作,导致财政支出增加和财政压力加剧,对企业绩效提高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蔡丽林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深化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企业的深层次体制难题指明了方向;公司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典型的组织形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公司制改革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科学,能够以有效和独特的作用,促进和推动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从而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提供充分的精神准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发展现代企业制度所需要的企业文化。一、倡导和培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价值观;二、实现“人本管理”;三、倡导和坚持企业的集体主义精神;四、构塑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在近年来市场对内对外开放的竞争条件下,经营效益不断下滑,生存日渐困难,以至于不得不进行战略改组,从竞争性领域中退出。国有企业的重组和市场化是这种转变和改组的重要产物。国有企业的重组涉及到资本转移、资产调整和企业存续等核心问题,重组所产生的影响十分广泛;而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生存面临着市场竞争和企业有效治理的两重压力。就生存与发展趋势而言,进入市场的国有企业势必要经历重组,并在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等方面作出根本性的调整,才可能完成改造,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经济改革重中之重,又举步维艰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在经过留利制、利改税、承包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几个阶段后,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新思路,以适应和推动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在新一轮的改革探索中,提出了产权关系这一重要问题。但研究中存在的产权概念模糊,使用混乱等问题,表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仍有待深化,且现代产权理论引入国有企业改革,有着诸多矛盾,提示我们着眼于产权关系的中国化问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改革的到位是国有资本的市场化经营孙浩一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和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对国民经...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将使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国有企业面临深层矛盾和问题,要面向市场,不断深化改革,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