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深入、全面地分析了特设课的性质和特点,揭示了新形势下师专生物专业的培养方向和目标。结合师专生物专业特点和农业经济区发展格局,提出了特设课“多元化模块”设置方向。运用系统论、生态论原理,探讨了特设课设置体系内在结构规律,提出了特设深“生物论假说”、“课程金字塔”结构形式和高素质生物“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2.
师专要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必须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设辅修体育专业,满足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自1985年起,抚州师专生物系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改革,在坚持精讲专业必修课的前提下,有计划地逐步开设了一些辅修课程。至今,已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的辅修课程体系。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服务。  相似文献   

4.
《新教学方案》在“课程设置”中规定:高等师范专科教育设置公共课程、学科课程、教育课程、特设课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新教学方案》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将活动课程纳入到整个课程体系当中。活动课程论是教育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课程理论之一。活动课程与分科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两种基本的课程类型,与分科课程相比,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具有特殊的功能。师专开设活动课程要处理好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科学、完善的课程设置与体系是完成教学计划和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随着世界教育发展主流的变化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高师专科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 ,地理教育尤其面临严峻的考验。本文从专科地理教育的现状、改革的意义与作用提出进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 ,着重分析探讨课程改革模式 ,提出了“一主多辅”新型主辅修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为拓宽师范地理教育办学口径与发挥本学科优势开创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6.
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二、三年制教学方案)指出:特设课程是根据各地的特殊需要,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自行设置的课程。这种课程设置分权划给师专办学以自主权,师专应结合实际,加强特设课程建设,办出自己的特色。本文结合我校几年来的实践就特设课程建设谈些认识。一、特设课程设置的原DIJ师专特出课程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地方性原则。特设课程要根据学校服务地区的实际情况设置。具体有二层含义,一是根据学校服务地区的政治、历史、文化特点,设置一些与之有关的社科类课程;二是要根据当地经济、科技、基础…  相似文献   

7.
WTO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教育要适应社会的需要、迎接挑战,必须改革其相关专业课程设置,通过设置辅修专业核课程来增强学生的专业性,培养合格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十所高师院校通识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院校在进行通识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学生选择的自由度过小;学科领域划分不合理;课程设置过于随意;课程设置模式僵化。为此,高师院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扩大学生选课自主权;构建良好的通识教育体系;完善主辅修与双学位制度;发挥自己的特色;加强高校之间的联合;搞好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9.
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为载体通过对上海海关学院17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85名学生的访谈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学习十九大报告过程中,认可十九大报告的重要性但又存在“为什么要学习十九大报告”的疑问,对于十九大报告关注点多但又存在“需要学习十九大报告哪些内容”的困惑,认同“形势与政策”课需宣传十九大精神但又存在“‘形势与政策’课与其他思政类课程如何分工”的疑惑。为此,在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形势与政策”课应针对上述问题联系实际解疑释惑、突出特色、承担职责。  相似文献   

10.
1设置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的目的与依据为了贯彻国家教委关于高等专科教育改革的精神 ,加大对师范专科学校地理专业传统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力度 ,改变原有课程结构体系专业性过强 ,知识面相对狭窄 ,且理论性过多 ,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弊端 ;同时 ,也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家九年义务制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 ,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我们提出关于师专地理专业主辅修制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探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的设置。依据如下 :1 .1与地理专业的紧密相关使其成为可能 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  相似文献   

11.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借助于会计的专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经济活动实施有效的管理,在经济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会计学科在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经济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高等农业专科学校为了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形势,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校由过去单一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先后开办了“乡镇企业管理”、“工商企业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等专业。虽然不同的管理专业设置的课程不同,但所有经济管理专业都要设置会计原理课和有关专业会计课。  相似文献   

12.
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应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和相关活动需要,其中有两方面尤其需要下功夫:一是打造“一专多能”;二是苦练“说课”功夫。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两课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既有两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方面的问题,也有教学的方式方法问题。只有正确处理好“做人的学问”和“做事的学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文素质教育;国家意志和学生需要;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关系,两课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4.
特设课程是国家教委1995年以教师司[1995]7号文件下发的《关于试行:“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二、三年制教学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规定要设置的一类课程,它要求该类型的课程要占三年制师专总课程时数的20—10%。对于应开设的具体特设课程,《通知》并没有作出规定,但提出了一般的原则。如何结合师专自身的实际,在国家教委的原则指导下,设置该类型的具体课程,是师专面临的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为了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并在认识的基础上对我校特设课程的设置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可供选择的方案,《特设课程》课程组按研究计划,收集了成渝地区四所师专的现行计划,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是一门新课,这门课的教学对于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更好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大学生头脑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对关系:一是三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二是“概论”课与“两课”其他课程间的关系;三是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关系;四是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行课程设置体系,半个世纪一贯制,其日趋“经院化”、“书卷气”、“国学化”的倾向,与人类社会全球化现代性历史进程,恰恰形成鲜明的“二律背反”现象。应树立明确的现代大学理念,与时俱进,建构综合性、开放性文学与语言两大课系,且增大选修课、专题课及讨论课的份量,注重讲授现代东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贯彻新体育课程理念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和专家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与健康”理念与“课标”性质的关系,“课程”理念与实践操作面的冲突,以及新课程评价体系取代传统评价体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体育与健康”进行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金课”(一流课程),既需要考虑课堂教学的高品质,从教学的难度、深度、广度、高度、强度、精度及温度等七个维度综合衡量教学价值;更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用“思专创”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为了促进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本研究将“思专创”融合模式引入高校新闻理论课程的金课建设,围绕金课建设的“两性一度”目标,聚焦课程知识属性,通过对授课对象、课程价值、课程开发、课程资源、课程内容、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七个方面的针对性设计,进一步梳理了新闻理论课程知识体系;并通过基于“三平台+三段式”的混合智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借助智能信息技术手段、多种媒体平台校内外合作等方式,在“学中练、干中学”中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陈先玉  张燕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12):121-123
在对安徽省11所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开设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参照部分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学校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建立有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和实训课“四课一体”的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明确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学分设置和学期课程安排,明确了课时分配和学期教学安排,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新课程体系在完善、充实理论教学内容的同时,针对独立学院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结合学生团学活动的开展,结合生产实习,增加了实践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日本女子教育考察笔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在我院基础上筹建中华女子学院,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我们一行二人,于1994年6月3日—17日,对日本女子大学教育进行了为期15天的考察。期间共访问了不同类型的八所女子大学,对各校的校史、系科设置、所开课程、教师构成、女性学研究以及校园布局等方面进行比较详细地考察,还就“建立女校的必要性”、“女子大学的发展与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与各日本女大的学生和专家教授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受到了各校热情的接待和较高的礼仪。现将考察感受与收获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