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雅兰 《金陵瞭望》2007,(22):43-44
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是由党员队伍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期性和党员在党组织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的先进性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党员来体现。因此,必须把坚持不懈地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素质作为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的根本着力点.作为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的核心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河南省紧紧围绕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改革创新,取得了如"三级联创"、"四议两公开"、"金桥工程"、"红色家园"、"双联双增"和"党员关爱"等成果。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环境考验和新挑战,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进行工作机制和制度创新、构建大党建格局,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开创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组织文化"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管理手段,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文化"建设应以文化传播的方式来培育。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文化"体系塑造的内涵是:用管理科学的理念,通过对高校党员个体文化、群体文化中包含的信仰、行为准则、个人发展、人际关系、社会责任等因素进行规范,进而使党的基层组织具有鲜明的党的组织的特征,并使所有人在组织中传播共同信仰、实现共同目标。高校"组织文化"建设要重点解决四个问题,即如何从文化的角度推动政治目标的实现,寻求党组织与党员在发展方面的"叠加效应",贴近党员正当的权益诉求,用创新理念使组织生活具有时代性,从而把握党员队伍的共同信念、共同诉求、共同兴趣,充分释放每个党员的潜能,有效实施"组织文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党组织基层组织文化的价值及其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文化有其特定的内涵及其功能,党基层组织文化建设必须从党的纲领、政策理念的传播、贯彻中定位,必须把党组织的战斗力建设与党员个体适应社会竞争力建设的双重需求结合起来,必须以党员组织生活创新为主导。  相似文献   

5.
在政党政治条件下,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能力。在当前中国政治生态环境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内在地要求执政党加快推进执政方式的民主化、法治化与科学化。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来看,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多重进展: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内部整合力、强化党员个体能力提升、着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效提高了党的本体能力;以党组织嵌入政府方式的调整优化为杠杆,不断推动党政关系的理性化,着力构建党与社会的合作关系,促进了执政方式的科学化;积极探索实现组织成员的多阶层吸纳,促进基层组织网络的扩展,强化了党组织与民众的"鱼水"和"血肉"关系,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了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问题。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县按照《决定》精神,围绕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狠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自身的凝聚力,对群众的吸引力,在改革和建设中的战斗力,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为我县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但也要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县党的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努力加以解决。一是部分党组织的领导者和党员,思想观念和驾驭能力与新形势不适应。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伟大而艰巨的改革与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我们领导水平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些党员往往习惯于把改革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周祖惠 《社区》2012,(15):12
"两新组织"类型多样化、涉及面广,规模参差不齐,党建起步较晚,发展缓,党员比重小,已建党组织中党的干部兼职人员多,流动性大。破解党建面临的难题,当务之急就是要进一步创新方法。首先,要和当初筹建工会组织一样,凡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必须按照党章  相似文献   

8.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首次把"三型"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要特征,上升到党的 "三位一体"建设的战略目标,对高校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师生联合党支部建设模式将大学三大功能与党组织"三型"建设结合在一起,使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在学习、服务、创新方面的优势作用,推进高校"三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规范党员发展程序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力保证。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普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必须规范党员发展程序,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才能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快速、持续地发展,开创高校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实现党的现代化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是党自身建设面临的动态的、发展的课题。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实现党的现代化必须努力实现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党员和干部素质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宪政史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漫长历程,宪政发展的道路异常曲折,特别是在20世纪的前半叶屡屡遭到巨大的挫折。宪法工具主义在其中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始终将宪法、宪政制度作为工具而非价值追求是造成中国宪政发展异常命途多舛的重要原因。面对新时期的宪政建设,分析宪法工具主义的产生原因避免陷入宪法工具主义的误区应当做到:坚持依法治国,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培养公民的宪政信念;宪政发展进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2.
"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党依宪执政的宪法理念凸显出宪法至上的宪政原则,强化了党执政的合宪性基础,是"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原则的具体化,其内在地要求党的宪法理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3.
法治政府是依法设立权限、依法实施行政管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的有限政府、服务政府、透明政府、诚信政府、高效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立体体系。法治政府存在的前提是权力有限,价值取向是人民利益至上,法治政府的建设是以法律知识的普及为基础,其根本表现是服从法律权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政府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权利、认真看待程序、认真面对司法。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宪法未能得到很好实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宪法文化缺位。一国的宪法文化决定着一国的宪法命运。宪法的实施需要以宪法文化为基础。百年来我国虽制定了一部又一部的宪法,但宪法文化并没有形成,由此可见我国宪法的实施状况不甚理想。中国宪法实施的未来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宪法文化的养成。在大力培育宪法文化、推进宪法实施的过程中,要进一步重视宪法文化的作用及其培育,而不要过分苛求宪法文本的完美。政府和政党要带头养成守宪护宪的风气和习惯,同时每个公民都应当而且可以为宪法文化的形成做出贡献。人们既要充分认识到宪法文化培育的长期性,又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5.
自刑事和解这一新的名词进入法学界的视野后,学界围绕刑事和解的理论与实践等基本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形成了我国刑事和解制度构建的不同观点。对刑事和解制度法治属性的论证是建立并顺畅运行刑事和解制度的关键。基于法治理论的阐释,结合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分析,刑事和解制度贯彻了“有限政府”这一法治原则,满足了“无害正义”这一良法要求,实现了“人民主权”这一宪法原则。  相似文献   

16.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培养公民对宪法的信仰至关重要。大众传媒是宪法信仰生发的主要途径。要培养社会公众的宪法情感和态度,必须培养法律专业人员对宪法的崇高情感与态度,培养政府官员对宪法的尊重态度,重视家庭的作用,走宪法司法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是宪政的基础与依据。宪法修正案是对宪法的完善和补充,它体现了宪法灵活性与稳定性的统一,与宪法具有同等的效力。我国宪法的四次修正案体现了宪法规定由国家公权力向公民私权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国家的整体意识向公民个体意识,由一党执政向全民参政,由法制向法治的转变,并始终贯穿民主和谐思想。宪法修正案具有十分重要的宪政意义,它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宪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是在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形势发展的要求,事业开拓的要求,也是实现人民期待的要求。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牢牢把握“一条主线”,始终坚持“两个原则”,努力建设“三型政党”,不断增强“四自能力”,切实加强“五大建设”,积极推进“八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行政指导行为的合法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我国法文化传统的角度分析行政指导行为的合法性 ,并透过依法行政理念的演进轨迹进一步讨论了这个问题 ,最后结合我国法制现实讨论了行政指导与依法行政的关系 ,指出应正确认识和实施行政指导行为 ,推动行政指导法治化 ,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行政法制建设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0.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重要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同宪法和法律权威的关系,是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确保国家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和管理内部事务,是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以党章为基础,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是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