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近年来,教育事业逐渐提上了建设日程,尤其高校建设工作获得了更多的关注。每一所高校都有其独特的办校宗旨、办校理念,这是高校自身的文化价值,它是高校立足于现代社会中的根本关键。高校对自身的文化建设充满肯定与认同,产生十足的自信,是文化建设的宗旨。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文化成为事物发展的核心内在,加强高校文化自信建设势在必行,不仅能够强化高校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文化浸染下,促进高校师生共同发展,从而深刻践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本文首先梳理了高校文化自信建设的几个根本价值,随后对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策略进行分析,以供高校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壮族伦理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素,是壮族地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平台和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壮族伦理思想发展的价值引领,提升的价值导向,创新的发展方向.在壮族地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在于对壮族伦理思想有益资源的挖掘、宣传和学习,通过保护、开发与创新,推进壮族伦理思想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凝聚功能.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价值意义指导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明确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深化认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阵地作用,优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工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促进民族团结意识形成等途径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进一步确立了法治在我国治国理政方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八大后,教育部积极响应依法治国的号召,制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最近,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毋庸置疑,高校搞好依法治校的前提是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当前,我国高校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广大师生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比较薄弱,校园法制宣传教育的氛围不浓厚,法制教育和宣传的方法陈旧单一。笔者认为,要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一是要培育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法治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要搭建各种平台,采取多种途径,大力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活动;三是要强化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着力培养师生的法治精神,四是要认真研究法治文化理论,更好地指导法治实践。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的多民族杂居地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深远,但也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立足湘西民族文化的现实情况,通过分析湘西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与冲突性,提出在湘西地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即在对湘西民族文化的宣传学习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在对湘西民族文化的开发保护中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对湘西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民面临着集体与个体、传统与现代、一元与多元等价值观选择困境,这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存在的诸多复杂问题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制约公民价值培育的困境及其原因,为切实提升公民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应注重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经济基础、完善政治保证、丰富文化根基、巩固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的重要伦理要旨,对于型构中华民族伦理的认同框架具有引领效能,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中华民族伦理具有承接历史的知识框架、指向当下的共识框架、面向未来的实践框架,形成了“知”“信”“行”结合的整全伦理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中华民族伦理在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层面上具有规范性要求,就其规范内核来看,在国家层面上坚持集体主义的能动思维,在社会层面上具有制度理性的治理秩序,在个人层面上具有向往共同良善的道德方向。为了保障这一伦理的实效,应当在制度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依法治国的根本方略,促进社会治理的稳定有序格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人民教育,促进个人修养的逐步提升,最终实现横亘历史、当下、未来,贯穿国家、社会、个人的整全的中华民族伦理认同框架。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曾经是跨民族政治认同的基础,现阶段与达赖集团的斗争仍然必须坚持阶级和阶级分析方法。但在全社会,需要用超越民族差异、宗教差异,能够凝聚人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实现跨民族政治认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行了充分阐述,对解决民族、宗教的突出问题指明了方向,学术界要加强问题研究、学理研究和学科建设,要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加强治边稳藏、治边稳疆的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9.
湖湘红色文化资源中的人、事、景、情,是湖湘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发挥湖湘特有红色文化实体性,开展湖湘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建设湖湘红色文化宣传平台,提升湖湘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湖湘红色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等多种途径将湖湘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武陵山民族地区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既是外在现实的客观需要,又具有其内在的理论依据,因此,武陵山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更需要一种长效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武陵山民族地区的民族传统价值观、乡规民约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网上对接机制。  相似文献   

11.
乡土知识是一方地域的民众用生活经历谱写的历史或用生活经验创造的文化,地方志在记录这些经验和智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乡土知识应该深入挖掘、规范整理.乡土知识来自一个民族数代人的传承与沿袭,其中蕴含着许多科学合理的成分,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宝贵财富,具有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介绍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3.
民族教育与民族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概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历程,阐述了在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目标下,民族教育要实现信息化,民族高校图书馆馆员应有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4.
刘静  刘昌海 《民族学刊》2021,12(11):112-119, 137
提高农村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的年限能够有效改善农村贫困现象,高等教育有助于贫困代际阶层向上流动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高等院校中,民族院校吸纳了更多的农村毕业生。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后的月均收入明显高于全国农民工的平均水平,毕业生就业于教育行业的比例较高,多数毕业生乐意就职于就读院校所在地的民营企业,反哺地方经济建设。民族院校毕业生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提升了个人价值,增加了个人与家庭的经济收入,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仅使自己也带动更多的人有机会告别贫困代际传递。本研究从理论上拓展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研究范围,并从民族院校毕业生及其家庭、民族院校以及扶贫政策制定者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促进民族院校毕业生及更多的贫困地区人口尽早告别贫困代际传递,实现个人脱贫与地区脱贫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新的形势下营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舆论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研究如何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问题。只有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舆论氛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才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