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数字游戏化学习是整合数字化学习和游戏化学习形成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数字游戏化学习构建有仿真化、游戏性的学习环境,有用且易用的学习操作系统,采用多元化反馈方式评价学习效果.数字游戏化学习应用于第二语言教育有助于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读写能力发展,对学生的跨文化认知能力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未来研究应当完善数字游戏化学习的监控机制,研发更易于推广的游戏学习软件.另外,评价机制更好地融入数字游戏化学习的研究也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移动学习模式探讨及系统架构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移动学习应用环境日趋成熟。在此背景下,本文就移动学习的定义与范畴、移动学习的特征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移动学习的两类模式;在此基础上对移动学习系统的架构进行了设计,为移动学习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阿格尼斯移动学习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库尔斯卡-休默·阿格尼斯对移动学习与移动语言学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国际移动学习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促进了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形态,移动学习具有区别于其他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独特特点。简要介绍了阿格尼斯在移动学习方面的研究成果:移动学习的特点与设计、对教学的影响、移动语言学习、评估和发展趋势,希望对于国内移动学习的研究与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
移动学习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论,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移动学习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特别适合于高校的英语教学.高校英语教学与移动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模式,在高校英语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理论分析和实践结果都表明,在当前移动信息时代,移动学习是一种切实可行且有效的英语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如何处理学前儿童游戏与学习的关系历来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针对我国学前教育客观存在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和“幼儿游戏放任化”两种倾向,在矛盾分析方法论——“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指导下,辩证分析了“游戏”与“学习”的关系,进而提出了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能力、重视不同游戏中的学习重点与游戏间的连结性、丰富游戏材料及完善幼儿园环境创设等策略。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给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冲击,移动微型学习为填补传统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技术之间的鸿沟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笔者介绍了移动微型相关学习理论及信息技术手段,研究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基于碎片化应用的移动微型学习,探究学生碎片时间的微型学习化利用.通过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案构建新型数字个性化学习模式,课程不再局限于课堂,将英语学习融入生活、贯穿生活,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探索信息网络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应用创新.  相似文献   

7.
游戏化学习理念下游戏与学习的关系表现为:幼儿在蕴含游戏精神的游戏中产生学习的最佳状态,并展开深度学习和 自主学习。依据游戏化学习理念设计幼儿园教学活动,其本质体现为利用游戏元素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本文以现场观摩活 动“密室闯关”为例,介绍其设计流程,探索游戏闯关教学方式在实践中的运用,并从游戏性与教育性的平衡、时间分配、教师角 色定位三个方面提出了游戏化学习理念下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3G技术发展迅猛,以3G为核心的移动学习已经成为移动学习的主力.从交互距离理论和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中引出结构和活动两个纬度建构了基于3G的移动学习模式体系:严谨结构个别化移动学习模式、严谨结构社会化移动学习模式、灵活结构个别化学习模式、灵活结构社会化学习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特点和优势,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移动学习已经成为数字化学习领域研究的热点。移动学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具有的独特优势和特征,被语言学习者广泛接受并使用。本文以沪江网校中的听力酷和开心词场两款软件为案例,对沪江网校移动平台"随时、随地、随身"和"短、平、快"地学习外语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移动学习在沪江网校应用个案,体现了移动学习作为新兴学习途径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沪江网校搭建的网络教育平台,逐渐成为外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使更多爱好学习的人感到,网络学习是一件乐事,并让移动学习成为人们学习的一种重要组成方式。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移动学习已越来越广泛地被当今大学生所采纳,同时也受到了国内外教育界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对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的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从英语移动学习所产生的弊端进行分析,对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的行为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