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伴随着战后日本的民主进程,日本女性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当代女性文学的空前繁荣是其在文坛上的集中体现。研究日本当代女性文学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发展阶段及发展特点,能为我们考察日本当代女性的生存状态提供丰富而极具价值的研究素材,同时也为我国的女性文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长生殿》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出发,重新审视李、杨爱情婚姻关系,以此探讨洪昇《长生殿》爱情观的女性色彩。一改历史上对杨玉环怨妇、悍妇形象的传统定位,对女性情感的赞美和人格的尊重极具现代爱情新女性色彩,反映洪昇爱情观的进步性及对婚姻关系中女性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3.
鲁迅在他的小说《呐喊》、《彷徨》中,创造了一个他那个时代的相对完整的女性世界,其中鲁迅寄寓了对中国妇女的深切同情,挖掘她们被扭曲、被践踏的根源,适当地批判她们的历史弱点,并执著地为她们的解放寻找出路。正是在关注妇女、写妇女的角度,鲁迅成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鲁迅小说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以其文化批判和经济审视而极具深刻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女性旅游消费者心理及市场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旅游市场的竞争加剧,广大的女性市场极具消费潜力,成为了旅游企业关注的焦点。中国女性旅游消费者心理各有不同,对应的消费行为也不同。只有抓住女性旅游者的消费心理,针对性的应用恰当的市场营销策略,才能最终帮助旅游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相似文献   

5.
《寒夜》是巴金的一部重要代表作,极具感染力,描写了在抗战后期作为陪都的重庆的一个小知识分子的家庭生活。作家把眼光从关注大家庭、关注社会变迁转移到关注小人物的日常生活。文章试图从曾树生的悲剧命运中探析巴金这时期的女性伦理观,在女性解放的浪潮下巴金的女性伦理观日趋成熟客观,曾树生体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女性的理想与现实的错位给她们带来的尴尬处境。曾树生正是作家这时期对女性解放的思考的一个结果,也是作家对于现代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出路的一种困惑和无奈心境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6.
拜厄特在其小说<占有>中创造性地塑造了维多利亚时代、20世纪末及神话故事三个层次中的女性人物,用镜像人物和神话意象反映女性从蒙蔽、觉醒、抗争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漫长历程,使作品极具历史文化内涵.本文采用人物分析方法对其中的部分女性加以研究,以期更好地把握拜厄特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
清代各个时期的女性文学发展都极具特色,这些特色构成了独具魅力的清代女性文学史。顺康雍是女性文学理论与活动范式的创建时期;乾嘉道是两类女性文学传统重构与女性诗学理论完善时期;咸同是闺秀诗史观念凸显时期;光宣是女性文学最后的辉煌和落幕时期。理清清代女性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可以从全局的角度去审视女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定位,从而使清代女性文学的研究更深入,更理性化。  相似文献   

8.
女性作家在语言上极具天赋 ,她们的小说创作别具特性。总体看来 ,她们的小说创作往往采用散文般的诗化表达方式 ,叙述话语具有个性化的特征 ,同时又惯用心理分析和借鉴意识流表达手法。她们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她们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作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艾米莉·狄金森在诗歌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可是作为一个处于19世纪男权社会下的女性诗歌创作者,狄金森的生活选择却极其有限。本文从女性视角入手,解读狄金森对基督教、对“主”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家人的关系、对传统婚姻的看法、与女性朋友的友谊以及她那对传统诗歌创作极具颠覆性的艺术风格等,论证狄金森为了能够获得一份作为女性作家进行诗歌创作所需要的自由空间而经历的痛苦的内心挣扎,以及所付出的一世寂寞与隐忍。  相似文献   

10.
作为20世纪英国女性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家,多丽丝·莱辛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创作出风格独特多变、思想深邃、观点犀利、见解新颖、极具挑战性的文学作品。本文将通过莱辛作品中人物所反映的两性关系,揭示传统与现代的反叛意义和她的女性主义思想。在研究莱辛所表达的女性主体意识及觉醒的同时挖掘她对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
中国女权思想的萌动始于晚清女子教育。清末教会女学的肇起启蒙了中国女权思想;国人自办女子教育尤其是爱国女学为提倡女权,主张男女平等作出了贡献;《奏定女子学堂章程》的颁布使女子有了合法的受教育权;清末女子留学教育助推了中国女权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各种女权运动的宣传使女权思想付诸行动:走出闺门,走向自立。  相似文献   

12.
女性学学科化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女性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妇女学学科建设的过程中,非学科化的女性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以女性群体需求和观点为主体的社区和国家水平的女性教育,为女性学学科化建设提供了适用性较强的科学信息。在一定的条件下,非学科化的女性教育必然会过渡为学科化的教育体系。欧美国家在两者间的协调发展和转化过程中,形成了被较为广泛接受的体系和规范,但都没有超越女性教育的基本目标和范畴。中国目前的女性教育实践尚缺乏充分的支持条件和社会氛围,导致女性学科化发展的滞后。目前,应该充分利用现有女性研究和女性教育资源,为女性学科建设和发展奠定坚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女性文学概念的界定,女性文学的兴起、发展,女性解放运动对女性文学的影响,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依附地位等方面入手,分析比较了中英女性文学在女性解放运动意义上的差异,以及在女性相同的文化历史地位上中英女性文学内容上的趋同.  相似文献   

14.
《解放画报》是民国时期由周剑云创办的一份旨在提倡妇女解放的画报,也是目前已知的我国妇女报刊史上的第一份妇女画报。《解放画报》是一份图文并茂的新型妇女刊物,它从爱情婚姻、妇女经济独立、妇女参政、妇女教育、妇女与男子的关系等多方面探讨什么才是真正的妇女解放。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的自觉时代。此观点现代学人多有论述。但人们对此时女性意识的觉醒很少予以关注。《世说新语》记载了女性大量的逸闻趣事,一改此前史书等对女性惜墨如金的状况,表现了此时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意识的觉醒主要表现在对女子才能的肯定和赞美、女性对异性容止的欣赏以及当时文学作品中大量女性形象的塑造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哭嫁歌是一种独特的女性文化,其创作、演唱及传承,极好地折射出女性的角色心理及生命历程。哭嫁歌中有许多反映女性生命史的内容,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女性的生命史。哭嫁歌产生、兴盛、消亡的过程既是社会文化变迁的必然,也彰显出女性文化、角色心理、女性生命史与社会文化变迁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7.
女性家园的失落、女性生命的潦草、女性话语的困惑、女性救赎的虚幻四个方面表现了萧红的女性苦难意识。萧红的女性苦难意识使她及其作品具有独有的魅力与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国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逐渐放弃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女权理论,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中国妇女问题,并以前苏联妇女运动为榜样,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指导中国的妇女运动,积极探索并初步形成了科学的中国无产阶级妇女解放理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法律的视角,从利益切入,对妇女权益保障法与妇女利益实现机制的构建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妇女权利的核心是妇女利益,妇女权益保障法不仅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妇女利益。而且为构建有助于妇女利益实现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奠定了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主要有:(1)指出男尊女卑观念的深层根源在于妇女经济不独立,断言社会经济生态的变迁及妇女经济地位的提高必将带来妇女社会地位的改善;(2)指出实现妇女解放的最终途径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3)强调妇女解放最终要靠妇女自身的觉醒和参与。上述思想促成了五四运动后中国女权运动主体地位的转移和中国现代妇女解放运动政治方向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