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溱洧文化的地域范围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溱洧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溱洧文化的地域范围应当包括今天新密市的全境和与其毗邻的登封市、新郑市的部分地区。溱洧文化应从史书记载人类最早在这一地区的活动开始。从三皇时代的补国,经历黄帝建都轩辕丘、夏启建都今古城寨到西周春秋之际的郐国、密国乃至后来在溱洧地区所建立的郑国,溱洧地区的历史文化呈现出渐变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溱洧与郑风--《郑风》多为情歌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中的<郑风>多为情歌,这与郑国地理、风俗有重大关系.溱、洧地处中原腹心,那里地势平坦,不仅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宜种植,而且道路辐辏,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人民富足,风气开放.溱、洧两河交汇,流水淙淙,绿草茵茵,风景秀美,民风淳朴.这正是<诗经·郑风>多情歌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3.
《诗经·郑风》最明显的特质在于男女情感的丰富和个人主体性的彰显,溱洧流域傍水富庶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热烈奔放的性格情趣天人合一、相得益彰,自然地理空间和主体性情感空间形成了具有张力的《郑风》美学体验.新郑著名景区郑风苑的成功正是以《郑风》和中原文化为根基,以“诗”入景,以“景”映文,呈现出历史、地理和心灵空间重合的体验效果,带动了新郑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带有主体性质的文化空间建构,又给中原文化的崛起提供了崭新活力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系战国时代的作品,其中引有《诗经·召南·草虫》诗,与两千年来对《草虫》的解说很不相同。考之于《诗经》和《左传》,《古佚书》之说是可信的。先看《草虫》全诗: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诗序》云;“《草虫》,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朱熹的《诗集传》云:“南国被文王之化,诸侯大夫行役在外,其妻独居,感时物之变,而思其君子如此”。至今多从  相似文献   

5.
《诗经秦风·晨风》,我们认为是秦穆公的悔过诗,是一篇很好的诗.但古今注家对此诗的解说不一,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全诗如下:  相似文献   

6.
关于《诗经·小雅·大田》的主旨,众说纷纭,主要有“刺幽王”、“颂美”、“省敛”、“祭祀”等几种说法。其中“祭祀”说细分为“报祭”和“因农事而及祭祀”两类。经过分析文本的字词、内在逻辑以及联系古老的蜡词,《大田》乃贵族为祈年而祭祀田祖之诗。  相似文献   

7.
《诗经·芣苢》反映的并不是妇女劳动时的愉悦,从社会风俗角度而言,它反映的是妇女为医治不育之症偷偷地采药医治时的紧张和慌乱。而对主题的梳理可以归纳出《诗经》中的另一类诗歌:民俗类诗歌。  相似文献   

8.
《诗经·小雅·蓼莪》共三十二句,《毛传》分为六章,一、二章及五、六章各四句,中二章各八句。历代相承,至今研究《诗经》者仍从《毛传》的分章。我们认为《蓼莪》应分为四章,每章八句。国风和雅诗的分章,都是为了反复吟咏,因而各章的诗句可以相同或相似,不避重复;但各章的句数应相等,以便用相同的曲调反复歌唱。这种特点在风诗中尤为明显。考一百六十篇风诗,章句不等仅九篇。细审之,这九篇诗,其原始章句也应相等,因错简、脱简、传  相似文献   

9.
《诗经·小雅·无羊》的诠释历来众说纷纭,独题解悉本《诗序》“宣王考牧”说.郑玄《笺》云:“厉王之时,牧人之职废,宣王始兴而复之,至此而成,谓复先王牛羊之数.”朱熹《传》曰:“此诗言牧事有成,而牛羊众多也.”虽未确指,然亦暗示歌咏对象还是统治阶级人物.近人或袭郑说,或沿朱说,几乎无例外.诸家的题解对《诗序》说皆有根本性的保留:认为此诗是歌咏奴隶主(或言宣王、领主)“牛羊蕃盛”的.笔者认为《诗序》说大可怀疑,  相似文献   

10.
《诗经·陈风·宛丘》的主旨迄今主要有四类观点。综合考察此诗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诗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可得出三点结论:一、陈国的巫风习俗是包括《宛丘》在内的《陈风》赖以产生的历史文化基础;二、诗中的“子”指游荡于宛丘的善歌舞者,“荡”、“望”蕴含着诗人对“子”的道德评价。三、此诗通过描写一位痴迷歌舞者终日游荡于宛丘的情景,反映了陈国歌舞繁盛的巫凤习俗,隐含着诗人对陈国歌舞无度现象的批判。  相似文献   

11.
<周颂·臣工>是<诗经>农事诗中比较重要的一篇.关于这首诗的主旨,迄今主要有"诸侯助祭遣于庙"、"戒农官"、"籍田"、"省耕"和"祈谷"等五种观点.经考察<臣工>的字词含义及诗中的用历情况,可知此诗是周天子在籍田上祈麦实而戒农官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12.
《周颂·丰年》是《诗经》农事诗中比较重要的一篇。关于此诗的主旨,迄今为止,主要有"报祭宗庙"、"秋祭四方、冬祭八蜡"、"祀田祖、先农、方社之属"、"祭上帝"、"藏耤收"五大类观点。经考察诗歌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重点字词的含义以及诗歌的功用,可知,《丰年》是籍田收获后告祭先祖的诗。  相似文献   

13.
《诗经·大雅·民劳》的主旨迄今主要有四类观点。之所以产生这四种不同的观点,根源就在于历代学者对诗中的"小子"一词以及诗文本内在逻辑的理解有不同。通过综合考察诗中"小子"一词的含义与诗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得出两点结论:一、诗中的"小子"不是指代周王,而是指作者的同僚。二、作者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同僚的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14.
关于《诗经·陈风·泽陂》的主旨,历来有不同看法。在无法找到直接史料证明的情况下,必须重视文本提供的信息。通过对《泽陂》文本的分析和对各家解读的辨析,《泽陂》应理解为一首男子思念心中美丽女子的爱情诗,充满了浪漫的青春气息,敏感而热烈。  相似文献   

15.
《周颂·臣工》是《诗经》农事诗中比较重要的一篇。关于这首诗的主旨,迄今主要有“诸侯助祭遣于庙”、“戒农官”、“籍田”、“省耕”和“祈谷”等五种观点。经考察《臣工》的字词含义及诗中的用历情况,可知此诗是周天子在籍田上祈麦实而戒农官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16.
《泽陂》主旨主要有八种观点,《毛诗序》和朱熹之说影响最大。这些分歧主要缘于历代学者对此诗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诗歌主要兴象——蒲、荷的兴义,"卷"与"俨"两个关键字等问题有不同认识。结合诗文本的上下逻辑关系剖析,得出结论:在引喻成风的《诗经》时代,蒲荷相依的实景,引发了诗人人不如物的悲情;卷、俨二字,形容"美人"容貌美好、仪态庄敬。诗歌表达了男女相悦之情。朱熹从诗文本出发,其结论可从。《毛诗序》评此诗"男女相说,忧思感伤焉",符合诗文本,但其将此诗与陈灵公史事联系起来,则拘泥政教。  相似文献   

17.
在<诗经·卫风·氓>的教学与研究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对词语的训释与理解方面的分歧,而这又直接关系到对诗的思想内容的把握.  相似文献   

18.
一 原诗首章七句: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 无相犹矣! 旧解: 释题:斯干宣王考室也。汉代毛(亨)注:“秩秩,流行也。干,涧也。幽幽,深远也。”“苞,本也。”  相似文献   

19.
《伐檀》既不是劳动者对剥削者的诅咒,也不是女人对丈夫情意绵绵的颂歌,而是在伐檀造车时后辈们吟唱的敬老歌。  相似文献   

20.
《诗经》中的篇幅描写了十五国风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本土的婚恋文化。因固有文化传统的不同,各国的情诗风格亦相差甚异。文章就陈风为管,以历史文化语境的角度窥其情诗的巫风文化内涵及其婚恋诗的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