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1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的世纪,科技发展在极大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并给人类带来了种种道德困惑,给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不得不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道德教育,重点加强科技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毕生致力于科学工作,并积极进行了道德实践。在科技与道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阐发了他关于科技道德问题的一系列见解和主张,并形成了其独特的科技道德教育思想。爱因斯坦科技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科技道德的来源、科技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科技道德教育的实践运作等,这些集中体现了一位伟大科学家的良知与伦理情怀。爱因斯坦的科技道德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毕生致力于科学工作,并积极进行了道德实践.在科技与道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阐发了他关于科技道德问题的一系列见解和主张,并形成了其独特的科技道德教育思想.爱因斯坦科技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科技道德的来源、科技道德教育的蕈要性及科技道德教育的实践运作等,这些集中体现了一位伟大科学家的良知与伦理情怀.爱因斯坦的科技道德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于科技发展的一些负面影响,许多人认为科学与道德是对立的。学校道德教育受其影响,陷入“唯科学’’的迷途,由此造成了科技时代学校道德教育失真。事实上,科学与道德是相互蕴涵,相互促进的。学校道德教育需要在认清这种互蕴关系的前提下,发挥自身优势,寻求科学与道德、真与善相得益彰和谐共进之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论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冲突张永久,孙玉丽教育冲突是社会转型时期充分暴露的教育问题。它是指教育系统中不同层次的系统相互之间以及各系统内部失去有序、协调、统一与和谐,以致在意识和行动上出现对立的现象。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冲突属于教育内部同一系统之间体现在...  相似文献   

6.
论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道德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在改变社会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对社会道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强化了人与人、人与其他存在物的关系,并且大大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作用,使得社会道德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从而也就使社会对人的道德责任要求提高了;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能够促进新的社会道德体系的形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应对社会的价值观念有重新的认识,进而主动进行社会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本质是与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最高追求——真、善、美相一致的。中国应该吸取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科技人文一体思想中的有利因素,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及早对全体公民特别是未来的科学技术专家进行科技伦理及社会道德教育,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起来,使21世纪的中国,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道德高尚的人文科技社会。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历史反思和现状分析,预测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8.
卢梭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批判了当时不合理的道德教育观念和方法,提出了自然主义道德教育的主张,认为在道德教育中要摆脱道德规训的束缚,高扬人性,崇尚自然,这对今天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在深化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尤为重视道德教育,并将“心灵教育”作为日本21世纪学校德育改革的核心,以期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高素质国民。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道德伦理问题的逐渐凸现,关于道德教育的研究开始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这样的学术走向无疑是给几乎停滞不前的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现代的道德教育到底何去何从?许多就事论事的分析并没有提出多少令人信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的道德教育,必须在方法上实现更新。文章认为,传统的显性教育在现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已显示出某些不足。为强化道德教育的效力,应当在德育教育中引进隐性教育,并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应当是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德育的社会整合功能和人格塑造功能都出现了一些问题。面对新的世纪,我们应关注道德文化建设,崇尚人格精神,构建新的道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道德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弊病日益凸显,致使其国内道德状况陷入了异常糟糕的境地,著名教育家赫斯利普急呼吁要重建美国的道德教育体系,对此他提出了一套逻辑上可行的道德行为规范理论和教育理论。而在当今的中国,道德教育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借鉴和吸收其合理内核,并结合我国道德教育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创新道德教育理论、方法,丰富实践,避免重蹈美国式覆辙,以实现我国道德教育工作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4.
道德教育要凸现人性化的色彩,凸现生活特色,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是当代教育的主旨。道德以及道德教育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融合在生活之中的,然而,随着科技理性的发展,促使道德教育开始与人们的生活相背离,这恰恰是造成当代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的科技道德教育思想是其生活德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的科技道德教育思想,立足于对科技价值的全面认识与对中国现状的清醒估计,其根本价值目标,就是“创造科学的新中国”,同时提倡科技道德精神教育和科技道德榜样教育。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中国兴起并飞速发展。网络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本文探讨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笔者先指出网络道德教育的含义,然后指出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应当坚持的原则。最后,得出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目的在于做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抢占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的青少年基础道德教育是指符合青少年这一特定年龄段特点的道德基础素质教育.作者认为,在以往的青少年造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道德教育目标与层次的不分化,基础道德教育流于空泛;(2)道德教育的社会化耦合度低下;(3)普及性道德教育与提高性道德教育的失衡.因此,提出21世纪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题与重心应是基础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生态科学与生态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总结20世纪生态道德教育的得失入手,提出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是“理”和“情”;生态科学不仅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理性基础,也是培养生态感情的认知基础。鉴于此,认为在新世纪应加强生态伦理学与生态科学的联盟;生态道德教育应与生态知识的普及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设立了专门进行道德教育的"修身科",然而在二战战败后"修身科"却被迫废止,为了恢复道德教育,20世纪50年代末,文部省用"特设道德课"来进行学校道德教育,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此,2015年文部省又重新恢复道德教育的学科地位,该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日本文部省定位"特别教科道德"为独立学科的背景、原因以及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为完善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人类迈进21世纪特别要重视和大力推进道德教育。我们应主动借鉴吸收中外已有道德教育理论的精髓,不断强化学校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道德素质。以科尔伯格为代表的西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现阶段学校道德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富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