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将两共面平行荷电微带传输线在横截面内的场区用保形映射变换为矩形内域,从而获得单位纵长传输线的电容和静电能量。以虚功原理计算荷电微带线间的静电力,图示出规范力随系统几何参数的变化,并分析一些典型特例,其中包括荷电弦、窄带和宽带间的静电力。  相似文献   

2.
对一种新颖的传输线──椭圆锥多导体微带线进行了严格的分析,假设其传插模式为准TEM模,利用坐标变换及保角变换推导出其麦克斯韦电容矩阵及阻抗矩阵,并对单根及耦合椭圆锥微带线特例进行了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3.
首次提出了两种新型传输线—椭圆锥带线和椭圆锥微带线,并导出其特性阻抗表达式。文中假设此带线和微带线的工作模式分别是TEM模和准TEM模,在三维球锥坐标系统里分离变量,再通过坐标变换变成二维直角平面,借助于现有平面传输线的结果而获得椭圆锥带线和微带线的特性阻抗表达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谱域导纳法推广应用于各向异性介质基片微带,通过详细的理论分析,导出了各向异性等效传输线的特性导纳公式,并考虑了导带厚度的影响,建立了各向异性介质基片平面传输线传播常数色散特性的计算机程序。用本文推导的结果进行数值计算,在2-18GHz内求得的蓝宝石微带色散曲线与文献[1]的结果吻合得很好。此外,本方法直接、简明、且计算量小、适用于各类微波平面传输线的分析。因而,其具有较大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低驻波的微带均衡器结构,并对该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制作和测试.该结构通过在微带线相隔四分之一波长处放置了2个加载了电阻的微带支节构造而成.测试结果显示,设计衰减量为3 dB,工作频带为3.2 GHz~3.4 GHz的微带均衡器的最小衰减量小于0.4 dB,最大衰减量为2.9 dB,驻波在整个工作频带内低于1.18,测试结果与设计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格林函数法及变分法分析了矩形槽微带线。首先由格林函数法建立变分表达式,然后由变分法求出矩形槽微带线的特性阻抗并给出了设计曲线。把空气微带线作为矩形槽微带线的一种特殊情况进行分析,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计算了空气微带线的特性阻抗。计算结果与用其它方法得的结果相符并且计算速度快。  相似文献   

7.
本文导出了一种适合于计算微带线参量的格林函数,利用该函数可以计算多种结构的微带线的参量。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E面悬置介质谐振器的结构,由于该结构一方面具有E面集成传输线的特点,能与各类E面电路构成集成化的稳频和滤波结构,同时,在毫米波段能获得比微带-介质耦合集成形式更高的Q值。该E面介质谐振器的研究结果,为E面集成传输线提供了一种高Q谐振元件,能扩大E面集成传输线的应用范围和元部件技术参数。利用矩形介质谐振器在Ka频段实现了3200的Q值。文中的理论分析经实验验证,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快速分析柱面共形微带结构的高效率迭代方法。基于传输线理论与快速模式变换理论的方法通过在圆柱形分界面上引入横电磁波的概念代替以往的切向电磁场,加快了计算过程。由混合模式基函数表征圆柱分层介质中的横电磁波,最终推导出模式导纳算子和谱域反射算子的具体形式。并运用波概念迭代过程计算出了带线馈电的圆柱面共形微带天线的表面电场及表面电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了天线的输入阻抗,通过与参考文献结果的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与高效性。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开放微带不连续电路的三端口网络描述。将微带电路向空间的辐射作为一个端口来处理,成功地消除了由于忽略电路的空间辐射效应引入的电路数字模拟误差。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一次运算就可得出三端口网络的S参数矩阵的各元素,而无需任何预处理,大大地节省了CPU时间。实际计算与已发表的数据吻合得很好,表明文中给出的三端口定义是合理有效的。此三端口微带电路的定义可容易地推广到其他非屏蔽传输线电路的分析,可广泛用于电磁兼容分析、微带天线及其他开放传输线电路的CAD技术中。  相似文献   

11.
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传输线-椭圆锥同轴线,假设其工作模式是TEM模,在球锥面坐标系下分离变量再通过坐标变换成二维平面坐标,并利用图形逼近和取尺寸上下限的几何均值方法计算此种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三种新型微波毫米波单片电路共面传输线:V 形、椭圆形、圆形微屏蔽共面波导,假设其传播模式为纯 TEM 模并且不考虑色散,利用保角变换获得其特性阻抗的精确表达式,数值计算结果显示了不同的微屏蔽对其特性阻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类新型共面传输线用于MMIC的设计,该类共面传输线为梯形屏蔽共面波导(SMCPW)。导出了用于计算该传输线的TEM参数的解析公式,其方法是基于传输TEM模假设,用精确的保角变换实现的,最后得到的数值结果显示了该类共面传输线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将区域分解法(DDM)应用于电磁场问题分析,计算了准TEM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并通过数值试验研究了区域分解法的收敛性及计算效率。利用区域分解法的优越性,在划分的几个规则子区域上引入FFT快速算法,分析了矩形同轴线的特性阻抗。数值结果表明,区域分解法降低了计算复杂性、减小了计算规模,且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5.
运用保角变换分析了位于开缝无限大平板上方的圆柱形传输线,给出了这种公输线特性阻抗闭合形式的近似和严格解,这些分析是建立在假设线中只有准TEM模传播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直线法对具有任意宽度芯板的变形横电磁波小室(MTEMcell)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电场分布的计算公式。根据数值计算结果,讨论了MTEMcell中场分布的均匀性,并计算了特性阻抗。  相似文献   

17.
通过现有文献中的传输线的反演提出了几种新颖的传输出线,它们与我们所引用的传统传输线有同样严格的基于假设线中只有TEM模传播的特性阻抗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