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名未来学家爱尔文·托弗勒(Alvin Toffler)1980年3月出版的新著《第三个高潮》(The Third Wave),在美国思想界颇有影响。中美两国学者交流时,美国学者总要介绍这本著作。 年轻时一度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托弗勒,曾参加与垄断资本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幸福》杂志编辑部工作,才两年就爬到副总编辑的职位。这个煊赫的头衔,成为他发表文章、出版著作和结交名人的阶梯。1970年,出版了讨论美国未来的政治和社会制度、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销行七百万册的《未来的冲击》(Future Shock)一书,不仅使他从此跻身于著名的未来学家之列;美国一些院校还锦上添  相似文献   

2.
唐甄(1630-1704年) 字铸万,号圃亭,四川达州人。他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做了猛烈的批判,是明末清初(十七世纪) 的进步思想家,中国早期的启蒙思想家之一。在封建统治者以反动理学和八股举业严格箝制思想的明清时代,唐甄“不为应酬之文,意所欲言则言之”(潘耒《潜书》序),“积三十年”写成了他的主要著作《潜书》。《潜书》原名《衡书》。“‘衡’者,志在权衡天下也”(《西蜀唐圃亭先生行略》),是批评天下政治、学术得失,总结历史经验的著作。《潜书》在当时很有影响,“每一篇出,人争传  相似文献   

3.
2002年6月,历经18年坎坷的《美国研究词典》(刘绪贻、李世洞主编),终于在中华美国学会美国学著作出版补贴基金大力支持和该学会秘书长陶文钊研究员的积极促进下,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当我还没从那带苦涩的欣喜中走出来,就又陷入一场所谓侵犯著作权的纠纷之中。最初受到  相似文献   

4.
《江汉论坛》2002,(8):96
王邦佐,政治学家,1934年6月生,湖北汉阳人。1960年从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后长期执教,并曾先后任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现任上海市社科联副主席、《学术月刊》杂志总编辑、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博士生导师、国家五年计划政治学科规划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组政治学科组副组长、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等职。王邦佐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政治学、公共政策、东亚国际关系、政党与政党制度、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其主要论著(包括主编、合著)有《美国两党制剖析》、《…  相似文献   

5.
蒋廷黻的文化史观与中国近代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廷黻(1895——1965),湖南宝庆人。早年留学美国。回国以后,先是任教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后又到国民党政府任高级外交官。所著《中国近代史》、《最近三百年东北外交史》,所编《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等著作,以及在《清华学报》、《中国社会政治学报》、《独立评论》等刊物上发表的几十篇学术性、政论性文章,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了他的史学观点,在旧中国史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6.
《内部的鸦片战争》(TheInnerOpiumWar,1992)、《沈葆桢与中国19世纪的现代化》(ShenPao-chenandChina’sModernizationintheNineteenthCentury1994)、《清末新政革命与日本》(China,1898-1912:TheXinzhengRevolutionandJapan,1993)是90年代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三本近著,三本书体现了美国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上的一些新趋向。(内部的鸦片战争)的作者詹姆斯.M.波拉契克(James.M.Polachek)是国际市场分析专家,他于1977至1984年进行这项研究,而著作则于1992年才由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出版。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  相似文献   

7.
1998-2003年汉语音韵研究综述 (下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声母研究1、关于《切韵》声母系统研究主要论文有:时建国《曾运乾的<切韵>五十一纽说》(《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47-51),陆志韦《证<广韵>五十一声类》(《陆志韦语言学著作集》,中华书局,1999年3月版:373-431),陆志韦《试拟<切韵>声母之音值———并论唐代长安语之声母》(《陆志韦语言学著作集》,中华书局,1999年3月版:507-521),陆志韦《汉语的全浊声母是什么时候才送气的?》(同上:522-547),陆志韦《三四等与所谓“喻化”》(同上:477-506),于志培《中古禅母类变管测》(《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72-75),伍巍《中古全浊…  相似文献   

8.
美国道德-政治哲学家迈克尔·桑德尔的著作《公正》翻译成汉语出版后,受到读书界的热烈追捧。但分析起来,桑德尔的这本书不过是一本聪明而不睿智的通俗读物而已,而且在论述伦理道德与社会政治问题的时候,采用了不太恰当的、以极端情景诠释日常德性的进路,因此并不能实现他所期许的提升读者道德判断力的预期目标。在中国情景中,桑德尔此书具有启发作用,但更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张恒寿先生是我国知名的历史学家,曾担任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华孔子学会顾问、河北省历史学会会长等职,他一生从事中国古代史与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代表性著作有《庄子新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和《中国社会与思想文化》(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诸书。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张先生对中国思想史研究的特点及贡献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0.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是南宋著名思想家。他的著作有《水心文集》、《水心别集》和《习学记言》。一九六一年,中华书局将《文集》、《别集》作了校点,合为一编,题为《叶适集》出版了。最近,中华书局又出版了《习学记言》的校点本。这样,研究叶适的资料就算是出齐了。《习学记言》主要是摘录一些古代典籍进行评论,反映了作者的社会政治主张和哲学思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笔者来到美丽的康乐园,拜访了中山大学哲学系主任李锦全教授。李锦全,广东东莞人,1926年生。195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先分配到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从事文物考古工作。1954年调回中山大学历史系任教,1956年任讲师。1960年转到哲学系。1978年任副教授,1988年任教授,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他先后担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主任等职务。此外,他还兼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广东省社科联常务委员、广东哲学学会副会长,广东康(有为)梁(启超)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李锦全长期从事哲学思想史方面的教学工作。近几年来,培养硕士研究生7人,博士生1人。与此同时,他十分重视学术研究,取得了丰顿成果。他已出版的著作有5部,包括:《简明中国思想史》(合著),《简明中国哲学史》(合著)等。1982—198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册),是受教育部委托,和  相似文献   

12.
温克勤,男,1936年9月生,天津市人.1962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师范学院政治系工作,曾任系副主任;1976年调入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任《学习通讯》编辑,1979年调入南开大学哲学系任教,1982年调入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从事研究工作,曾任哲学研、伦理学所所长,兼任《道德与文明》常务副主编、主编.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伦理学会理事,天津市伦理学会会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及天津师范大学政法系硕士生导师等.曾编著《中国伦理思想史》(合著)、《伦理学简编》(主编)、《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概论》(主编)、《管理论理学》(主编)等著作,撰写《道德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等论文.其中《中华五千年美德》丛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道德》被评为1993年度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图书、论文入选项目.《中国伦理思想史》获光明杯学术奖三等奖.《思想政治工作与伦理学》获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优秀著作二等奖.1984年被评为市精神文明标兵,1991年获“八五”立功奖章,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评为审级优秀党员.  相似文献   

13.
夏志清(C.T.Hsia,1921-)是海内外著名的华人学者,他的英文代表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1961)和《中国古典小说》(1968),对中国现代和古典小说进行重新梳理、评价与阐释,以其开创性的意义、融贯中西的学识、独特的批评视野和见解,引起西方汉学界瞩目;他的系列成果也直接或间接地  相似文献   

14.
江永是一个著名的古音学家,字慎修,安徽婺源人,生于清康熙二十年(公元一六八一年),死于乾隆二十七年(一七六二年)。他写有《古韵标准》,分古韵为十三部,这部著作对清代以后研究古韵分部的人很有影响。他对等韵颇有研究,著有《音学辨微》和《四声切韵表》两书,前者是他分析等韵学理和其他音学问题的著作,对四声、平仄、字母、七  相似文献   

15.
吴震 《中国学术》2001,3(3):288-292
《从理学到朴学》的作者艾尔曼在撰成该著十年后,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我常常感到,如果这部书用日语写作的话,也许会得到更多的理解。”这是他为滨口富士雄的著作——《清代考据学的思想史研究》作“序”时披露的感想。艾尔曼想说的是:在清代考据学这一研究领域,日本的研究远远领先于美国以及中国,因此,他的著作在日语世界当中也许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理解。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否与他曾经留学日本的个人经历有关,此且不论。不过,他又谦虚地表示滨口氏的著作已经足以取代他的这部书。  相似文献   

16.
刘红凛 《江淮论坛》2011,(1):38-44,144
加强对政党的法律规范,是二战以后民主政治的一个基本现象。政党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正式规范体系,主要包括宪法、《政党法》、选举法等相关法律、专项政党立法四种规范形式,具有权威性、导向性、政治性、应然性等显著特点。由于旧情不同,不同的国家采取的政党法律规范形式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政党法律规范是由国家或统治者制定的。但在政党政治时代.执政党或大党控制着议会多数;没有它们的同意或认可,任何的政党法律都难以在议会通过,政党法律规范实际上由执政党或议会多数党主导制定。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带有执政党或议会多数党的政治取向与价值偏好,这种价值偏好体现在对法治、民主、自由与平等的政治取舍上。  相似文献   

17.
2006年8月12—14日,由清华大学外语系和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主办的“翻译全球文化:走向跨学科的理论建构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一大批国际文化理论、翻译理论和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包括国际文学理论学会主席、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厄湾分校杰出教授希利斯·米勒,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华盛顿大学人文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杰拉德·厄利,华盛顿大学国际学者研究院院长詹姆斯·沃希等),多家国际学术期刊主编〔包括《批评探索》(CriticalIn-quiry)、《世界比较文学评论》(Neohelicon)、《国际英语文学评论》(ARI…  相似文献   

18.
司马光(公元1019年——1086年),字君实,宋代陕州夏县人(今山西省夏县),是宋代著名的史学家、政论家、哲学家。司马光的哲学著作较多,在他的文集里除收有《迂书》、《原命》、《说玄》、《致知在格物论》、《中和论》等专著外,对杨雄的著作《太玄》、《法言》等注解或集注,也比较集中地反映司马光的哲学思想。现分别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9.
王廷相著作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廷相字子衡,号浚川,河南仪封(今河南省兰考县)人,生于明成化十年(公元一四七四年),卒于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一五四四年)。他是明代中期一位卓越的社会改革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 王廷相的主要著作,经编辑为《王氏家藏集》和《王浚川所著书》。他的著作在中国哲学史上和文学史上,都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要研究王廷相的思想,恢复他的历史地位,必须从整理他的著作入手。因此对王廷相的著作作一考证,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公孙龙(约公元前320—250年),姓公孙,名龙,传说字为子秉,战国末期赵国人。生平中,他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寄居在赵国宰相平原君赵胜门下,过的是门客生活。《公孙龙子》一书,是他的著作。原有十四篇之多(见《汉书·艺文志》),现仅存六篇。而且,其中的《迹府》篇,还是后人辑录有关记载,给他作的传略。只有《白马论》、《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名实论》等五篇,是他自己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