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申江 《公共关系》2001,(2):52-53
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应聘期又到了。让人惊讶的是,来自大学校园里的消息说,毕业生现在越来越把“工夫”用在了应聘时给对方的“第一印象”上——想“露脸”,先“做脸”。  相似文献   

2.
网上救人上“瘾”,女大学生尝试新职业陈琳是一个漂亮而率性的郑州女孩,2000年从师范大学毕业后,她主动申请去西部“支教”。在宁夏一个满眼荒凉的小山村,陈琳度过了3年中学教师生涯。因对心理学很着迷,其间她研读了大量青少年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堪称“半个心理专家”。2003年8月,陈琳为自己的支教生涯划上圆满句号回到了家乡郑州。但时逢高校毕业生涌向社会求职的高潮期,奔波了一个多月,陈琳的新工作  相似文献   

3.
《金色年华》2008,(8):19-20
几年前,一个英国大学生因在自己网站上叫卖网上格子广告空间而风靡全球。时下,“小格子”已从虚拟空间落地,并以“格子店”的形式从香港引进广州,成为广州最新、最流行的创业方式。  相似文献   

4.
妻子30年前因一场意外事故而成了“失忆人”,从此,善良的丈夫30年如一日痴情地守候,用博大的爱慢慢将“失忆人”妻子唤醒。当智力渐渐恢复,情感一天天复苏后,失忆30年的妻子感动不已,决定与丈夫再次举行婚礼……孩子还不谙世事,妻子成了失忆人1963年国庆节,重庆十钢厂26岁的机修工人韩志华与21岁的学徒工秦锡珍  相似文献   

5.
知未 《金色年华》2008,(8):44-44
师大毕业,我被分到一个林区小镇的中学当老师。语文组共有八个老师,我是其中惟一的名牌院校毕业生。刚参加工作时,我颇有激情地搞了一点儿教学改革,校长在教工大会上表扬了几句,加上我平素喜欢舞文弄墨。偶尔在报刊上发表一两篇“豆腐块”,很自然便成了办公室里的“出头椽子”。惹来别人的嫉妒。有的当面阴阳怪气地冷嘲热讽,  相似文献   

6.
丹露 《老人天地》2013,(2):53-53
几年前的春天,我因花粉过敏一直咳嗽、喉咙痒,几个月后被诊断出哮喘。不幸的是,我的老伴在那年秋末时患了重感冒,没及时治疗的她也发展成了支气管哮喘,这下我们成了“哮喘之家”。  相似文献   

7.
她做了丈夫的“妈妈”文/刘金风,杨筱憬图/周国良山东青岛,海军401医院的一间病房里,躺着一值“植物人”──离休干部朱慕堂。在他的身边,终日伴着一位白发老太太──复员老兵刘孝君。1988年初,朱慕堂因脑出血,成了“植物人”。他四肢僵硬,肌肉萎缩,语言...  相似文献   

8.
《职业》2013,(28):11-11
“你们是肉类切割专业的国内第一批毕业生。”北大“猪肉才子”陈生在屠夫学校的结业典礼上跟学员们骄傲地强调。今年5月,陈生一手创办了全国首家屠夫学校,筹备历时8个月,200人报名,招收68人,不收学费,包吃包住,外带补贴。2013年8月7日,首批40名毕业生终于毕业。几年前,陈生步同学陆步轩的后尘果断转入生猪产业,在不长的时间里,构建了“壹号土猪”的连锁销售模式,成立了“屠夫学校”,创设了研究院,引入了大学毕业生,成功塑造了“壹号土猪”品牌。目前,陈生在广东已经有600多家“壹号土猪”档口,去年销售额近6个亿。“今年,预计销售额可达到八九个亿。”今年年初,他还将“壹号土猪”连锁店开到了上海。从房地产“老大”到广东天地食品集团总裁到“猪肉大王”,再到屠夫学校的校长,陈生在这几个角色间华丽穿梭,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9.
“我在3次面试中都被问到:唐僧师徒四人谁最适合做销售。太无语了!”应届毕业生韦瑞婷在总结了自己半年来的求职经历后,把自己网络的昵称改为“雷人面霸”。  相似文献   

10.
杨生文 《职业》2014,(21):11-11
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持续提高;毕业生三年后收入翻番,六成左右实现了职位晋升;校企合作呈现合作单位多元化、合作模式多样化趋势;当前就业与生源供需变化挑战高职办学模式;“升本”诱惑挑战高职院校层次定位;应用本科转型发展挑战高职院校独立空间。  相似文献   

11.
又到一年毕业时。每年的初夏时节都要上演一幕幕以毕业为主题的现实剧,情节相似、人物不同。在往日,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今朝成了“大众教育”;往日,“毕业包分配”、“铁饭碗”是曾经一代大学生的记忆,如今,“双向选择”、“自由择业”成为现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之路……  相似文献   

12.
职场“漂流瓶”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这是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很多大学生认可的一个观点。虽然有些“跳早族”大学生通过不断选择,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理想人生坐标,可有很多人却成了职场“漂流瓶”。张斌,这个来自河南平顶山的2009年大学毕业生至今仍未就业,在这个熟悉的城市过着漂泊的生活,成为了一名职场“漂流瓶”。  相似文献   

13.
2013年9月3日,在美国网球公开赛中,“中国金花”李娜王者归来,成为首位闯入美网四强的中国选手,再次刷新了她两年前法国网球公开赛世界排名第四的佳绩。  相似文献   

14.
卢悦老师:半年前,我和妻子结束了长达两年的两地分居生活。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我没想到,成了噩梦的开始。真正生活在一起后我们突然发现,以前对对方的看法都是片面的,我们有太多不一样的地方。现在我们连买哪  相似文献   

15.
涛声  新新 《职业》2010,(2):74-75
五年前,还在上大学的方毅就带领着他的五人团队开始了创业征程:一年后,他成功研发出全球第一款通用型手机备份器“备备”;2009年7月,方毅和女友张忻带着他们的“备各”亮相央视“2009创业英雄会”,成了大学生追捧的创业明星,而方毅和张忻这对“创业情侣”也广为人知。  相似文献   

16.
潘瑞宝 《职业》2013,(22):72-73
最近我看到各大媒体把2013年毕业季描述为中国“最难毕业季”,大学生就业成了社会焦点。据科教人才网统计,2013年有699万应届生从高校毕业,截至5月13日三方协议签约率只有35%。所以,2013年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但在我看来,今年的毕业生找工作也并非难到没有办法。虽然今年毕业生人数多和工作机会有限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但其实国内大学生就业形势近些年一直不乐观,只是今年比过去几年难一点而已。所以给今年毕业生的忠告是,与其对数字表示惊讶,不如认真思考如何让找工作变得不难。  相似文献   

17.
古有“卖油翁”,今有“低碳翁”!说来颇感欣慰:没想到耄耋之龄,竟成了身体力行绿色生活的“低碳翁”!  相似文献   

18.
王延俊 《职业》2014,(33):107-107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使用“说”教与“做”教的教学方法,力争使中职教育更贴近企业实际.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优秀毕业生。  相似文献   

19.
国利 《当代老年》2007,(7):32-33
2007年4月25日,是河南省唐河县邮政局职工李天奇一家的“中国邮政百年纪念日”。100年前的今天,他的爷爷李成章接过了做邮差的扁担。从此,一家四代人从“大清邮政”、“中华邮政”一直干到了“人民邮政”时代,在中国百年邮政史上,书写下了一段传奇!  相似文献   

20.
做合格的“伯伯”尹岳中4年前,我再婚了,又多了6个孩子,他们是3对年轻聪明的夫妻,都叫我“伯伯”。他们第一次第一声喊我“伯伯”,几乎都是架了一阵式,羞答答地喊我“伯伯”的,各人表示出来的不同神情怪有意思的,虽然时间推移了5个年头却总是让我有甜蜜的回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