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目前国债政策已成为政府进行需求管理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债务中性理论在中国不成立。因此,要维持国债的可持续性,就必须使国债发行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只有这样,国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才能一直保持正向效应。根据近期中国的系列数据做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无特殊外部因素的扰动下,国债负担率稳定在约25%的水平将使中国国债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国债政策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很大作用 ,但与此同时 ,我们不得不考虑实施国债政策可能带来的后果。本文从国债规模和国债结构等方面对我国国债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 ,得出结论 :目前我国国债蕴藏着很大的信用风险 ,并就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3.
基于预警理论,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中国国债风险预警指数,实证分析中国国债综合风险。结果表明,从1990年开始到2003年中国的国债综合风险总体上呈现逐步上升趋势,2003年达到顶峰,但一直没有超过警戒水平;2004年以后,国债综合风险有了明显下降,2009年又出现了一次较大幅度的反弹,但是从总体趋势来看,中国国债综合风险仍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国债的综合风险程度并不是很高。并结合国际经验及理论分析,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三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其中国债政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国债是一项有偿使用的资产 ,其还本付息压力是政府财政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数学模型分析和国债规模指标分析均表明我国现阶段的财政风险随着债务的增加有加快累积的趋势 ,但总体风险尚在控制之中 ,未来的国债发行仍存在一这定空间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目前经济已开始出现回升的转机,宏观调控初见成效。但由此给财政带来的却是日见庞大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财政风险渐增,这就有必要对当前我国财政的可持续性作一个全面的分析,以获得可靠的判断。文章从一般性的衡量指标入手,加以合理的修正,对目前的财政形势作出个人的判断,并据此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经过多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目前经济已开始出现回升的转机,宏观调控初见成效.但由此给财政带来的却是日见庞大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财政风险渐增,这就有必要对当前我国财政的可持续性作一个全面的分析,以获得可靠的判断.文章从一般性的衡量指标人手,加以合理的修正,对目前的财政形势作出个人的判断,并据此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国债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和调节经济运行.国债作用的增强也带来国债在发行、使用和偿还方面风险因素的加大.因此,对我国国债风险的全面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发挥国债的功效,提高国债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因为有国债做质押,国债回购往往被投资者看作无风险品种,从而提高了国债市场的流动性。但是交易所国债回购规则却为券商违规挪用客户债券提供了便利,容易引发资金黑洞。力求就国债回购风险产生的机制做深入的分析,并银行间国债回购的规则进行对比,探讨回购市场制度缺失导致的违规行为,并提出初步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关于国债发行规模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恢复了国债的发行。从我国国债发行的基本状况看,1994年、1998年以来,我国国债规模迅速扩大。从国际上衡量国债规模的各项基本指标来分析,我国国债的规模接近国际警戒线。从长期看,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应适度发展,保持与GDP同步增长;从近期看,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还要考虑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做到优化国债结构与调整国债规模相结合,使储蓄有效的转化为投资。  相似文献   

10.
国债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 ,随着财政赤字规模的增加和我国国债数量的迅速增大 ,如何防范国债风险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运用静态的方法测算 ,我国目前的国债规模远远小于世界公认的警戒线。从动态的角度看 ,通过测算得出如下结论 :在未来防范我国国债风险的根本办法是将每年的基本赤字控制在 GDP的 3 %以内 ,同时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的真实利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西方指数国债和名义国债的偿付方式、经济功能及风险的比较 ,可以看出 ,指数国债具有保值、调控债务存量、引导消费的投资预期、较大的真实利率风险和违约风险等特征 ,并指出政府采取有效的、宏观的调控措施稳定通货膨胀率 ,将有助于我国早日推出指数国债 ,优化目前单一的国债品种。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实行国债增发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是在需求不足、通货紧缩和货币政策失灵的情况下被迫采取的,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具有长期大规模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能力。与实施积极财政之初相比,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客观上要求及时推进积极财政政策转型,这必然将影响到我国中长期国债投资政策的变化,对这些变化趋势本文作出了自己的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3.
从重视国债风险的角度出发,以国债规模为主要考察对象,从统计学的独特视角,运用统计学的聚类分析和因素分析方法,通过相关指标间的横向国际比较,较为客观、实际地分析了我国国债发行的现状及面临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为更加合理地利用国债这一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提出了作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1998年以来,我国国债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其自身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市场化程度不高,流动性较差,相对分裂的格局制约着整个市场的快速、良性发展。基于如此状况,建立一个统一的、多层次的、面向所有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和个人投资者的国债市场已成为市场完善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15.
国债不仅具有财政的作用 ,而且在金融方面同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更好地发挥国债这两方面的作用 ,就必须要有适度的规模、合理的结构、完善的发行流通机制及对国债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6.
充分的流动性是国债市场有效运行的基本前提。随着近年来我国国债预发行制度的试行,国债期货的上市,少有文献专门对新环境下的流动性进行检验和研究。本文先从理论上界定流动性的概念、分析其维度特征和测度指标的设计思路,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测度流动性的三维指标和弹性指标,检验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并采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检验相关性。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我国交易所市场流动性明显不足,银行间市场上做市商对流动性敏感度不高的结论。最后本文基于实证分析结果从多个视角提出完善流动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发行国债来为政府筹集建设资金和弥补财政赤字是当今市场经济国家的一般做法。我国于1981年开始重新起用国债,国债的使用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但近年来国债规模的急剧扩张相伴随的潜在财政风险问题今人担忧。本文从国债规模的主要衡量指标以及我国国债规模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认为适度控制我国国债规模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必然选择,并提出适度拨制我国国债规模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伴随着国债市场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中悄然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交易市场——国债回购市场。但是我国的国债回购市场显然还没有进入轨道,规模过小、分割现象严重,这些问题都严重地阻碍了国债回购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了促进国债市场体系的健康发展,应建立统一的国债回购市场,扩大国债发行规模,促进国债市场的基准利率的形成,完善回购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西方各个经济学派对国 债的认识和看法的差别来自于当时不同的经济现实。中国国债和国债理论的发展比较晚,因 此研究和借鉴西方国债理论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政府运用扩张性的经济政 策刺激国内需求,国债规模随之迅速扩大。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国债规模仍然有扩大的空 间,扩张的国债政策仍然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政策之一。  相似文献   

20.
国债品种结构和国债持有人结构是影响国债市场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其中,国债的持有人结构制约着国债流通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我国国债持有人结构单一而且过于集中,商业银行较大比例持有国债,不仅影响国债持有人结构的平衡,且对其自身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培育机构投资者和发展外国持有人,是国债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