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王韬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突破封建文化羁绊而直接面对西方文化冲击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之一。自19世纪60年代起,他就不断地呼吁清朝统治者不仅要在内政方面“兴利除弊”,而且要在外交领域来一次全面革新,对外交改革的关注是王韬变法维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王韬虽未做过外交官,但他一直以“熟谙外交”自居。他曾多次发表文章和上书当局阐述自己的外交主张和设想,并不时暗示当权者自己虽别无长才,唯于“外交一途”堪备“君国驰驱”。近代中国办  相似文献   

2.
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改良派思想家,也是近代文坛一代怪杰,史学界知其人者甚多,但评知其事者较少。为了便于教学、科研的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青年讲师忻平同志积一年研究之心得,撰成《王韬评传》,即将由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全书凡十章四十节,二十余万字,大32开本,由著名史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题写书名,热情推荐。此书以王韬的一生为经,以严密的论证,第一手的史料,生动的文笔,分章论述了王韬的改良主  相似文献   

3.
王增智 《江淮论坛》2006,(4):141-146
王韬是中国19世纪中叶以来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之一。作为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思想家,王韬的变法思想自然烙下了儒学的印记。王韬变法思想的原则是“变其所当变者,非变其不可变者”。这一原则既有中国特色,又充满西方政治色彩,体现出变法者思想上的矛盾,一种解不开的心结。  相似文献   

4.
报告文学是近代文化转型的产物.梁启超是其中的奠基性人物。他以亦报人亦政治家亦文学家的组合角色,进行着报告文学的文体实验。其作品由新闻、政论、文学三元组合而成.成为发生期中国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5.
甲午战争前,报纸社会影响力的局限,造成了报人的“边缘”化。伴随近代报业的发展,报纸日益得到社会的认同,报人逐渐向“中心”迈进。报人群体意识的觉醒、同业组织的创建及其维护报界权益的活动,可视为报人努力“中心”化的例证。早期报人社会地位的演变反映了近代报业发展的大致脉络,从中亦可感知报人的社会遭际。  相似文献   

6.
谭嗣同早期散文汲取桐城古文与先秦、六朝各体文章之长而成为中国古典散文的辉煌终结,后期对报章文体的倡导与创作,以及“言文合一”主张的提出,则成为近代文界革命之先声.  相似文献   

7.
讨论近代中国自然权利观的历史际遇问题,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近代中国思想家们所面临的“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历史使命;二是与西方近代自然权利学说兴盛时期的错位。正是这两点给近代中国思想家们带来了难以化解的心灵困惑。  相似文献   

8.
高松  谷秋芳 《天府新论》2006,(Z1):74-75
王韬,作为我国著名的早期维新思想家,提出了许多适应近代发展的新型人才观点,在培养人才方面也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他提出和参与新式学校的创办,提出改革科举制度的建议无疑都具有开创性.  相似文献   

9.
“经世”二字 ,是明学转向清学的关键 ,而乾嘉之学则以不能贯彻一个“实”字而衰。为乾嘉之学所孳乳 ,与陵夷衰微的政局相合拍的今文经学之复兴 ,形成了以经术作政论的风气 ,并发展出一种时务之文 ,使得散文从桐城派的“义法”论及古文辞的路径中获得了解放 ,又藉近代报纸的产生与兴盛 ,更进而产生了“报章文体”。梁启超“新文体”及其“文界革命”的主张 ,便是在上述基础上产生的。沿着“杂以俚语韵语”、“平易畅达”的要求再向前发展 ,便有了维新派对于白话文的提倡。从理论上说 ,黄遵宪、梁启超、裘廷梁对“言文合一”的主张做了大力阐发 ;从实践上说 ,1 9世纪未就开始涌动起第一波白话文运动。然而 ,晚清文体革命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不仅是因为旧思想的矛盾 ,而且也因为陈旧的审美趣味与报章文体的龃龉。由此 ,在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 ,涉及到散文本体层面的两组矛盾就已经突显了出来 :一是以白话代替文言的发展趋向 ,与坚持贵族式雅趣的守旧立场之间的矛盾。二是对散文的范围尽可能加以扩张的趋向 ,与坚持文体特质的努力之间的矛盾。这两组矛盾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来了个大爆发 ,且以众多的转换形式贯串于一个世纪的散文发展史中。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创立的新文体(又名“新民体”、“报章体”)在中国近代散文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可是几十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对此缺乏研究。本文作者不揣浅陋,试论新文体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以就正于方家。 (一) 新文体不仅是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进行维新变法宣传的利器,面且同新文化运动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守旧派胡思敬也不得不承认:“当《时务报》盛行,启超名重一时,士大夫爱其语言笔札之妙,争礼下之。自通  相似文献   

11.
在晚清那样的报界“政论时代”,与辉煌耀眼的政治家报人相比,职业报人是一个倍受偏见和冷落的群体。但是,从落拓文人到报界闻人;从困顿于生计的下层文士到自由职业者的城市中层,晚清职业报人的命运跌宕,演绎了传统士人由四民之首地位滑落被推向文化市场的全番过程。与此同时,晚清这样一个急骤变迁、新旧文化剧烈撞击的时代,赋予了新兴职业文人充满矛盾的精神内涵。爱国的本性使报人能够超越个人悲欢,汇入时代激流。强国富民、启蒙救亡成为贯穿晚清职业报人活动的一条思想主线;中国早期报业近代化的每一步履,都留下了他们辛勤耕耘的足迹。  相似文献   

12.
任锋  沈蜜 《天府新论》2022,(2):26-36
苏轼对宋代政治中任法特征的批评,显示出来自治体论传统的思维启示,这一点从他对贾谊、陆贽之学的推重中可以得到印证。任法与任人的治体类型辨析,对应着苏轼关于三代、汉唐与宋代历史政治的解读,蕴涵了一套由公私政治原则、政治主体养成、职官法度及治理绩效所构成的治体逻辑。苏轼强调在多重立国传统中形成时政立场,对于立国之初政权建构的前提性肯认折射出礼法政治心智的成熟,以“规摹”先定为导向的立事论展现出治体的实践行动维度。追求富强的新政如何避免政治社会的结构性震荡、尊重立国成宪、优先政治主体养成而非大规模变法,是作为立国思想家的苏轼超越党争时潮的政论特质。这既指向重审中国政治思想传统的关键线索,也为理解国家治理传统提供了丰富资讯。  相似文献   

13.
五四启蒙思潮的形成以西学东渐和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为其思想渊源,但无论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某些异质音响,还是洋务派的富国强兵战略,都与五四启蒙思想相去甚远;近代维新派思想家严复、梁启超等人提出“开民智”、“新民说”,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一致把“新民”看做是强国建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五四一代启蒙思想家借助西方社会契约理论确立了以“立人”为目的的启蒙思想,从而为中国现代文化启蒙树立了“人学”标志,并由此确立了国家与个人的新型关系原则。这种关系准则是现代社会关系最本质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王韬在早期是典型的封建士子,随着对西学的接触和深入了解,逐步开始了从传统士大夫到近代知识分子之间的转变,王韬的身份转型带来了文学观念的初步变革.王韬文学观念变革中初步的文学救国意识、开放性的世界意识、娱乐心态使他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近代色彩.  相似文献   

15.
王韬(1828—1897)是中国近代进步的思想家.其思想之新、著述之丰,在早期维新派中堪称佼佼者.在鼓吹变法、倡导西学方面,他的功绩为人们称道不已.然而,在改革教育、培育新式人才方面,他的成就却很少被人们所提及.这一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他掌管上海格致书院期间,为上海格致书院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王韬,江苏人,自幼饱读经书,具有深厚的儒学根底.21岁时,到上海英国传教士主持的墨海书馆,担任为传教士所译之书进行文字的“疏通”、润色和编辑工作.1862年,因上书太平天国而遭清政府缉捕.他从上海逃至香港,作了香港英华书院院长英国传教士理雅各的翻译助手.在港期间,他曾到欧洲一次.直到1884年,经李鸿章默许,他才返回上海.与西方人的接触,到欧洲的考察,使王韬眼界开阔,较多地了解了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严复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学者和启蒙思想家,与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一起被誉为“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一部中国近代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西学东渐史。在此过程中,严复以其八大译著和系列政论文章当之无愧地被誉为“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①。“侯官严复以我之古文家言,译西人哲理之书,名词句调皆出独创。译名如‘物竟’、‘天择’、‘名学’、‘逻辑’,已为我国文字中不可离之部分。其于学术界有不刊之功,无俟深论”②。同样,他所倡导的民主、自由、平等、科学等思想观念,亦不能不说是五四运动“德先生”“赛先生”…  相似文献   

17.
晚清经世致用思潮在近代西方文化传入的条件下已注入了新的内容,它成了沟通“中学”与“西学”、“传统文化”与“近代文化”的桥梁,是近代思想家、政治家从古代迈向近代的思想动因。康有为就是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冲破传统文化的束缚,转向“西学”寻求“经世”的途径,最后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领袖。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上,“史家办报”思想占据了重要位置。而史量才则是“史家办报”思想的最重要的阐释者和实践者。本文梳理了近代报人有关“史家办报”的论述,与史量才的观点做出深入比较。总结了史量才为实践“史家办报”思想所做的毕生努力。试图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揭示史量才“为社会保存一份信史”的史家理想。  相似文献   

19.
从18世纪60、70年代开始,随着洋务运动兴起,在近代中国思想界中出现了象王韬、容闳、薛福成、郑观应、陈炽、何启、胡礼垣等一批思想家。他们或为幕僚,或为出使外国使臣,或为中下级官吏,或为未入仕的士子,共同特点是地位并不显赫,多少接触过西学,有的还从事过近代报刊编辑和企业的创办工作。正是从自身的实践中,这批思想家逐渐认识到洋务运动的弊端,要求广泛学习西方经济、文化、军事和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这样他们便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他们的思想既继承了鸦片战争后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报章文话和白话语体的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白话化和欧化是报章文话发展演变之大势,极大地打破了文言的旧格局,开辟了一条与白话文运动貌离神合的言文合途径。与此同时,报章白话的文话化与近代化,亦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向。报章文话和白话这一不约而同的演化趋势,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中国书写语言的历史面貌,乃至左右了其历史走向,极大地推进了中国书写语言的近代化进程及其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