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和祖父祖籍山东荣城,他们目不识丁。上溯十八代乃至二十八代,尽是文盲,尽是穷苦农民。父亲十几岁时,被生活所迫,随村人"闯关东"来到了哈尔滨。他是我们家族史上的第一个工人。建筑工人。他转折了我们这一梁姓家族的成分。我在小说《父亲》中,用两万余纪实性的文字,为他这个农民出身的"工人阶级"立了一篇小传。从转折的意义讲,他是我们家族史上的一座碑。父亲对我走上文学道路从未施加过任何有益的影响。不仅因为他是文盲,  相似文献   

2.
父爱如山     
<正>转眼已到秋冬季节,看着窗外的黄叶,我思绪万千,自从上中学住校就很少回家,很想念父亲,十八年的岁月,是父亲的爱陪伴着我成长,父亲的爱就像大山,默默无语,倾其所用的无私奉献。父亲是一名农民,他的名字叫陈顺,但是父亲的人生并不顺利。父亲早年丧父,和奶奶相依为命,家里很贫穷。父亲性格老实木讷,长相也不太好,所以父亲没有结过婚。我是父亲抱养的孩子。小时候听村里人说,  相似文献   

3.
牛皮纸信封     
父亲是农民,头脑里似乎只有他的庄稼.西北雨水不足,他费尽力气,收成还是总让他失望. 让父亲失望的不止是庄稼,高考我三次不中.每年夏天,我都坐在山坡上望着一大群的羊,盘算着是继续复习还是去打工.父亲从不多问,他只是早早地把学费和生活费给我准备好.父亲对这件事始终没发表过意见,事实上如果他要阻止,我肯定会老老实实听他的,家里的现实状况摆在那里.  相似文献   

4.
蒋波 《老年人》2013,(11):35-35
年过七旬的父亲是真的老了。他的老。是心理年龄老。比如他说在他身边没有一个能说上话的人,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又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日子过得乏味难熬。 我猜想父亲是因为身边缺少一个说话相伴的人。我母亲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为了我,父亲没有再娶。  相似文献   

5.
为了父亲,我献身给母亲的情人我出生于1970年,是父母的独生女。记忆中的父亲宽厚仁慈,他在武汉的一所大学任教。在他休息的日子里,总要抽出一个又一个下午陪我在楼前的草坪上玩蚂蚁。每天从学校归来,父亲都是揽下全部的家务,而母亲则悠闲地坐在椅子上看报纸。母亲是一个国有企业的工人。在我14岁以前的记忆里,父亲和母亲从未红过脸,我对双亲十分孝敬。我们的小家庭是那么的平静、温馨而又幸福。1984年6月,父亲由于车祸卧床不起。最初,母亲为父亲的不幸遭遇落了不少泪,精心地在父亲的床头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一年后,当医生宣布父亲  相似文献   

6.
我的父亲     
父亲是我心中的一首诗。他辞世快3年了,我时时还在怀念他。父亲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只读过4年私塾,但悟性极高,凭一套木刻本《康熙字典》自学,成为方圆几十里数得着的文化人。但他又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一个作田的好把式。他力气大得惊人,一个人背起百把斤重的圆扮桶能穿垅过坳,引得我小时候好生自豪。父亲给我的最深印象是为人乐观,哪怕明天没米下锅,他今晚还会拿起笛子、唢呐吹起来,吹得满垅的人向他靠拢。母亲常说他是“叫化子穷快活”,父亲回她:“黄连树下弹琵琶———苦中作乐倒也乐。”要不是父亲深谙苦中…  相似文献   

7.
杜启荣 《老年世界》2006,(14):20-21
我父亲张樾丞是河北新河县小寨村人。1883年,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只在村中念过私塾。14岁那年.父亲步行数百里来到北京,投奔琉璃厂益元斋刻字铺学艺.18岁正式出师。随后,父亲在琉璃厂来薰阁设立刻章的摊位,他逐渐与许多时常出没琉璃厂的文人墨客成为朋友。1912年,父亲在西琉璃厂开设了一家图章墨盒店,叫做同古堂。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泪     
父亲90岁高龄了。不知什么时候,他喜欢上了我烙的葱油饼。他说,没想到我烙的饼这么好吃,和他以前烙的饼一个样!现在,他都烙不出以前那个味儿了。父亲嚼着饼,满脸的幸福。听了父亲的话,我很欣慰也有些难过。父亲老了,可在他眼里,我永远是个孩子。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们看到路边有一辆慢腾腾的老年车,请不要按喇叭,请放慢点儿车速,不要把一个头发花白的农民工,挤得无路可走……在我记忆中,父亲很少说话。他是个慢性子,母亲是个急性子,因此两人经常吵架。一般都是母亲不停地唠叨,他偶尔回一两句嘴,等母亲说累了,吵架也就结束了。父亲是个农民。每天早上叫我起来上学后,他就扛起锄头出门了。中午我快吃完饭时,才听见他沉重的脚步踏进门槛。吃完饭,歇上三  相似文献   

10.
怀念父亲     
邓树森 《老年人》2004,(6):28-29
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去世已经多年,我也老了,但我仍然十分怀念他。记得1971年10月的一天,父亲从乡下老家来到我工作的宜章县委机关,老泪直流地对我说:儿呀,我快不行了,人总有一死,这并不可怕,只是你妈走得早,你弟妹还有的没成家,让我放心不下啊……”我毫无思想准备,只是不断地安慰他:“爸爸,你不会离开我们,明天我陪您到县人民医院,有病治病,总会好的。”父亲连连摆手。他怕治病花钱,舍不得。两年前,父亲脸上突然长了一个瘤子,接着后脑和左耳根也出现了肿块,经医院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经过手术,医生把他脸上的瘤子切除了,但其它…  相似文献   

11.
王新 《现代交际》2003,(10):31-31
台湾著名作家林青玄出身于农民家庭,对于他的父亲来说,只要儿子能像他一样长得结结实实,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在田地里刨食养活自己,还能把这么多孩子养活大,这就是一个奇迹了。 有一天,林青玄和父亲在地里干活,忽然听到从头顶传来一阵“嗡嗡”的声音,他抬头一看,一架飞机正从头顶飞过。他出神地看着飞机渐去渐远,然后对父亲说:“我长大了要到台北去,而且要坐着飞机去。”父亲一巴掌打在他的屁股上说:“孩子,别做梦!老老实实的低头干活吧。坐飞机到台北这事,我保证你一辈子都不可能办到。”  相似文献   

12.
妈妈的围裙     
我小的时候,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就会哭着跑去找妈妈,将脸埋在妈妈的旧围裙里。父亲认为我是妈妈的跟屁虫。他是一个坚强的、旧式的农民,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对于男人的意义有着强烈的主张,他理解不了妈妈的围裙给我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舒适和安全感。每天早晨,妈妈走进厨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套上围裙。  相似文献   

13.
爱的三部曲     
莫纯清 《老年人》2006,(7):41-41
《老年人》杂志就像一位老朋友,陪伴在父亲身旁好几年了。每期杂志一到,父亲便会放下手上其他的事,拿上笔,戴上老花镜,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为此,母亲多次笑着嗔怪父亲把杂志看得比她还重要。翻开父亲读过的杂志,每一本都有他圈圈点点的痕迹,那些批注都是父亲留下的心得体会。如果哪一期杂志来得迟了,父亲就会时时念叨。父亲对《老年人》杂志的热爱也影响了我。订杂志时留的是我的地址,每月都由我把杂志带回娘家,所以,我也就先睹为快了。这样《,老年人》杂志成了我和父亲共同的朋友。一个星期天,我领着上幼儿园的儿子去看望父母,并带上了刚…  相似文献   

14.
吴兴英 《老年人》2006,(5):30-30
我决绝地把父亲给的5000块钱塞回他的口袋,并把他送上了返回老家的汽车。旁边一位大爷见了,问我父亲:“老伙计,这是你儿子吧?”父亲笑着说“:是的,他送我回家。”可我分明看见父亲笑得勉强。长途客车徐徐出站,我对着父亲挥手。父亲坐在窗边,一副倦怠失落的样子,并没有往常的热情。车走远了,也带走了我对父亲的牵挂。回想起这天清晨,我和妻子刚刚起床,父亲就大汗淋漓地敲响了我家的门。正是春耕农忙时节,父亲的突然到来让我有些吃惊。难道家里出事了?因为父亲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平时很少进城找我,而且他在老家还种着几亩水田,这时的农…  相似文献   

15.
父亲     
张胜友  李虹 《老年世界》2006,(19):17-17
父亲安详地走了,在他老人家85岁高龄时节。 父亲大学学的是中文专业,英文也颇有造诣。他毕生执教语文课,且在当地学界小有名气。更让父亲自鸣得意的是,据说曾偶然猜中过中考或高考作文试题(也许是瞎猫撞上死老鼠吧)。父亲执教几十年.手腕上永远戴着一块二针半的手表(两根计时计分长针和一根计秒短针),走走停停,停时父亲会抬起手腕摇一摇.同事们嘲笑他:“您戴的是摇表呀?”父亲当即反击:“我是老教师了,上课从不用看表.讲完教案最后一句话刚好下课钟声敲响呢!”直至我大学毕业领了第一个月的薪水,父亲才戴上了儿子孝敬他老人家的一块售价120元的上海牌新表。  相似文献   

16.
父亲的寄托     
对父亲的思念,总会牵出我对《老年人》杂志的感激之情。是它,陪伴父亲度过了人生旅途的最后时光。父亲卧病在床的最后3年里,读书看报几乎是他精神生活的全部寄托了。但是,随着心力的逐渐耗尽,父亲看的东西越来越少,唯有《老年人》杂志是个例外,他的病床边总放有一叠。记得有一次,父亲跟我闲谈时说到,他这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不计较吃穿,惟独爱看书报。在阅读过的老年生活类报刊中,他对《老年人》杂志情有独钟,觉得蛮适合自己的口味,既有休闲生活的经验,又有养生保健的知识。与父亲同病房的4个病友,受他的影响,也喜欢上了《老年人》杂志。每…  相似文献   

17.
小城,大爱     
2005年12月2日,父亲第二次从鞍山来上海,还是穿着绿色的旧军装,提着只黑皮箱。父亲当过10年兵,转业后也常以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时不时地就会来一句“我是个军人”。母亲在他退伍那年和他离婚了。那时我13岁,我一直以为母亲会带着我走,可是没有,她把我留给了父亲。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父母都心存恨意,尤其对父亲,我至今都认为,如果他肯早点转业回来,这个家就不会散。  相似文献   

18.
平凡即是福     
我父亲廖介年今年87岁 ,是一位退休干部。他的故乡在湖南省双峰县华国乡。这里 ,过去是个偏僻落后而又闭塞的地方。父亲以读书求上进。幼时他上私塾 ,镇里开办新式学堂后 ,他第一个报名入校。之后又独自一人进长沙求学。1935年 ,他考入南京中央政治大学 ,就读于财政系会计专业 ,成为家乡为数不多的见过世面的人。父亲学有所成 ,在家乡轰动一时。当年 ,家乡的人以父亲为榜样 ,出了不少读书人。我们兄妹在父亲的影响下 ,都崇尚学习 ,取得了大专以上的文凭。现在 ,五兄妹中 ,有4人获得高级技术职称。父亲素以帮助晚辈学习为己任 ,家乡人…  相似文献   

19.
资本:我是英语八级的小厨师 1979年,我出生在川北山区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3岁的时候,父亲在一次开山放石中被炸死了。父亲死后,身有残疾的母亲咬着牙艰难地把我们兄弟俩拉扯大。母亲坚忍不拔的性格深深地影响了我。 1995年7月,仅仅读完高一的我,就到省城成都去闯世界了。  相似文献   

20.
六年间     
父亲在外做生意,从我懂事起,我们就聚少离多,只有节日才见上一次。尽管这样我觉得自己是爱父亲的,从小到大我都没顶撞过他,每年都记得祝贺他的生日。我开始工作那年,父母亲搬到广东定居。此后我每年只能见上父亲一两次。当然,每个周末我都会给他们打电话。可跟我聊的几乎总是母亲,偶尔父亲接到我电话,我们的通话也总是那几句。一般是我问,爸,吃饭了?父亲答,吃过了,你呢?也吃了!即使没吃,我也不想他担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