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征集启事     
《北京纪事》2011,(5):112-112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北京纪事》将在7月号杂志推出以红色文物故事为主题的“建党90周年纪念”专栏。 在建党建国的历史中,遗留下来大量的反映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的遗物,这些文物包括书刊资料、革命漫画、革命油画、雕塑作品、革命实践物品遗存等,这些红色文物本身的故事以及收藏经历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党伟大而光辉的历史征程。  相似文献   

2.
元尚 《北京纪事》2010,(9):97-99
大众收藏,最吸引人的神话之一,莫过于捡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关于捡漏儿的文字就不断在媒体上亮相。有些靠着买卖古玩发了财、出了名的人,就是靠着制造自己如何捡漏儿的神话,来为自己做造神运动。最初的那批收藏爱好者,捡漏儿是有可能的,因为80年代还不兴收藏,甚至还没有人敢说自己喜欢收藏。那时候最富也不过是个万元户,炫耀吃穿还来不及呢,谁有闲功夫、闲钱,往那上面扔?活钱死物是那个时代一般大众的理财心理。只有少数人,出于某种爱好,没事儿的时候,买两件自己喜欢的旧东西玩玩儿。最多也就花十几二十块的,这在人们眼里就已经是高消费了。  相似文献   

3.
红色收藏     
在众多的收藏门类中,红色收藏已成为人们收藏的亮点。其实,红色收藏应该是一个广义的范畴,涵盖了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物品。因为红色藏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史料价值、文物价值,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收藏门类,它们往往与著名人物或事件有着某种渊源,是历史的见证。其中包括文史资料、文书档案、书报刊、连环画、字画、塑像、摆件、宣传画、电影海报,以及邮币卡、票证等。红色收藏成为收藏的亮点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国纪念钞(币)、建国纪念邮票等红色题材藏品升温;二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文革物品,由于收藏门槛低,存世量也比较多,群众基础也就相对深厚。三是收藏队伍不断扩大,促使红色收藏升温;四是怀旧心理促使红色收藏升温。四是市场助推红色收藏升温。  相似文献   

4.
陆岩岩 《山西老年》2011,(10):36-36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拥有一台留声机是一个人品位与身价的象征。从1877年爱迪生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留声机,一直到今日遍布世界各地的DVD、MP4,音乐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式留声机虽早已从人们的视野里退出,但在不经意间竞成为收藏爱好者的新宠。那么什么样的留声机才更具有收藏价值呢?  相似文献   

5.
石鼓文的勒制年代是个困扰学界已久的难题.由于鼓文本身残泐过甚,兼之相关资料有限,目前很难论定其绝对年代,但从秦系文字演变史的角度出发,可以观察其相对年代.从太公庙秦公镈铭到秦公簋铭到秦景公墓石磬铭到石鼓文字到诅楚文字再到封宗邑瓦书文字,是秦系文字合理的进化序列.其中,石鼓铭与秦景公墓石磬铭、春秋晚期之前的秦公簋铭三者文字的切近程度最高.这就意味着,石鼓文的勒制时间应该在春秋中晚期.  相似文献   

6.
对生命个体的欲望、灵魂以及这两者之间关系的思考,是市场化年代小说欲望书写的重要内容。市场化年代小说的欲望书写,有的致力于表现生命个体被欲望漩涡吞没的生命情境,有的表现了个体在灵魂与欲望二元冲突中的生命煎熬,还有的则尝试跳出灵魂与欲望二元冲突的模式,来探寻灵魂与欲望之间更复杂、深刻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试论四十年代小说创作的精神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探寻是40年代小说创作的突出主题。从无数创作个体极为浓郁的精神探索意向,到整个文坛蔚为壮观的思想追寻气象,精神的求索在40年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审视40年代的小说创作,常常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理性精神和深邃的历史感,感受到一种对创新意识、新鲜活力和平凡真纯的执著追求。40年代的小说创作不仅为以后更深广的精神探索预设了种种可能,而且以自己的优秀作品为实现这种可能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先导。  相似文献   

8.
市场化年代文学对历史的表现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与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表现不同,历史不再是作品的叙事依据和精神内蕴,历史由国家政治走向个人,出现了文学中强调个体存在与价值的个人化历史表现;个体的张扬又导致欲望和利益的普遍性和合理化,于是有了对个体欲望任情宣泄的欲望化历史的文学表现;对欲望与利益的极端享受必将导致人性美好品质的失落,所以对久远历史和民族人性的深刻思索,构成了市场现实的人性化历史反思;但文学始终与国家政治一体化的使命,使政治化历史的表现成为市场文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索引源流与近代报刊资料的利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我国古代索引的发展历史与民国时期蓬勃兴起的索引运动,重点介绍了近代学术论文的检索途径。各类索引,分门别类,一一列明,一目了然,从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我国近代特别是民国时期各学科的学术研究状况。关于近代报刊资料的收藏与检索查找,本文也作了介绍,读者可以按图索骥。  相似文献   

10.
钟玛 《人生与伴侣》2007,(11):18-18
在成都送仙桥文物古玩市场,活跃着不少老年收藏爱好者。 老年骑游组织的负责人朱老先生向我介绍,近年来,随着收藏消费市场的渐渐升温,许多老年人开始把收藏作为他们老有所乐、养身心益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骑游队中就有不少收藏方面的爱好者,今天是他们第三次有组织地到这里来“淘宝寻奇”。  相似文献   

11.
“满铁资料”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铁证,也是研究当时历史和教育子孙后代的重要材料。对“满铁资料”进行发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学术价值。“满铁资料”数据库的建设可以比照CALIS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遵循“分散建设、统一检索、资源共享”的原则。统一“满铁资料”数据库的建库标准和服务功能要求,构建统一的公共检索平台,鼓励“满铁资料”重点收藏单位积极参加“满铁资料数据库”的建设,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满铁资料”子数据库。  相似文献   

12.
赵兰英 《社区》2010,(5):4-5
当70多年前的文字拂去尘埃,走过风雨,出现于社会时,给予人的不仅是惊喜,更有心灵的震撼。近日出版的《中国作家》(纪实版)第12期,首次公布了巴金子20世纪30年代写给山西一位读者的7封书信。热爱人民,热爱读者;追求理想,追求奉献;关切生命,关切生活……巴金的生命痕迹在这里印记,巴金的文学思想在这里表达,巴金的高尚品格在这里展现。  相似文献   

13.
“满铁资料”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铁证,也是研究当时历史和教育子孙后代的重要材料。对“满铁资料”进行发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学术价值。“满铁资料”数据库的建设可以比照CALIS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遵循“分散建设、统一检索、资源共享”的原则。统一“满铁资料”数据库的建库标准和服务功能要求,构建统一的公共检索平台,鼓励“满铁资料”重点收藏单位积极参加“满铁资料数据库”的建设,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满铁资料”子数据库。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0月28日颁布实施的《文物保护法》将原法“私人收藏文物”更名为“民间收藏文物”,并由原来的3条增加到10条。新《文物保护法》对民间收藏文物诸条款的规定,一方面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所面临的新情况,另一方面在管理制度和政策上有利于实行适度开放的政策,从而达到规范市场,使民间收藏文物有序流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历年来广州出土的汉代以前文字资料已有相当规模,以文字载体分有铜器铭文、石刻文字、陶器文字、玺印文字、简牍文字等,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重要的学术价值,学术界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发表。然而这些资料散见于各种书刊,迄今无人系统整理过。文章综述散见于各种书刊的广州地区出土的战国秦汉文字资料,并对这些珍贵出土文献在文字学、语言学、文献学、历史学和文化学等方面的价值有所阐发。  相似文献   

16.
在正确看待六朝历史地位的前提下 ,以广泛利用文物考古资料、大力发掘文献资料为基础 ,以“专”而能“通”的个人与学科素质 ,力求宏观、微观兼备地研究六朝历史 ,当能弥补既往的不足 ,开拓今后的局面 ,当能建立起对六朝历史更深透、更清晰的立体认识 ,而不致流于浅薄。  相似文献   

17.
在藏民族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由于藏传佛教的发展,形成以寺院为主体的地区政治、文化中心。体现民族悠久文化的文物,历来被各个寺院所重视。特别是对宗教文物的搜集和珍藏,更成为各个寺院的传统习俗。著名的卓尼禅定寺,曾积累和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虽经数次兴衰,多有散失,但现存文物仍较丰富,其中不乏珍稀藏品,这对于研究藏传佛教文化及藏族历史都有着重要的价值。笔者对禅定寺其中一些文物曾考查过,现结合史料记载,对这些文物的名称、产生渊源、历史价值等作一些考证。限于个人水平,加之史料记载中佛教色彩很浓,难免有不妥之处,祈请同仁斧心。  相似文献   

18.
齐地语言简论(之二)张英基齐地语言历史悠久。从齐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层出土的大量文物看,齐地的文字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但文字的历史充其量也不过几千年,而在文字诞生以前,很早就已有了有声语言的存在。“夫声之来也,与天地同始。未有文字之前,先是有声,依...  相似文献   

19.
2007年秋,我们参加“延安儿女联谊会”寻访团回访延安,临行前我们对父母张协和与姚毅夫妇遗存的延安时期历史资料、实物等进行了清理。这些史料,能让人们更具体地了解到延安军民真实的工作、学习与生存状态,同时也是研究边区发展史和延安革命文物修复与重建的珍贵原始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新文物保护法的制度创新,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制度、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制度、馆藏文物管理制度、民间收藏管理制度等。同时,还论述了新法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立法建议,如“文物”概念的立法完善、保护文物“原真性”原则的立法完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