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伏羲以个人的卓越功德,不只代表着一个强盛的氏族,而是代表着华夏文明的开启时代。不论是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开端的伏羲八卦,还是作为中华民族性格基因的伏羲"盛德大业"的人生目的论,都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弘扬伏羲文化精神,无疑会对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怀、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伏羲氏既是中国古史系统中原始渔猎时代的一位英雄,也是中华统一文化的缔造者。有关其传说和文化创造活动对于促进海外华人的民族认同具有独特的价值: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文化",这种本源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伏羲文化中的龙图腾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象征;伏羲文化是一种"和"文化,其融合性能很好地阐释海外华人心中的民族情结和中国理念。深入研究伏羲文化中的统一思想,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 ,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既是中华民族浩瀚的精神财富 ,又是取之不尽的物质财富。本世纪全球文化商机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为伏羲文化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甘肃应该用市场经济的观点 ,寻找伏羲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的联系 ,充分认识伏羲文化资源 ,促进伏羲文化产业化。 相似文献
4.
伏羲依据河图洛书而画成八卦,形成中国最早的文字形式,并引发汉字的发明,最早的一批汉字应是族徽文字.从文献记载看,无论是伏羲画八卦、造书契,还是仓颉造字,都发生于中原地区.从考古发现看,中国四方远古文化在中原地区不断交汇、融合、发展、升华,首先在中原地区形成汉字体系,放射出中华文明的第一线曙光. 相似文献
5.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名号的同音异写,说明其人其事在文字产生之前早就在人们口头流传;而同音异释,是后世学者根据异写文字的考释.伏羲的出生地,相关文献最支持的说法是甘肃天水及其周边较大的地理区域.伏羲所处的时代,应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渔猎时代向畜牧时代过渡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6.
伏羲事迹及其文化创造活动生成于先秦,秦汉魏晋时期得到扩充,至唐宋时期定型.考察其事迹及其文化创造活动,伏羲与女娲在中国古史系统中,既是创世英雄,又是华夏始祖,而且是华夏文明的奠基者.伏羲及其文化创造活动正反映了中国远古新石器时代中期渔猎畜牧向农耕过渡的文明肇启时代.由此而形成的伏羲文化,内涵丰富,渗透于中华文化的许多层面和领域.它既是中华本源文化,又是民族文化的源头和哲学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的宝库,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神话传说往往是一个民族原始文化的活水源头,凝聚着民族文化命运的种种积淀。因此,破译了神话传说符号,也就揭示了民族精神的真谛和传统文化的原生面貌。伏羲既在中国古史传说系统中位居“三皇”之首,又是原始渔猎时代的一位文化英雄,有关他的传说和文化创造活动,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发与形成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伏羲氏族的标志——龙腾图,经过复合、演化而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象征;传说中伏羲创立的八卦符号,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文化意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源泉;八卦占卜等则构成中国古代神秘文化的宝库。同时,伏羲神话传说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象征性、民族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的鲜明特点。在中华传统文化演进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伏羲传说是孕育民族精神、塑造国民性格、开发民族智慧的“元素”和动力,发挥着纽带作用和规范功能。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对文明起源标准的讨论探讨有一个明显不足,就是忽视了中国古典学术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从孔子开始,中国古代学者就不断对文明起源进行探讨,其探讨方式主要是通过揭示远古圣王的历史贡献来进行的。先秦两汉古籍中对古代圣王历史贡献的记载重复交错,反映了当时学人对人类初始文明的认识。《周易·系辞》是现存典籍中第一次对伏羲的历史贡献进行的系统归纳。此后,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唐司马贞《三皇本纪》、南宋罗泌《路史》、清马《绎史》分别是不同时期伏羲文化研究的代表性著作。20世纪的伏羲文化研究也有其鲜明特点。将伏羲文化研究与中华民族精神的探讨结合起来,是相关问题未来研究的趋向。 相似文献
9.
伏羲文化精神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阶段,存在着中华文明肇启的伏羲时代.伏羲以个人的卓越事功,不只代表着一个强盛的氏族,而是代表着华夏文明的开启时代.不论是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开端的伏羲八卦,还是作为中华民族性格基因的伏羲"盛德大业"的人生目的论,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形态,自然有其极高的文化价值.如果说"画八卦"创立了符号系统,成为华夏文明的源头,代表认识论与知识论体系,那么"盛德大业"是实践论与人生价值的高度统一.弘扬伏羲文化精神,就是对文明和进步的礼赞,对劳动和创造的肯定,对无私奉献者的感恩,这与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富强和谐国家的时代精神是相一致的,无疑会对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怀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明的演进中,在距今约一万年至六千年的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阶段,存在着肇启华夏文明的伏羲时代.经过数千年的承传绵延,伏羲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具有奠基性与根源性、创造性与开拓性、包容性与象征性及民俗性等特点.弘扬伏羲文化,要有辩证眼光和大文化的宏观视野,不能拘泥于一人一事的考据,非要找出所谓的历史“依据”.根植于中华民族心灵和生活中的“人文始祖”及其精神,代有兴发,不绝如缕,就是难以改变的历史依据.在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弘扬伏羲文化有利于培育中国精神,有利于凝聚中国力量,有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相似文献
11.
论中原武术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是一种纯粹的民间文化形态,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和浓郁的地域特色。中原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盛行尚武之风,又是古代行气术的重要发源地,为内外兼修、形神合一的中国武术准备了合适的土壤。少林武术源于嵩山少林寺,少林拳系涵盖了北方的大部分拳种,并对其他诸大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太极拳源于博爱千载寺,为唐村李氏和陈家沟陈氏所共创,最能体现中国人的智慧和处世之道,使中国武术步入更高的文化境界。形意拳源于山西,传入河南后发展为河南派形意,并衍化出洛阳、南阳两支。苌家拳源于汜水,为苌乃周所创。拳派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竞争,特别是地域文化之间的竞争,太极拳以其文化上的优势而后来居上。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中原文化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的大会发言和专家学者所提交的论文,就其内容进行了分类总结.其中对中原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中原文化的内容及其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以及中原文化与现代化等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核心,中原文化对楚文化影响至深。无论是从器物层面,还是从制度、精神文化层面看,中原文化都是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楚文化的流变。 相似文献
14.
王勇强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4-86
深入挖掘、有效地开发利用中原文化资源,是提高河南省旅游产品品位、促进旅游经济上层次的重要措施。要认真对文化资源和旅游市场需求进行研究,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形象化、愉悦化、生活化和商业化上下功夫,同时注重保护、宣传、创新和品牌打造。 相似文献
15.
中原地区位居"天下之中",因地貌因素的作用在微观地理空间结构方面所形成的"十"字形结构.对历史时期中原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区位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所有的中心城市中,除了两汉时期的宛以外,其他全部分布在中原地区的空间结构纵线与结构横线上,并且距离两者的交点不远.这是因为两条结构线的交点及其附近地区,不仅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优势.而且与历史时期中原地区水运网络的中枢点相契合,同时也是中原地区交通区位纵线和横线相交的交点所在. 相似文献
16.
敦煌曲子词与中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曲子词自发现以来,学术界多注意它与西北地域文化的关系,而且从方音、方言的角度去证实它为西北本土作品,较为忽略其中保存的中原作品,也忽略了它与中原文化的复杂关系。今存敦煌曲子词写本中既有唐昭宗李晔与李嗣周、韩建君臣的唱和之作,还有花间词人温庭筠和欧阳炯的作品。《云谣集杂曲子三十首》所反映的内容、描述的情境和刻画的形象都可说明它们是中原文人的词作。敦煌曲子词所用词调四十五个,其中三十八个即为盛唐京都教坊习用的曲名。敦煌曲子词很大部分的词调来自中原的事实,更有力的说明了这唐五代早期的新体音乐文学形式——曲子词绝非敦煌的特产。敦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机缘,使中原的新体文学形式即词调在此与河西本土、西域、中亚、印度音乐文化的结合,创造了新的文化因子。此种文化现象表明敦煌曲子词所代表的河西地区燕乐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敦煌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西陲的神奇沃土,它不仅始终保持了中原文化的主导地位,也保持了与中原文化的同步发展。敦煌曲子词中的中原作品,不仅是以罕见的写本出现,而且绝大部分是现中原不存有的早期词作,因此可谓弥足珍贵,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一种文化成为历史、成为传统的时候,它的物质层面渐渐地消失了,而精神层面则独立于政治、经济之外,以观念形态出现,支配人们的思想行为,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充实而系统化。中原历史文化是一种精神内涵,它主要起到的是精神激励作用,这是中原崛起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讲究礼义道德的中原文化具有起源性、泛政治化、弹性强的特征,影响着民间宗教的传播.愚昧、封闭、落后是民国初期中原文化衍变的重要特点,也是民间宗教广为传播的温床. 相似文献
19.
构建中原经济区,需要统筹协调的城乡体系予以支撑.中原经济区城乡支撑体系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为框架.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本途径,以县域经济为基础.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优化中原城市群布局、构建并完善五级城乡体系,放手扩权搞活县域经济,将为中原经济区的顺利建设和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