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街道层面搭建家庭综合月匣务中心平台,由专业社工面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家庭综合服务,促进家庭和社区和谐,建设幸福广州,目前已成为广州市社会管理服务改革创新的一大亮点。2010年,广州已在全市启动20条街道试点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人员配备是20名,并要求其中70%是专业社工。  相似文献   

2.
截至2012年8月,广州市已全面完成每个街道至少建成1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任务,同时,部分镇已建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目前,广州市共有150个街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业运营,2012年市、区两级财政总投入达28t亿元。中山市也已实现镇区社工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专业社工全面介入城市社区、村改居社区、农村社区等不同类型社区的社会工作。到2012年底,佛山市顺德区10个镇(街道)也已实现每镇(街道)均建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或社工服务站点,逐步让社工服务覆盖到全部村(社区)。深圳2012年投入1亿元资金,已建成200余个社区服务中心。在东莞,2012年,政府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纳入为民“十件实事”,市财政设立了405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资助25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力争到2015年实现全市一半以上的社区(村)都建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目标。目前东莞已有50多个市级试点。  相似文献   

3.
8月5日,广州老人院举办了第二届“社工节”。记者了解到,明年,广州131个街道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将全部试点引进政府购买服务的社工项目。民政部门预计,明年广州将需要8000~10000名社工,缺口将达6000人以上。  相似文献   

4.
2月16日,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召开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洽谈会。海珠区18条街道和39家慕名而来的社工机构“面对面”展开洽谈。今年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模式,将在海珠全区18个街道全面铺开。根据广州市的要求,今年全市每个街道都将建立一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的主要“软件”就是社工。他们将主要针对社区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开展服务,为社区家庭提供纠纷调解等服务。  相似文献   

5.
在广州,由于目前学校并未专门配备学校社工,政府也尚未专门出台政策要求为学校配备专业社工,所以,目前学校社工服务工作主要由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青少年领域的社工开展.青少年领域社工的服务对象包括辖区内所有学校的学生,学校性质或公立或私立,学校类别包括中小学、职中、大专院校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在进入这些学校开展服务之前,与学校的前期洽谈工作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校方是否允许社工进入学校开展服务.下面就结合笔者的经验,从四个方面来分享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如何做好入校服务前的洽谈工作.  相似文献   

6.
2010年10月,广州市率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萝岗区建立首家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联和一家”,面向社区家庭和居民群众个人提供综合性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目前,广州已有街道(镇埭庭综合服务中心150家左右。广州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实现了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城市全覆盖,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也是广州市社会工作快速发展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2012年广州市采取全面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把2011年20个试点街道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模式推及广州市所有街道,通过政府向社工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了150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并作为2012年民生十大实事之一.用大面积覆盖和全面普及的方式推动社会工作实务,取得了重大成绩,政府购买服务提升民生服务,"广州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关注.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初,我国从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建设时期过渡到重社会建设时期.广东省率先通过政府购买民办社工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推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创新,加强社会建设.广州市从2010年6月便开始推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试点,面向全体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综合、优质的社会服务.截至2012年底,广州市已有150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类似这样的社区社会服务平台,广东省其他地区也在迅速推行,虽然各地称谓不一(如深圳市称之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中山市称之为社工综合服务中心等),但社区服务内容大体相同,都是从不同区域促进广东省社区服务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近日举办的广州市老人院第二届社会工作节开幕式上,广州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透露,广州明年上半年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全市131个街道每个街道都至少建有一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0.
在当下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社区日益蜕变为一个什么都得管的“小而全”的、行政化色彩浓厚的“行政化社区”;社区服务不适应居民需求,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社区冷漠症”,尤其是城市社区和谐互助文化难以形成,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多,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迫在眉睫.为此,我国许多城市开展了以购买社工服务进社区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探索.其中,广东珠三角城市抢抓机遇,如,深圳在社区购买社工岗位服务的基础上,于2010年在龙岗区启动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开始探索购买社区社工综合服务的发展模式.同年,广州借鉴香港等地的社会工作发展经验,在街道建设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实施社工综合服务进社区的策略.2011年后,东莞、中山、佛山、惠州等地也相继开展购买社区社工综合服务的示范点建设.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中山市继之前23个镇区成立了社工综合服务中心或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后,2011年12月15日,中山市阜沙镇社工综合服务中心揭牌成立,这预示着社工服务在中山实现镇区全覆盖。  相似文献   

12.
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正阳)是深圳、东莞两地社工机构群体中的先行者之一,目前已成为一家跨地区发展的机构,截至2011年5月初,已有2家社工机构、1个阳光家庭服务中心、3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个在筹建中)、25个委托项目(含岗位中开发项目)和公益创投项目、16名专职管理人员、6个主要服务领域的152个专业岗位。  相似文献   

13.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世界!这是人们在说到关键点及其作用时常说的话。2012年6月,广州市140个左右的街道,每个街道至少建立起一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在街道层面实现了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该现象正在作为一种有效的机制,深刻改变着广州的社区管理与服务。  相似文献   

14.
社工B问:由于岗位社工活动经费都需向用人单位申请,所以社工活动计划都要经街道审批,街道希望社工的活动与街道的活动联合一起办,署名是街道;街道更倾向于开展影响力较大、覆盖人群多的大型活动,而社工一直想开展专业服务,这样的“矛盾”该如何平衡?  相似文献   

15.
去年底,G市一些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家综)改旗易帜,原来承办的社工机构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继续承接服务,导致社工人才流失,机构发展受阻,社区服务的健康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购买方与服务方在合作关系上不对等.以笔者接触的X机构为例,该机构是G市早期成立的专业社工机构之一,经历了早期项目不多、生存艰难等种种困境,但机构坚持社工专业理念和公益精神,到2011年在政府大力开展购买服务的浪潮中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先后承接了6个家综项目,社工队伍发展到近80人.而到2012年底,机构只剩下2个家综项目,社工队伍萎缩到40人,社工流失率达到30%.  相似文献   

16.
广州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引人注目: 1.党政一把手高度重视。2007~2008年,广州首批社会工作试点区荔湾区和海珠区开展11个专项,2009年广州启动33个专项扩大试点范围,社会工作服务在基层社区帮助弱势群体、化解社区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协调社会关系、舒缓心理压力、整合社会资源、提供社会支持、建设幸福社区的功能和效果日益显现,逐步进入主要领导视野,并于2011年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形式纳入社会管理改革创新这—工作主流框架,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各方面有保障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7.
10月18日,广东省中山市首家社工综合服务中心在港口镇正式挂牌成立,该中心将为港口镇内居民提供青少年、长者、家庭服务。中心占地400平方米,设有偶到服务区、服务等候区、多功能室、小组活动室、家庭辅导室、个案室、创意坊等,为镇内居民提供咨询和青少年、长者和家庭服务。中心由港口镇政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项目交给专业社工机构运营。  相似文献   

18.
广州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家综”)服务第三年,每个家综都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这几年专业服务应该为社区沉淀什么?哪些属于专业服务的社会影响力?社区专业服务应该给社区带来什么、留下什么?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深圳开始推行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社区社工岗位化运作得以推行,主要采取派驻社工的方式。2011年,深圳开始大力发展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如何处理和定位好社区岗位社工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关系,让社区社工服务发挥最大的效能?深圳社工界在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一年多以前,我在广州认识了好几个社工机构的总干事,他们对社会工作在广州的发展满怀热情与希望。早在去年4月,广州就提出2012年全市所有街镇都要开设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那时,每个总千事都雄心勃勃,决心好好把握这个黄金机遇,把自己的机构发展起来,多拿几间中心来做。而最近与这些总干事碰头,他们却忧心忡忡,眉头紧锁。深谈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