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广州基督教女青年会(YWCA)有着悠久的社会服务传统。我3年前到YWCA实习时,所接受的第一份任务就是协助机构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当时共承接了三户老人,他们均未被列入政府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的范围。我们经过评估,最终决定通过机构的力量为这三户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2.
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我省(编者注,陕西省),目前有近400万老人,其中八成生活在农村。从扶风、千阳等地的调查看,农村老人养老问题异常严峻,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很突出,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是因为儿女不孝所致。专家呼吁,应该尽快建立农村老人社会助养体系。  相似文献   

3.
“空巢”老人的孤寂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日趋凸显出来。孤寂感对“空巢”老人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在分析了“空巢”老人孤寂产生的原因及对其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空巢”老人孤寂感的对策,以期能帮助“空巢”老人减少孤独寂寞感,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  相似文献   

4.
王瀛 《当代老年》2010,(5):30-31
一群退休老人,在家里,他(她)们是爷爷奶奶,退休前,他们是行政职员、教师、绿化工人、司机、自由职业者……他们中大多数人从来没有接触过乐器。缘于一份对于音乐的热爱,他们聚在一起,从零开始学习。  相似文献   

5.
社工可以充当老人颐养院、老人与老人家庭之间的“润滑剂”,通过个案、访谈、动员老人的社会资源等方式,给予老人心理、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服务与协助,让他们在药水弥漫的医院、养老机构里面嗅到温馨的人文关怀气息,从而能够安心地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中部分老人由于高龄、患病、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独身一人等原因,生活出现贫困化趋势,是老人中“弱中弱”老人。他们生活在社区、居住在社区,社区扶助功能的强弱对困难老人的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关注困难老人的需求,探索切实可行的帮扶途径,把困难老人帮扶对策纳入地区总体发展规划当中,是建设和谐社区,共享发展成果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中,以社区为中心,养老服务由以社区为依托的各种社会力量来提供的一种养老模式。它是介于老人家庭照顾和老人社会机构照顾之间的一种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的老人照顾方式,由正规服务、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网络,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帮助和支援,使他们能在其熟悉的社区环境下维持自己的生活,避免不必要的住院或隔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那些日常生活能够自理或部分能够自理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校老龄化进程紧随社会老龄化进程一起飞速前进,各种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老人进入高龄期(80岁及以上),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很多以前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开始浮现。通过走访调查,我们总结了高校尤其是建校时间长的高校高龄老人所处的情况和表现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老人一生历经数十年的风霜岁月,饱尝人生的酸甜苦辣,各自有不同应付现实社会的想法,他们对社会的各种问题,必然也有很多反应、想法,甚至对于如何安度晚年,也有他们的需要与排斥。老人应在晚年做好“五要”与“五不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
《老龄问题研究》2008,(1):25-30
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外转移,农村家庭结构逐步由“核心化”家庭向“空心化”家庭转变。这种“空心化”家庭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留守家庭”。其主要特征是子女都外出打工,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有的则把孩子也带到外地去,家里只留下老人看守,这种家庭也称之为“空巢家庭”。而留在家里的老人、儿童被称其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据了解,“留守儿童”的“三缺”问题(即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已引起政府重视,但“留守老人”问题却尚未引起应有的关注。究竟“留守老人”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政府及社会给予哪些关心和帮助呢?为了寻找这个答案,本课题组在对全市作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重点调查了平和县秀峰乡福塘村和坪土回村。调查方式主要采取进村入户的问卷调查和召开有村“两委”领导、老年协会领导、学校老师和留守老人代表参加的座谈会。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留守老人”负担很重,他们不仅自己生活无人照顾,有的还要为子女照看孩子,甚至有的还要耕种责任田。这种新情况所引发的一系列新问题,不仅关系到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而且关系到孩子的教育保障问题,涉及到家庭稳定与社会稳定。因此,我们建议,从现在开始,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应关注农村“留守老人”。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资阳市有这样一群退休老人,他们最大者75岁,最小者51岁。他们年轻时曾是公务员、教师、工人、农民、个体户,身份各异。他们出门随身两件宝:一是一辆自行车、二是一件背包。他们快乐一起10余年,足迹遍及祖国10余省(市),行程15万多公里。  相似文献   

12.
变媖 《当代老年》2008,(1):26-26
参加工作以后,我便开始给父母买礼物了。以往父母过生日或是其他什么节日时,我和两个姐姐基本上都是给他们买衣服。两位老人节俭了大半辈子,为了供三个大学生,一直连件像样的衣服也不舍得买,如今我和两个姐姐都挣钱了,于是逢年过节,或者是他们的生日,总是换着样给他们买新衣服,几年下来,他们的新衣服可就“饱和”了。你想啊,春节、母(父)亲节、老人节、再加上两个老人的生日,等等,这一一年到头,每个老人至少收到三个女儿的十几件衣服,以至于如今我们一提给他们买衣服的事,他们就急,说衣服已经穿不了,再买就“添乱”了!想想也是,两位老人退休在家,一不外出,二不应酬,衣柜里的衣服也真够他们穿几年的了。  相似文献   

13.
江苏靖江有些老人在外地工作退休后回到了故乡,按照国家政策每月领取养老金,原单位为防止养老金被冒领,要求他们须不定期证明“自己还活着”,原先要求他们拍“个性”照片寄回单位,今年更是要他们到当地公证处“开证明”。(12月7日《扬子晚报》)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为了扩大老年人法律援助的受益面,上海市老年基金会闵行区分会动员社会力量,建立闵行区法律援助老年基金。基金建立后,凡具有闵行区户籍的60周岁以上老人向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将不再受市有关老年人获得法律援助必须符合经济困难等硬性条件的限制,这为闵行老人维权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上海明泉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与闵行区分会签署了两个三年资助协议(2011年-2016年),资助总金额达120万元,全部用于闵行老人法律援助工作。  相似文献   

15.
全社会都来关注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刊登几篇关于老年失能和长期护理的文章,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失能老人又称残疾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或依赖老人。主要是指生活起居等不能自理,需要别人照料护理才能生存下来的老人。当然,老人的失能和依赖的程度有别,但通常指的是需要长期照料护理(以下简称照护)的老人而言。我国虽已进入老龄社会,但对此认识还不深刻。一是我国过去人均寿命不长,失能老人为数不多,存活时间不长,不易想到会是长期;但今天情况已  相似文献   

16.
据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空巢老年人口数量今年将突破一亿人大关。冬季采了,人们的户外活动减少,老人们在一起聊天、运动、游玩、下棋的机会越采越少,而他们的子女又不在身边,很多老人会感觉到孤独,渴望得到陪伴。如何让近一亿老人都得到陪伴与呵护呢?实际上,中国很多机构、个人等都在探索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社会学家帕累托(V.Pareto),还是米歇尔斯(R.Michels),他们提出的精英理论都认为,不管是在自由民主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精英在一个社会组织机构内,只要有机可乘,便会想尽办法谋取更多的资源和财富。在他们的笔下,精英(elite)可不是个好词。精英主义(elitism)就更是“斯为下矣”。  相似文献   

18.
文化宫     
《老年人》2003,(3):48-49,25
漫画祖孙俩⊙崔玉滨同吃又同饮藏吃的家中要来客人脑筋急转弯1.飞机没油了,最先掉下来的是什么?2.什么海里没有一滴水?什么河里也没有水?3.哭和笑有什么共同之处?4.什么东西早产孕妇不慎跌了一跤,引起早产。因缺奶水,丈夫赶紧跑到商店买奶粉。一看生产日期是2003年6月,他情不自禁地大喊:“怎么又是早产!”(黄良群)悄悄话剧院在演戏,一位老人后面坐着一对情侣,他们旁若无人地大声说笑,弄得老人听不清演员的对白。老人很生气,转过头向他们瞪眼,然而这对情侣依然大声说笑。老人忍无可忍,斥责道:“我一个字都听不到啦!…  相似文献   

19.
人口老龄化是困扰当今西方社会的一大问题。对于众多退休老人来说,一退休,经济收入降低,恐怕是他们面临的最实际问题。如何帮助老人安度晚年,解决他们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英美金融机构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革新,推出不动产贷款新品种——反向抵押贷款。  相似文献   

20.
樊发稼 《老年世界》2006,(16):23-23
子女对老人不孝.原因有三:(1)攀比心理。许多事实证明,越是子女多的老人,出现子女不孝的可能性越大。原因就是子女之间互相攀比。有的是比谁对老人孝顺,而有的是比谁对老人不孝。(2)依赖心理。子女多了,相互之间有某种依赖心理.也就是平时说的“踢皮球”。有人针对这一现象感叹:“一个儿子是个儿。两个儿子半个儿,三个儿子没有儿。”(3)嫌弃老人。父母老了,病也多了。在有些子女看来,老人不但不能帮助自己做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