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的真谛     
《金色年华》2007,(7):1-1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人,因为爱而纯洁而高尚而伟大。世界,因为爱,而温暖而恬静而美好。没有爱的心灵是灰暗冷酷的。没有爱的世界是阴冷错乱的。  相似文献   

2.
叹年轻     
当我们回望着自己走过的路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还太年轻,我们只是在蹉跎的岁月中走过了一个春天。这是个美丽而又浪漫的春天,是一个凛亮而又多彩的春天,是一个灿烂而又芬芳的春天.也是我们经历的童稚而又快乐的春天,它短暂而漫长,  相似文献   

3.
微笑似蓓蕾初绽,聚真诚、善良而洋溢,感人肺腑;微笑,似兰仙幽草,并温馨、浪漫而色彩,不采而佩;微笑,似火焰风姿,赋热烈、温暖而奋发,集思广益。在顺境中,微笑是对成功的嘉奖;在逆境中,微笑是对创伤的理疗;在生活中,微笑是对强者的肯定;在人性中,微笑是对自爱的认同。  相似文献   

4.
人生宛若一条缀满珠宝的项链,而童年是一颗最璀璨的宝石;记忆如同汪洋,而童年是一朵最动人的浪花;生命犹如一棵大树,而童年是一片最美丽的绿叶;岁月好似花园,而童年是一株最艳丽的鲜花。  相似文献   

5.
爱上餐桌     
条纹是精致的,它简约,延展,有序而文雅圆点是精致的,她浪漫,多变,跳跃而活泼爱,本是精致的,餐桌也是精致的,当条纹爱上圆点时,我们让餐桌精致一点,再精致一点。  相似文献   

6.
言论     
《老年世界》2014,(4):31-31
不说“或者”而说“抑或”的,那是小资;不说“也是”而说“亦是”的,那是文青;不说“悲剧”而说“杯具”的,那是网友。  相似文献   

7.
姜青 《职业》2008,(12):78-78
职业,是人们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职业也是由于社会分工而形成的具有特定性的专业和专门职责。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而职业的更替,又折射出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展开改革开放三十年职业变迁的画卷,你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大家原来熟悉的一些职业在消失、萎缩,而与此同时,又有大量的新职业出现。  相似文献   

8.
观察     
《职业》2011,(10):4-4
01 “乐退”门槛 乐退是个新名词,据说在美国已经流行了20多年,意思是早点退休,享受生活。有备而退,富足而退,健康而退,快乐而退。这是很多还在工作的人梦寐以求的,但据说乐退的标准是拥有1.1亿以上资财(市值两三千万元的房子、千万元级别的车子游艇、两三千万元的现金组成),而且45岁为最乐年龄。  相似文献   

9.
奢华有理     
葛南 《女性大世界》2005,(2):168-168
时尚是什么?时尚的标志就是奢华,自高级成衣诞生的那日起,时尚便被划分了阶级,服装是平凡的,而奢华即是不平凡。而体现其不平凡的,不是外在的绚烂与华丽,而恰恰集中在各种细节之上。  相似文献   

10.
席晓英  石拴筠 《职业》2012,(17):26-27
人文二字语出《易经》。《易经》贲卦的象辞上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是说,天生有男有女,男刚女柔,刚柔交错,这是天文,即自然;人类据此而结成一对对夫妇,又从夫妇而化成家庭,而国家,而天下,这是人文,是文化。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治国家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之时序;  相似文献   

11.
夏雨 《当代老年》2008,(4):16-17
楠: …… 决心是果断的具体体现,我俩应为我们的前途庆幸!方式虽由于“介绍”,然而“爱”仍然是由于同志关系、政治条件、工作利益、双方前途,特别是性格与品质相互印象诸复杂因素而自然促成的,而渐渐浓厚起来的。尤其是在击破困难排除波折之过程中而更会浓厚起来的!倘若“轻易”而成,当不会事后回味之深长吧?  相似文献   

12.
提起日本的历史与文化,不难想起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在日本,“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菊与刀”正好象征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设计晚年     
青春留不住,岁月不饶人。生老病死,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谁也不能例外。人到老年,往往为青春不再而伤感,为来日无多而彷徨,为失去机遇而难过,为碌碌无为而悔恨。因而叹老、怕老、不敢言老,有如风中残烛,处在惶惶不可终日之中。  相似文献   

14.
艺术的终极目的是精神的,而设计的目的是物质的,是为人们需要而设计的,透过设计与艺术的关系探讨设计美学的起源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秀丽 《老年世界》2011,(20):10-11
在赤峰市老年活动中心,老人们时而为一步棋而凝神思索,时而因抽打乒乓而大汗淋漓,时而为门球的偏向而遗憾,时而因秧歌而笑靥如花。而更令人炫目的则是在赤峰市老年大学里走出的学生们,他们脸上洋溢的“后青春”的光彩。赤峰市有市离休干部2569人,其中,盟市级98人,县处级1049人,科级1422人;副科级以上行政机关退休干部5018人。老同志们把最好的年华都献给了自己的岗位,如何让他们能够享受一个幸福的晚年,是摆在全市老干部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吕静波 《职业时空》2008,4(9):64-65
“通识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1829年,它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其目标是培养一个全面的人而不是片面的人,是培养一个通达的人而不是闭锁的人;通识教育是一种手段,通过实施通识教育而达到全人教育的目标;通识教育还是一种课程体系,它与“专门教育”相对应,是一种“全面教育”、“普遍教育”。  相似文献   

17.
燃情     
如果说Babydoll是浪漫而诗意的欲盖弥彰,那么Bra则是热辣而刺激的开门见山。所剩无几的遮盖,只为吸引;华丽的装饰,只为全力以赴地升腾欲望。  相似文献   

18.
唐宝民 《老年世界》2014,(20):24-24
提起老一辈学人,我们总是难掩崇敬之情,特别是他们渊博的学识,总是令我辈仰望,而他们之所以能拥有如此渊博的学识,是源于他们严谨的治学精神,而这种治学精神,则更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9.
青春留不住,岁月不饶人。生老病死,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谁也不能例外。人到老年,往往为青春不再而伤感,为来日不多而彷徨,为碌碌无为而悔恨。因而叹老、怕老、不敢言老,处在惶惶不可终日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戴律国 《社会学》2004,(3):61-64,F003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无不围绕人的自我实现而进行着,脱离“以人为本”,就发展而发展,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将一事无成。而人的自我实现首要的是就业,这是最基础的、最根本的前提。有了稳定的工作岗位和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