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作为与我国同处亚洲且同是多民族、多元文化、多宗教信仰的国家,新加坡在政府主导下从更新理念、健全组织、提供服务、依靠制度、打造文化等方面切入,逐步构筑起了科学的社会管理体系和格局。广州市萝岗区抓住社会管理创新机遇,与新加坡签署了中新社会事务管理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学习借鉴新加坡先进的社会管理经验,通过交流互访、项目合作等形式,进行中新知识城开发建设。笔者认为,借鉴经验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借鉴不能盲从、不能迷失,我们应立足于解决本地当前社会管理的突出问题和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创新,有的放矢地借鉴新加坡的社会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发达国家中,新加坡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在社会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国家。新加坡社会建设的成就,突出表现为三大“社会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转型期的中国处于人口问题的聚集期和凸显期,更是人口发展的关键期,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无不与人口密切相关。现阶段,社会管理框架中人口管理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愈发突出。“在社会管理框架中突出人口管理的创新”这一重大的现实主题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切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历史选择,更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在社会管理框架中客观认识人口管理的创新,确定现阶段其内涵、任务、特点和作用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把社会组织的建设与管理作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和现实载体。如何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发挥其在社会管理格局中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功能,成为当前社会建设进程中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舆论强烈诟病“收容遣送”的恶法与褒扬“自愿救助”的人性化新法之后,时隔两年,当高涨的社会情绪已经平息,当我们在街市反复遭遇那些乞讨者的熟悉面孔,当我们看到职业乞丐的新奇装束和花样繁多的“新乞讨现象”,禁不住要问:从“强制收容”到“自愿救助”真的能够跨越吗?收容遣送制度废除后留下的管理空洞应由谁来填补?社会的情绪真正能够代替理性的设计吗?在制度改革中超越现实地追求某种抽象的价值理念(如受助者的自由、自愿、尊严等),是否能够经受得住中国现实的考验?在政府和社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当下,如何解决城市流浪乞讨——这个与现代社会不和谐的现象,值得所有社会学者和管理者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2011年10月9~14日,笔者随同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的“总干事运营管理培训班”前往新加坡学习和考察社工在社会服务中的角色与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7.
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成为当下“时髦”的热议话题,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和谐社会、改善民生等相关词汇频繁出现在党的报告文件中。其实,早在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8.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三社互动”的核心 在“三社”建设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看起来与社区管理、社会组织管理体系“三分天下”,但在“三社”互动中,社工人才建设却居于更主动的地位,发挥着更多的效能,它为社区与社会组织的创新提供着强劲的人才支撑,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亮点所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作出了专门部署。“社区、社团、社工”(下称“三社”)作为社会的基础单元,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浙江嘉兴将以五个新突破为取向,进一步推动“三社”建设与互动发展,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2011年终盘点     
2011年.对于所有关心和从事社会工作事业的人来说.可以说是满载收获和希望。 这一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讲话强调.要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央视野中的“社会工作进入社会管理,并成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要素”意味着寓管理于服务的社会管理理念的践行,也标志着我国社会管理创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1.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是两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从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至今,这两个概念在各个阶段的重要文献中被使用时,其含义一直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当然,“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最终都变成了在实际工作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操作性定义。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土地狭小。、但有限的土地并没有成为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相反,通过借鉴世界城市规划发展的成功经验和自身的创新土地管理,新加坡在土地空间利用上展现了其面对住房、交通、环境、水资源利用等城市发展共同挑战问题时独特的解决方法。长期稳定的综合规划、短期局部的灵活应变和土地效益的综合考量成为新加坡土地政策的三大特征。新加坡在土地管理中对土地使用效率和社会公平兼顾的政策理念与效果,对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管理有非常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每年对“两会”的关注热点也有所变化。2012年,社会管理成为热点,而在今年社会治理接棒社会管理,成为人们继续讨论的焦点。无论提社会管理还是社会治理,都绕不开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话题。在近几年的全国“两会”和地方“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为社会工作的发展呼吁,让人们对社会工作和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又增添了更多信心。  相似文献   

14.
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是加强社会管理的基础元素,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社工队伍“三社”互动建设,对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健全社会管理格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指出,“坚持专业引领、融合发展”,“逐步用专业社会工作理念丰富社区工作理念,用专业社会工作制度创新社区管理服务制度,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加快实现社会工作与社区建设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多领域的融合发展。”社区建设是中国本土化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近年来一些地方加快社会治理创新及社会建设步伐,开展公益创投活动,发动社会组织申报并实施公益项目。  相似文献   

16.
“公共社会”是一个新近才形成的新理念。用“公共社会”的理念来审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发现,原来大学校园最接近也最适合建设成为一个“公共社会”,由此得出要建“校园公共社会”的结论。这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概念和理念。其中涉及内涵、作用、条件和特征等四个方面内容。但是,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如何建设和谁来建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建设“校园公共社会”的主力军不是一般普通学生而是学生干部的基本观点,并且还从学生干部在大学校园中的定性和定位、学生干部在建设校园公共社会中的作用和对学生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有何要求等三个角度做了适度展开。  相似文献   

17.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应该在建立现代意义上的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从由党委政府“撑船”向由党委政府“掌舵”转变上取得突破。如同市场不是万灵的一样,政府也不是万能的,政府要变以往的“政府独揽”为“多方参与”,通过公共服务的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寓社会管理于公共服务之中,使政府的社会管理体制从以行政管制为主转变到以公共服务为主。具体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2月23日,作为浙江省宁波市社会管理创新重点推进项目之一的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这也是浙江省首个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中心坚持“培育公民意识、分享公益理念、创新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的理念,按照“政府扶持、民间运作、  相似文献   

19.
当前,“社会管理创新”成为政界、学界热议的重大主题。这一主题归属于中央近几年启动的“社会建设”系统工程。社会建设是改革路线图中紧随经济主题之后的“深水区”课题。在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中,中央突出了“民生’之维,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更加普遍可获得的社会保障,在疏解社会矛盾、弥合阶层冲突、强化再分配正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处于基础保障层次的“民生”并不能够解决由于制度不完善带来的利益侵害与社会失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党中央胡锦涛总书记对全党发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本文从共青团作为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的性质定位出发,就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定位与职责;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职能作用;找准共青团组织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提高新形势下青年群众工作能力四个方面阐述了共青团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