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国时期,曹操实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和以权术相驭的用人方法,使其阵营出现了谋士如云、猛将如雨的情况;刘备知人善任以及注重情义、以情留人的用人艺术,使其在政治、军事、经济基业最弱和人才来源短缺的情况下建立了蜀汉政权;孙权虚心纳谏、厚相结纳、充分信任的用人之道,使吴国成为三国中实际存续时间最长的国家。三人的成就说明,用人之道便是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2.
正孙权,字仲谋(182年~252年),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君主。孙权能在藩镇割据的东汉末年,秉承其父兄开创的基业,不断开拓进取,最终成就霸主之业,诚如其兄孙策临死前所言:"举江东之众,与天下争霸,在战阵之间决机取胜,你不如我。但在举贤任能,使其尽心尽力,以保江东方面,  相似文献   

3.
毫无疑问,曹操、刘备、孙权是三国时期的领军人物。在群雄逐鹿的历史进程中,三人成为英雄中的英雄。天下众多的人才,先后归于三人麾下。清代史学家赵翼说,三国之主用人各有不同: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廿二史札记》卷七)赵翼之论深得历史真谛,但未能探讨曹、刘、孙用  相似文献   

4.
大帝孙权     
行健 《领导文萃》2010,(20):1-1
<正>曹操的铁骑纵横北方,官渡破袁绍,西凉胜马超,加上袁术、吕布等,已是一统中原,虎踞北方。刘备卧薪尝胆,历经磨难,也辟下了西川,夺取了荆襄,渐露锋芒。东吴孙权,十八岁继承父兄大位,他一生中自己指挥的战斗几乎没胜过,濡须一战败得丢盔弃甲,但他在位的五十余年中,吴国遇险而不灭,日益昌盛。他的功业,并不逊色于曹操和刘备。  相似文献   

5.
从管理学角度看,魏蜀吴三国都不是赢家,蜀国、吴国被兼并,魏国则是职业经理人夺了股东的权。曹操手下人才最多,谋士如云,战将如雨。曹操用人诈而多疑,借黄祖之手杀祢衡,足见其诈,杀杨修则显示了喜欢弄权的帝王心术。他最大的毛病,是该防的人没有防住,后来还是让司马氏夺了权——曹操、曹丕、曹睿祖孙三代都没有防住司马氏。看上去,刘备最厚道,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对关、张、赵情深义重。罗贯中无疑对刘备多有偏爱。诸葛之智,关羽之义,赵云之忠都写得浓墨重彩,可还是让人感觉蜀国的风气不正。比如,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几乎把管理权都交给了这…  相似文献   

6.
黄忠晶 《领导文萃》2009,(7):110-113
公孙渊向孙权称臣投降,孙权决定派大臣张弥、许晏率领一万人马以及大批珍宝物资渡海去辽东封赏公孙渊。张昭得知后上书劝谏道:“公孙渊背叛魏国投降,远来求援,不是本意。即使他现在愿意投降,如果到时候改变主意,打算在魏国那里表白自己,必定会把两位使者扣下,这样不就让我们被天下人取笑吗?”  相似文献   

7.
李伟 《领导文萃》2011,(1):40-44
"私营企业"建安五年四月四日,孙策受重伤去世。死前把家族基业传给了二弟孙权,并说下了那段著名的遗训:"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说“用人要疑,疑人要用”,并不是怀凝干部员工,而是以制度的形式,对所有人进行监督,对权力进行监督,防止人们变质。  相似文献   

9.
赵炎 《领导文萃》2014,(7):41-44
<正>什么叫备胎?就是挂在汽车某个不显眼的地方。大多时候,它会默默待在那里等机会,比如有个倒霉的轮子出事了,它就开始展示生命亮度了。人这一辈子,均难逃被备胎的命运——孙权都称帝了,还是有很多人把他当备胎。辛弃疾有词曰:"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而曹操根本不让孙权参与"调胎"。原因很清楚,在曹操的心目中,孙权被备胎了,与原胎要求不符,辈分小(没经过历练,存在  相似文献   

10.
《决策》2010,(7):53-53
孙权最重要的军事统帅是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最重要的文臣大员是张昭和顾雍。张昭是孙权的忠臣、重臣和大功臣,然而,晚景却不是夕阳无限好,在凄凉和冷落中度过。  相似文献   

11.
马玉杰 《管理与财富》2008,(10):37-37,32
传统的用人观强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一原则有积极的一面,可以增强下属的主动性和信任感,但单纯强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会导致用人的片面性。“用人当疑,疑人当用”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反映了现实社会的需要,是现代领导者应当建立的用人新理念。它的核心在于监督管理,要树立“科学用人,依法监督”的理念,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12.
选用干部是各级党委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我们经常讲,改革、发展、执政党的党风等等都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我看干部问题同样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干部用不好,各级领导班子配不好,党的事业就不能成功。因此,选任干部一定要坚持“四化”方针,坚持正确的导向,要讲党性,讲原则。  相似文献   

13.
唐浩明 《决策》2008,(8):58-59
曾国藩有两句话说得非常好,他说对待部属要“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就是对部下好的方面,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去表扬;他若有做的不对的地方,要悄悄地在一个个别的地方,去批评他、规劝他。  相似文献   

14.
领导策略是领导艺术的灵魂。如何正确运用领导策略,营造良好的领导生态,是现代领导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用人的建议     
毛人 《领导文萃》2006,(4):47-49
妒忌心强的人不堪重任普通人难免妒忌别人,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能说妒忌一定就是消极的。有时候,这种妒忌可以直接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如果妒忌心太强,容易产生怨恨,觉得他人是自己进步的障碍,往往会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因此,妒忌心太强的人不能委以重任。目光远大的人能谋大事如果领导者是目光远大的人,对公司的发展有明确的定位,并且需要助手,那么,选用目光远大的人才,就是公司的理想选择。一个能共谋大事的合作者,往往能在某些重大问题上,提出不凡的见解。这种人才,是领导者的“宰相”和“谋士”,而不仅仅是助手。瞻前顾后的人能担重任…  相似文献   

16.
正确地选人用人对基层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推进工作创新,增强干部队伍活力,促进新农村建设。本文就基层组织选人用人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改善村干部待遇、改进大学生“村官”制度、加强培训工作及推进选举透明度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下君尽己之力,中君尽人之能,上君尽人之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最核心的是如何做到尽人之智,“让天下英雄尽入彀中。”这就要求领导者具备相应的驭人与识人之术。  相似文献   

18.
《领导文萃》2010,(9):127-127
不入流的老板对经理又骂又防,把他们当傻瓜看;四流的老板把经理当短工用.用一天算一天;三流的老板把经理当班组长用,再好的经理最后也成了班组长;  相似文献   

19.
刘建明 《决策》2010,(4):86-87
广招人才,目的还是为了使用。要善于在了解其才能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其潜能,用其所长,给人才提供一个最大限度发挥才能的环境和平台,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效应,这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在大部分读者眼里,秦始皇的性格只有一面:刚愎暴戾,野蛮冲动,多疑猜忌,冷血无情。《史记》中曾这样评价他:始皇之为人,刚戾自用。兼并天下之后,志得意满,以为自古及今,无人可比。丞相以下诸大臣,都是唯唯承命,一切都决策于上。皇帝喜欢用严刑峻法来杀人立威,天下人于是谨小慎微,明哲保身而已,不敢尽忠竭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