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7月以来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战后高速发展的东亚经济造成沉重打击。现在,危机最困难段基本已经渡过,但留给人们的教训十分深刻,引起人们议论和争论的问题也不少。如何正确认识这次危机产生的原因?如何正确评价“东亚模式”?如何从危机得到启示,使东亚经济再度辉煌?这些都是常前十分重要的问题。制和经济运行方式,被广泛介绍和推广,为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所借鉴、突然爆发的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造成极大震动。人们在惊悸之余,对“东亚奇迹”和“东亚模式”产生疑。有人甚至全盘否定“东亚模式”,认为“东亚模式”已经…  相似文献   

2.
最近,企业或政府爆出的危机事件层出不穷,如何防范危机?如何应对危机?关键点传播集团在危机公关和危机应对方面一直进行深入研究,关键点董事长游昌乔首创“危机公关5S原则”,有人称其为“危机公关第一人”。近日,关于危机管理以及微博时代的危机应对,游昌乔与本刊记者分享了他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外部危机冲击与增长模式转型:基于转型国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波及发达国家,也引发了转型国家的严重“感冒”症状,其病因既有外部“风寒”因素,但更多还是源于转型与成长中的内在“病灶”。因此,剖析金融危机对转型国家经济的传导机制及内在根源,有助于新兴转型国家寻找有效应对危机冲击,实现持续追赶发展。  相似文献   

4.
“前苏联奇迹”与前苏联“经济大崩溃”,“亚洲奇迹”与“亚洲金融风暴”,“美元霸权”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这些看似不同的经济现象背后反映的共同规律对后危机时期处于发展中的中国经济如何练好“内功”提供了前车之鉴,而全球性金融危机预示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又对后危机时期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中国借助“外力”提供了契机。既要遵循共同规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又要利用改革契机,争取公平环境,这是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认真做好的“对内”、“对外”两门功课。  相似文献   

5.
黄晓林 《社区》2009,(2):56-57
新年到了,新的生活也可以开始了。有人说有什么新生活?“金融危机”搞得股票跌了,房市降了,荷包瘪了,不敢花钱了,怎么开始新生活啊?我说这就是新生活的开始,说不定还要感谢这次“金融危机”呢!可是有人又说,电视、报纸怎么没有这样的说法,我看似玩笑却很认真地告诉他,这样的说法也只有在我这里才能听到。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亚洲各国金融危机现象的深入分析,论述了亚洲各国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经验不足,金融鉴管不利,对国际金融炒家阻击不力,使此次金融危机成为可能;国际金融炒家“落井下石”,有预谋的市场打压,是导致此次危机的直接原因,国际金融炒家,诸如乔治·索罗斯之流,是此次金融危机的“真凶”  相似文献   

7.
国际     
欧偾危机快结束了吗? “欧债危机快结束了?”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否”。但法国总统奥朗德却回答“是”。欧盟峰会召开前夕,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欧元区崩溃”这个最坏的假设已经成为过去,“欧元区离摆脱危机不远了”。此番表态,与其说是“下结论”,倒不如说是“表希望”。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对全球以及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还无法作出精确的预测,我们应怎样认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并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去应对?就此问题,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后强教授在《看清金融危机实质 把握重大治理原则》一文中综合分析了学术界对金融危机的各种看法。  相似文献   

9.
危机从来不会因为你害怕就不来,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会经历至少一次经济危机。那么,当危机来临时,我们该怎么办?听听他们的故事,他们分别经历过日本“失去的十年”,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美国二战后最大的经济危机,互联网泡沫以及因为个人失误带来的危机。你也许能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0.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IMF有必要转变职能,充当“危机防范者”、“危机贷款人”和“危机管理者”的角色.化解冲击.稳定国际金融体系.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制。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与东亚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 ,也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题域。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来观照东亚金融危机 ,可以看出东亚金融危机实质上既是全球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危机、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分工体系的危机、是全球化过程中世界经济潜在危机的大爆发 ;也是东亚模式本身缺陷的危机、有关国家政策失误的危机、是一种发展危机。东亚金融危机使东亚国家遭受沉重打击 ,但不能借此否定“东亚发展模式”和“东亚奇迹”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就业VS.危机     
师至洁 《21世纪》2009,(1):6-10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范围内的就业危机,在不同地域间迅速蔓延,“生存”已经压得更多的求职者喘不过气来,包括从海外学成归来的“海归”们——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下公关如何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炯 《国际公关》2009,(2):89-90
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对国内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深入。金融危机改变了一切,为了应对危机.企业调整营销预算,以广告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传媒业也随之出现转变.而与两者关系密切的公共关系行业为适应当前市场环境,应该如何调整?这成为金融危机下公关公司需要深刻思考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蝴蝶效应”与东南亚金融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突然性、灾难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免危机的再度爆发 ,首要一点就是要研究危机产生的原因。借助于混沌理论中的“蝴蝶效应” ,比较金融危机的产生过程 ,可使我们对危机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清敏 《人力资本》2008,(12):36-38
一般来说,员工想要辞工的时候,可以没有任何理由,仅凭“个人原因“就可以在一个月后拍拍屁股走人;但是企业想要解雇员工的时候,可不可以“无理由”呢?是不是可以动辄以金融危机为借口实施“经济性裁员”呢?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有其深刻原因:九十年代初“泡沫经济”埋下了祸种;东南亚金融危机推波助澜;传统金融体制框架疲劳,改革力度不够等。鉴于日本金融危机已渐近谷底,加之日本政府为重振日本金融已采取了重大举措,凭籍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产业技术优势,相信日本将在二十一世纪初摆脱这场危机  相似文献   

17.
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波,虽然没有导致我国的金融危机,但我国政府采取的维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政策,使我们分摊了此次危机的重大成本,目前我们正在消化这些巨大成本。我们避免了金融危机,但却在国外发生金融危机的同时遇到了罕见的“通货紧缩”和“需求不足”。1998—1999年,我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激进的经济政策,以刺激国内需求。……  相似文献   

18.
王雯 《今日南国》2009,(2):11-12
尽管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发展,仍然是今年广西“两会”的热烈话题。 新的一年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广西如何应对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努力克服种种困难,科学发展、再攀高峰?自治区主席马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信心比黄金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中新  张宗 《金陵瞭望》2010,(7):23-24
2010年3月,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在经济复苏的“后危机”时代,本次两会将会有哪些热点议题?中国又将如何面对全新挑战,站在崭新起点,精心谋划未来?  相似文献   

20.
根据Minsky理论,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和信用体系的脆弱性是造成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都是Minsky理论的典型例证。在Minsky理论的视角下,对这两次危机的发生过程及其中的数据图表进行实证分析,足见Minsky“关于金融体系脆弱性”假说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一样具有周期性,金融危机可以推迟,但无法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