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戴锡琦 《云梦学刊》2000,(5):8-9,,21,
屈原《九歌》以“九”作题名,以“九”作歌节名,以南楚巫乐的九大神曲构筑《九歌》的整体篇章,塑造了南楚九大神灵形象,其哲学内涵皆出于《周易》  相似文献   

2.
3.
4.
《小二黑结婚》确系赵树理婚恋小说优秀之作,但非最杰出的作品。稍后的《登记》无论是题材的典型,情节的真实必 或是结构的精美性,人物的丰满性,以及反映生活的深广性较之《小二黑结婚》均有实质性的超越,蓁我赵树理婚恋小说的顶峰之作。  相似文献   

5.
6.
7.
8.
李亚明 《云梦学刊》2000,21(2):87-88
包遵信先生刊于《文史》第五和第六辑上的《读荀子札记》(上)、(下)文章中,对于《非相》、《非十二子》、《儒效》、《君道》、《大略》篇中的训诂与句读有多处可疑略作辨析,以供商椎。  相似文献   

9.
《雪国》是川端康成最为成功的作品,它标志着川端康成的创作已达到了成熟的阶段。川端康成的作品始终笼罩着一种感伤与非衰的情调,把悲与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川端康成认为人的存在是一种徒劳,他一方面追求人性的美,一方面又地其失云信心。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以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为衡量标准的婚姻是不幸福的,只有情趣相投、思想相通、真诚自然才是建立美满婚姻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12.
《岭·格萨尔王传》这部藏族英雄史诗,被西方学者誉为“东方的《伊利亚特》”,它深刻地反映出藏族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奋发崛起的民族精神。其基本传播方式有两种:一是靠民;司艺人口头传唱;二是靠手抄本与木刻本保存和传播。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是前一种。这种集“诗、歌、表”为一体的说唱表演艺术形式区别于纯文学性的诗体.采用散文与诗歌相结合的“散韵合体”。散文部分介绍故事的背景、情节、内容;韵文部分则以长篇抒发人物感情、对白等,比重大于散文部分,是史诗的主要部分。其中音乐又是它的核心部分、是灵魂。广大藏区地…  相似文献   

13.
14.
意境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张若虚的《春红花月夜》是意境创造的典范。该诗情、景相谐,意、境相融,虚实相生,形神兼备,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试从王安民民对传统文化因袭下的叔叔这一代人的冷静入笔,对作品讲述的八十年代最基本最庄严也最大落俗套的三个叙事模式进行深层的剖析,完成了对中国父权秩序下男性中心自大自恋自夸情结的展露,透视出传统文化因袭下文化人的心态与精神。  相似文献   

17.
18.
达.芬奇之前,欧洲画家笔下的人物肖像呆板、僵硬,缺乏生气。直到《蒙娜丽莎》问世,技法上有了空前的飞越。达.芬奇的创造性表现在哪里,他的创造精神又是如何成的?本文主要就这两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9.
法国现代小说《火线》真实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人民的觉醒,揭示了正义战争终将战胜非正义战争的历史辨证法。  相似文献   

20.
王理 《北方论丛》2000,(2):68-70
《三国演义》在三个层面上塑造一个复杂丰满的人物形象。当曹操以治国安邦为目标时,是一名“能臣”,以争霸天下为目标时,便是一个“奸雄”,而以一己私利为目标时,则成为一名骂名千古的“奸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