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伴随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愈加明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正在统筹谋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借助SWOT分析法,深入分析了成都市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立足成都实践,围绕最新发展战略布局,成都应着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构建开放共享经济体系、建设宜居宜业城市和形成横纵错位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
构建济南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南作为山东省省会和全国副省级城市和特大城市之一,是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充分发挥济南的区位、交通、信息网络、金融中心、商贸中心和人才等优势,加快物流资源整合,积极培育物流市场,构建多层次的现代物流体系,以冀鲁豫苏皖5省为覆盖区域,把济南建设成为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两大经济区域的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服务一体、用户满意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3.
发展虚拟物流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虚拟物流应运而生,物流产业将全面表现出其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特点。笔者结合西安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实情况,应用SWOT分析技术对西安市发展虚拟物流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西安市虚拟物流发展的相关对策,逐步实现向虚拟物流领域延伸,不断扩大利润来源,以带动中心城市新一轮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利用区位熵、均匀度和优势度基本原理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利用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化研究,并结合土地利用率、垦殖率、森林覆盖率三个指标对土地利用程度进行了分析,从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对土地利用效益进行了评价.在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瓶颈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的三个近海三角洲中,黄河三角洲的开发程度、发达程度都无法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提并论,究其原因,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交通等多种瓶颈制约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要加快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就必须从多角度入手,创新发展思路,突破瓶颈制约。  相似文献   

6.
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农、林、牧、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而且为新能源的开发提供了保障。黄河三角洲生物资源丰富,利用效果显著。但还存在湿地退化、基础设施不配套、湿地研究与监测条件较差、保护和开发存在矛盾等问题。因此,应建立实时地理信息系统,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快生物资源修复工作,进行资源监测和评估,提高全民保护意识等等,以科学合理地管理、利用、保护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7.
厦门市民营物流企业已经成为推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低、市场定位模糊、融资渠道不畅、信息化水平薄弱等问题。在对厦门市民营物流企业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法,详细分析厦门市民营物流企业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以及所面临的市场机遇和潜在威胁,并提出一系列发展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财源拓展问题,认为除了依靠联合国、中国政府、山东省政府的拨款优惠政策扶植外,还需要量身打造与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财源途径与对策。指出鉴于其处于黄河入海口的地理优势,财源拓展的着力点应该面向大海;其高效生态发展规划内容定位,应该把生态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把清洁环保循环的新兴产业作为主力军,并将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园区与旅游业相聚合,实现旅游业与经济文化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9.
10.
从生物学的共生理论出发可以看出,树立共生思想,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构筑和谐旅游空间,共同提升黄河三角洲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与竞争力,是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以滨州与东营两市为例,从两地旅游资源、空间关系与交通网络、文化渊源、合作意愿等来看,黄河三角洲具备区域旅游共生的可行条件。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的共生模式主要包括资源共生、管理共生、利益共生和环境共生四个方面。该模式的运行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促进城市的集群化发展是当前中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黄河三角洲地区以东营和滨州为中心、以县域城市为基础、以众多乡镇为基本单元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城市群体系。从发展模式上看,黄河三角洲城市集群化发展属于"双极多走廊"模式,其城市发展仍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城镇化仍是黄河三角洲地区未来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要根据黄河三角洲的实际,积极实施中心极化、产城互动、生态优先、科技兴城、制度创新、城际联动等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龙头,在三角洲的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目前,在国家大力开发黄河三角洲的政策背景下,随着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应该借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发展的经验,依靠区位优势,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积极引进人才,实现产业升级,建立以东营市为核心的城市群,走自主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龙头,在三角洲的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目前,在国家大力开发黄河三角洲的政策背景下,随着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应该借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发展的经验,依靠区位优势,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积极引进人才,实现产业升级,建立以东营市为核心的城市群,走自主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区域合作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竞争博弈基础上的合作,应坚持区域定位认同、空间层次差别、多元利益协调、政策公开透明、机制运行高效等原则。黄三角的区域合作虽已得到各级重视,但实质上仍处于期待、探索和无序状态,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应从提升合作层次、创建合作模式、打造立体交通、发挥市场功能等方面,加强与其他各经济区的合作;应从梯次推进、创新机制、强化协调、统筹发展等方面,强化区域内的合作,加快规划区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角洲在环渤海地区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进一步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保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贯彻实施,做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条例》的立法工作,必须立足于现实生态立法的制度现状,认真反思区域生态立法的制度实践,更新生态立法指导理念,梳理区域生态立法文本,细化生态立法内容,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区域生态立法资源、建立完善生态鉴定制度,强化生态破坏的违法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给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然而,高效生态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需要金融业多层次、全方位的大力支持。目前黄三角地区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体系不够完善,金融产品与服务缺乏创新,无法实现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因此,应不断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建立起相应的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群发展仍处于形成初期,在这个阶段,城市群内不同城市政府的协调对该城市群的健康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目前,长三角城市群与小珠三角城市群已初步形成各自的政府协调机制,长三角已建立省际高层座谈会以及专题合作制度,而小珠三角由广东省省政府统一协调,而且很早就重视区域规划协调。总结两个区域的政府协调工作,对构建我国城市群政府协调机制可得出如下启示:重视行政区划的影响;制定城市群规划;不同城市应有正确的战略定位;务实。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开发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的移民垦殖,但大规模开发始于建国以后,可分为五个阶段。回顾黄河三角洲开发历史,既有经验值得总结,也有教训应当汲取。在实施黄蓝国家战略的新时期,应当以史为镜,把确立战略目标作为谋划发展的根本所在,把坚持发展定位作为跨越发展的关键之举,把基础理论研究作为科学决策的主要依据,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开发建设的重要支撑,把培育主导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把区域协调合作作为凝心聚力的必然选择,以此促进黄河三角洲地区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必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市场机制成熟、经济基础雄厚,推行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条件已经成熟。作为一种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环境经济手段,通过完善相关的排污许可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及初始指标分配制度,培育统一的市场,加强政府监管,必将促进黄河三角洲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其利用主要为太阳能集热器及光伏发电。但是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仍存在热利用形式单一、行业规范化不足,光伏产业链不完整、技术落后、产品市场培育落后于产业发展、光伏产业投资过于盲目、恶性竞争严重等问题,因此需要政府完善发展规划并提供政策支持,行业加强技术研发,完善产业体系,并提高公众消费意识,有效处理好政府、行业、用户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