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程,其在多维逻辑上与社会利益关系变迁互动统一.从价值逻辑来看,利益是意识形态的核心,意识形态建设就是为了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实现、维护一定社会利益;从理论逻辑来看,社会利益与意识形态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意识形态建设与社会利益关系变迁的互动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历史来看,意识形态建设与社会利益关系变迁的辩证关系也符合历史逻辑.社会利益变迁与意识形态建设的互动规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倪荫林 《青海社会科学》2008,1(1):121-125,148
意识形态与思维方式在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上是相通的,因而是互动的,即意识形态会使民众形成或改变某种思维方式,而民众所持的思维方式又会影响其对意识形态的认同。我们党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和民众诉求及素质的变化,要求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必须加强对民众思维方式的培养。为此,必须探索、建立"实践—理性认同"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3.
媒介社会与意识形态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性是现代文化的典型特征,随着文化的传媒化逐渐增强,意识形态和大众传媒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大众媒介的介入不仅放大了意识形态的某些固有特征,而且带来了许多新的引人注目的变化,如意识形态的媒介化、意识形态的扩大和深化、意识形态的含混性和矛盾性以及意识形态内容的扩展等.  相似文献   

4.
郑海侠 《理论界》2009,(11):89-90
本文将作为主体的"人"区分为个人主体与社会主体两个层次,并分别考察了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一方面作为个人主体的"人"正是经过了意识形态的建构才成为了主体,而另一方面意识形态本身就是由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建构并不断被重建的。  相似文献   

5.
社会政策要托底是新常态背景下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主要发展思路,托底是基本,发展是要求。托底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意识形态构建是提高社会政策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是包括夯实托底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基础、明确托底发展型社会政策价值导向、转变传统社会政策实施理念、增进托底发展型社会政策群众融入性的复杂过程。后现代时期的社会建构主义对意识形态的理解有其独特的方法论、认识论以及实践论基础,能够为托底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意识形态构建提供嵌入性的理论启示,对托底发展型社会政策意识形态的构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意识形态问题的诠释是理解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本质、特点和社会功能的理论基础.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要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统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方向.  相似文献   

7.
利益诉求与社会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正进入一个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人们的利益诉求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泄愤式群体性事件不断出现、信访规模居高不下、劳动纠纷的利益诉求从"底线型"向"增长型"转变等特征。要正确评价当前的社会矛盾主要是围绕经济利益展开,认识到化解社会矛盾不仅需要建立公平的利益诉求机制,更需要培育进入利益博弈场域中的弱者的博弈能力。实现社会管理目标必须以保障民生、保障民权、培育社会组织的自组织能力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与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仲崇东 《天府新论》2003,1(1):95-100
意识形态与文化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意识形态具有阶级功能、继承功能、灌输功能和卫护功能。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意识形态的这些功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要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建设 ,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9.
邢洪儒  肖力 《河北学刊》2007,27(4):205-208
价值体系是社会文化的核心,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内涵明确、内容严整、理论严密的逻辑体系,它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灵魂,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本文探析了当前中国社会意识形态所呈现的主要特点和对意识形态整合,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精髓,以及整合和重塑主流意识形态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中苏关系与中共意识形态曾经存有高度的关联性,两者交互影响,甚至互为因果.因而,对中苏关系的分析往往折射出中共意识形态的变迁脉络.从国家利益、政党利益、意识形态观念、政治领袖四个方面.文章揭示了中共意识形态与中苏关系的互动过程,由此形成了对中共意识形态的一项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11.
意识形态作为思想上层建筑,不仅依赖于现实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且离不开一个社会的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融入中国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主导的意识形态.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出现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一种多元状态,但是,文化与传统的结合仍然是当代中国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将文化与传统融为一体,主导意识形态才能在文化的深层次上发挥指导作用.高校是思想教育的阵地,对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要坚持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确保意识形态教育的正确导向,使之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国际恐怖主义是复杂的国际社会政治背景下社会冲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尽管它超越了传统恐怖主义组织形式,更加业余化和自由化,但在思想体系上其组织和个人的意识形态基础被异化,变得更加极端、狂热和坚定。现代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繁衍和变异有着复杂的社会政治背景,涉及到复杂的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因素。本文从社会心理与冲突和意识形态的视角,对其进行一些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的"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重要论断,是对人类科学认识实践活动的科学概括,是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最原初、最本源观点的强调.科学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本质区别.把社会科学归属于意识形态的传统观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不正确的.社会科学是通过社会技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社会技术与意识形态须臾不可分离.传统的观点去掉了"社会技术"这个中介而把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直接相连,自然陷入悖理和混乱.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与中国道路的探讨密切关联.基于意识形态视角的历史分析是探讨中国道路的合宜视角.中国人在中国梦的探索中,最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有了里程碑式的成果,这使中国道路的意识形态困境得以突破.对中国道路的历史进行分析,就会对中国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有更清醒的体认;而在未来中国道路的探索中,中国梦的畅想应该有新转型.中国梦不仅仅是“求崇高”,更需要“知冷暖、有尊严”.  相似文献   

15.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中产阶级发展的步伐持续加快,并且自进入2000年以来,其人数和规模比例日趋扩大.我们可以预期,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将会出现.而这一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既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结构,也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新的文化类型.这一社会预期,将推动我们在最宽泛的意义上理解"文化"这个概念,并在大的文化框架之中,推动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理想社会与小康思想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国历史上的理想社会模式的诠释,揭示出小康社会思想的理论渊源及历史发展轨迹,从而揭示出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科学性、严谨性及其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少杰 《江海学刊》2007,(1):111-117
当代中国各种社会思潮十分活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制度深刻变迁引起意识形态分化的突出表现。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是文化整合与社会整合,作为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各种社会思潮,其不同价值取向不仅会引起相互间的整合矛盾,而且也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提出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主流意识形态既要创新理论观念,又要调整表现形式、拓宽传播途径,进而有效地实现文化整合与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18.
现代性价值的诉求——从主体性文论到主体间性文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表现为"现代"这个历史时期的主导性价值观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出现的文学主体性理论与主体间性文学理论这两种有着密切关联的知识形态坚持的是一条现代性价值诉求的建构路向。前者诉求的价值具有中国状况下的"年轻"的现代性特征,后者则在此基础上向前迈了一步,或者说更为强化了自身理论建构的"现代"意味。确立文学理论的价值诉求理论视角是文学理论建设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坚持现代性价值诉求的发展方向是当下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根本选择。当然,建构中的文学理论应该体现出对健全而又充分的现代性价值观念的诉求。  相似文献   

19.
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在人类历史上尽管有许多不同的形态,但是其功能都是一样的,这就是使人对世界产生虚幻意识。这种虚幻意识是由人的生存状况所决定的。意识形态不仅作为一种虚幻意识在人的思维中存在着,而且成为日常生活的实践。在这种实践中,我们似乎是主体,但是实际上我们都受到了生存状态的制约。  相似文献   

20.
“结构-主体”论:社会建设主体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学家对"社会"和"社会的构成"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历程:欧洲古典社会学及功能主义社会学注重"结构"的客观性、外在性、制约性,后期的社会学者如Giddens注重结构二重性,Touraine则注重"社会行动者",与"结构"相比,社会中"主体"的力量和作用得以突显。中国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是突显社会的力量和作用,而不是强化业已十分强大的国家和市场。积贫积弱且亟需强健、亟需改善的是社会而非国家和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要建设一个公平、公正、健康、和谐和永续发展的社会,个体、民间、民众、草根作为行动者的活力应得到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