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以来,从革命到建设既是一个客观演进的历史进程,也是承载着厚重思想内涵的一个时代命题。民国后,孙中山系统的建设思想逐步形成。这是一个由三大部分构成的,以民权为核心,以民生为目标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对于近代中国由革命走向建设的路径选择,以及对于革命的近代释义和历史定位,均具有重要的认知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民权观念为核心,从观念与社会互动的角度,对近现代民权观念做出动态分析。民权观念在近代不仅发挥了开启民智、思想启蒙的价值层面作用,而且由理论宣传走向制度建构,在民族主义的洪流中民权发挥了凝聚群智、御侮救国的工具作用,在立宪派和革命派主导的政治运动中也发挥了重大的参与和推动作用。伴随民主运动进程,民权思想不断丰富并得到一定程度的落实和实现。  相似文献   

3.
民权与国权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想中的重要观念,在不同历史阶段及不同语境中,民权与国权的内涵不同,民权与国权之争论及变奏贯穿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清末民初,围绕政体设计,由民权与国权孰为优先的争论到国权至上、以民权提振国权的国家主义狂飙,再到民国初期民权派与国权派的激烈交锋,展现了民权与国权之间的复杂关系,彰显出后发国家民主转型与国家发展的内在深刻矛盾。对清末民初民权与国权争论的三个重要阶段的思想内容进行系统梳理阐释,有利于深入理解这些争论的思想实质及近代政治转型面临的特殊困难,也为推进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一些历史借鉴和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4.
曾祥明 《兰州学刊》2007,2(1):118-119,79
公民罢免权是直接民权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资产阶级"天赋人权论"、孙中山"革命民权"论、社会主义"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理论,对近代公民罢免权理论的起源与发展逐渐演进的过程进行了梳理,简要分析其意义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民权思想演进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民权思想是鸦片战争后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下的产物,亦是中西文化碰撞的结果。它既具有回应救亡御侮历史重任的爱国品性,又具有吸收和改造中西文化精神的属性。它的演变历程对应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和联军入侵北京四次重大民族危机,呈现出由欣羡到议论,由民主改良尝试到民主革命实践的阶段性和高潮起落。对民权的阐释亦由“人民权力”回归到“人民作主”的本来内涵,民权的外延由部分参政权延伸到资产阶级平等自由的人权,最后出现了主权与人权合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理论。由于近代救亡御侮历史重任的紧迫性,使近代民权思想呈现出某种现实功利主义倾向,民权思想的演变规律因而呈现出由表象——神髓、制度——精神、议院——民权,自外而内的特殊逻辑,民权思想出现了民主与民权第一性第二性的分歧,最终形成一种不完整的中国式民权思想,使近代中国的民主进程迂回曲折、持久缓慢。对民权思想的演进进行历史考察,可直接昭示近代中国寻求民主救国的曲折道路,同时也有助于认识民主的实质以作今日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顺乎民心 ,体察民情 ,可使社稷永固 ,儒家的“民本”思想是从此着眼的。在中国历史上 ,尽管有许多进步的思想家十分关心民众的利益、民生的疾苦 ,但却并没有体认到民权 ,民本不等于民权。儒家的民本概念与西方文化中的民权价值有着质的分别。民权与人权是西方文化特有的概念 ;两者相比 ,民权更容易为中国文化所容纳。儒家民本传统既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先进分子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 ,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先知先觉者借以体认、接受西方民权概念的文化支点  相似文献   

7.
清末立宪在君权体系下接嵌西式民权制度,在政权形式上是一次具有结构性意义的转型尝试,其蓝图与模型主要是《明治宪法》及相应的法政理论。《明治宪法》以尊崇天皇为基底,由此产生天皇总揽统治权的“国体”与“立宪政体”的分立与纠缠,本质上是君权、民权紧张关系的表征。清季朝野各方根据明治立宪模式探索改制路径,因君权、民权立场的差异,持续引发中国的“国体”属性和“国体”“政体”关系的激烈争论,衍生出各种言人人殊但又交织互动的“国体”“政体”观念和主张。清廷试图模拟《明治宪法》,以主权在君的君主国体统摄立宪政体,立宪派则有意淡化君主国体的君权色彩。在汪精卫提出立宪以变“国体”为前提后,杨度甚至声称君主国体亦可由国会总揽统治权,与民主国体无异。清廷固守君权,与革命党、立宪派的民权诉求愈发冲突对立,改制困境日益凸显,预示了革命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基于种种原因,对孙中山《民权初步》的研究,多年来一直为人疏忽。要打破这种现状,应该坚持以下原则:一是Backtotext(回到文本)!二是BacktoSun(回到孙中山)!依据第一个原则,考察了中国民众的“一片散沙”与异族专制、民权与民族前途、民权与参政权、民权知识普及与先知先觉者、会议与集会、会议召开的“同”与“异”、计票时的“大多数与较多数”、暂时会与永久会等八个问题。依据第二个原则,孙中山在民权问题上有如下倾向:因富强之梦而钟情民权;普及民权知识,知先行后;落实民权,过于简单化、天真;以赶超的发展模式,进行民主政治建设;民权与专制,此消彼长;社会阶级继续对抗,革命与民权难以两全。  相似文献   

9.
日本明治政权建立之初,政局十分动荡。掌权的藩阀企图利用天皇的宗教功能以加强藩阀政府的政治权威巩固统治。而民权派攻击藩阀政权,提倡充分发挥天皇政治功能的立宪君主制。政府内部的亲皇派企图乘机复活传统,将天皇打造成道德君主。政府内部藩阀当权派、民权派、政府内部亲皇派三方博弈的结果最终走向了合流,政府当权派融合各派主张,通过颁布宪法建立了立宪君主政体,确立了集宗教、道德、宪政于一身的近代天皇主义。  相似文献   

10.
以个人为基础的权利概念进入中国后,基于自身文化传统和现实情境的近代国人一方面对权利概念内涵的个人要素有所体认,另一方面又有意识地对其进行限制与修正,最终没有形成西方以个人为正当的权利理论而是倾向于强调个人与社会共同构建权利正当基础。近代民权与人权概念的运用、演变及交锋集中反映了近代国人对权利正当性的思考。近代中国权利正当理论的探讨有助于理解中国权利文化特性、推动权利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开放论何以可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近代地理大发现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以来 ,世界由封闭走向开放。资本主义在开放世界中大踏步发展 ,而封建主义在封闭世界中走向灭亡。在开放与封闭的对峙中 ,出现了历史上称之为“李约瑟难题”的历史现象 ,强大的中华帝国在自设的封闭中走向没落。 2 0世纪诞生了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 ,经过几十年与资本主义的较量 ,到 2 0世纪 70— 80年代 ,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兴起了改革浪潮 ,社会主义必须进入开放世界体系中。社会主义必须学习与创新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技术以及人文、社科思想理论。近代以来的社会就是一个…  相似文献   

12.
政治议题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核心议题之一。近代中国政治,浓缩了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进程中的纷繁复杂的历史内容。在它匆匆走过西方国家在几百年时间完成的历史进程后,近代中国政治以其独特的发展路径,演绎了政治发展方方面面的内容。对近代中国政治的研究,一直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关注的焦点。然而,长期以来在革命的研究范式下,近代中国政治的丰富内涵被简化为革命与反革命、侵略与反侵略的两条线索,多元的、蕴涵各种可能发展路径的近代中国政治,在历史决定论中变成单线条的发展路径,多彩多姿的近代中国政治被洗刷得苍白无味。2 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13.
近代"军阀"概念由日本传入我国,至大革命时期,获得"市民权",并成为建设黄埔党军的理论武器。作为黄埔军校政工制度的实际开创者和领导者,周恩来曾在军校政治教育和革命工作中大量应用了"军阀"话语。然而,从"军阀"话语应用的视角透视早期共产党人建军思想与实践的研究仍显不足。梳理周恩来早期的"军阀"话语应用,可以发现,黄埔时期的革命实践是对其早期军阀话语应用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民权即绅权”——中国政治近代化历程的一个侧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早期阶段,近代资产阶级还处在生命发育的襁褓期,因而无论是当时的思想家还是政治家,都还未能把尚未成型的资产阶级作为“民权”的主体代表。而作为等级时代“四民之首”的绅士则轻而易举地成为“四民平等”时代的“民权”的主体。当时,“民权”是“绅权”的理论前提,“绅权”是“民权”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5.
以个人为基础的权利概念进入中国后,基于自身文化传统和现实情境的近代国人一方面对权利概念内涵的个人要素有所体认,另一方面又有意识地对其进行限制与修正,最终没有形成西方以个人为正当的权利理论而是倾向于强调个人与社会共同构建权利正当基础.近代民权与人权概念的运用、演变及交锋集中反映了近代国人对权利正当性的思考.近代中国权利正当理论的探讨有助于理解中国权利文化特性、推动权利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革命与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的两大革命高潮。这两大高潮在时间上虽相距半个世纪,但彼此却有着先后继承的关系。太平天国以反帝反封建的崭新姿态,结束了自秦汉以来绵延不断的单纯农民战争,为此后新型革命并辟了道路。辛亥革命继承太平天国的革命传统,由代表先进生产关系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担负革命领导,从而将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推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坚船利炮打破了(家国)天下传统,伴随着民权革命的轰隆雷声,子民观念逐渐被国民意识所取代。孙中山对皇帝思想终生批判,然而对于国民意识的内容却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辛亥革命之前,他对中国国民作为共和国民抱有乐观,革命遭受挫折后再次思考国民意识。他的国民意识以近代西方概念符号为外表,然而其内容却来自中国传统道德体系,并且在行易知难学说中,认为新国民意识的制度性训练只有通过革命党训政才能实现。孙中山的国民意识观念反映出其话语符号与实质规定的内在紧张,这种内在紧张或许是近现代思想家的本土性话语的显示。  相似文献   

18.
喻阳  刘黎佳 《天府新论》2005,(Z1):158-159
纵观近代宪政史,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产生,乃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商品生产和自由竞争的要求,促进政治上的限制君权、保障民权,从而推动资产阶级争取人权的革命.限制公权、保障人权即是宪政的精神实质所在.通过宪政的外在形式有效地控制公民赋予政府的公权力,公民的基本权利才能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曾受过系统的英美现代思想教育。但自二次革命后,孙中山的政治主张与革命方法有了明显的转向。他认为党员和民众的自由太多才导致革命的失败,只有采取集权的办法才能取得民权,只能由国民党一党训政,才能平稳转向民主宪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政治哲学角度对人民内部矛盾学说进行了重新解读,提出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政党向执政党转型的政治哲学前提。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不仅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民政党合法性论证,而且为1978年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改革党意识形态理论。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化,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主要表现在利益集团类型的的单一性及其对多元利益集团的结构性制度宰制,这样,我们才能认识到新时期改革进程中民权意识勃兴和中国共产党政党伦理之间的互动,理解到新时期加强思想解放就是中国改革要从民生政治走向民权政治的内在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