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表元经历宋元两朝,自成年起三次在杭州居住,时间达二十三年之久.他在杭州考取功名、获得官职、确立文名.他在杭州创作了大量的诗文,为杭州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甲午战争的惨败以及屈辱的<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古老的杭州城进入了通商口岸的行列,这个屈辱的象征--被迫对外开放,却是古老杭州城走向现代化的起点.与毗邻的上海、宁波等相比,杭州城迈开现代化步伐的脚步是迟滞的,然而它的早期现代化有着自己的特点.杭州在1896-1927年间的早期现代化使得杭州城的空间结构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同时杭州走向现代化的动力、路径等都呈现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的杭州是为数不多的旅游目的地.以进香为目的的香客主要是来自浙北杭州、嘉兴、湖州和苏南苏州、松江、常熟的乡民,他们的饮食消费成为支撑杭州餐饮业的重要力量.杭州的旅游者在进行餐饮消费的同时还会带走大量的饮食消费品,使得杭州的饮食特产名闻遐迩.旅游饮食消费多呈现临时性,也会出现“宰客”行为.  相似文献   

4.
杭州方言中的儿缀具有构成新词、区分词义和词性、变换词形等构词构形功能.其中,词根重叠多、词形变化丰富是其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表明杭州方言中的儿级尽管读音改变了,但其主要的构词、构形功能没有变,仍然保持着吴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济公故事时间上从南宋到民国,地域上从杭州到京津.不过京津济公故事并非杭州济公故事的延续,而是重新构建了新的故事群,从佛教色彩浓厚的传说变为公案侠义神怪杂糅的小说.两大故事群的形成与时代、地域、文学自身、传播方式等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杭州古代园林仿灵隐飞来峰造园的文化现象,指出在南宋时代这种造园文化也被定都杭州的南宋皇家所偏爱,推动了南宋造园叠石为山的流行.这有助于解答长期以来中国园林史中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即为什么在世界各国园林中只有中国园林出现了叠石为山这种造园手法.仿灵隐飞来峰造园是杭州园林的重要特征,也是启发中国园林叠石为山的重要源头,需高度重视灵隐飞来峰独特的风景园林文化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7.
城市想象是城市呈现于个体的方式。隋唐以来,杭州的城市想象呈现两大传统,"富贵杭州"与"诗境杭州"。"诗境杭州"的形成,一方面得益于白居易、苏东坡等杭州城市建设者是按照诗化、美化、盆景化的标准来建设城市;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士人文化传统在中唐之后实现转型,形成了远离政治但又不离弃现实的"得其中间"的诗性精神。杭州以其独特的城市山林形态迎合、承载了这种诗性精神。明清至今,"富贵杭州"的城市想象日益凸显,当代杭州城市形象建设亟需倡扬"诗境杭州"的想象传统给予平衡。  相似文献   

8.
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昀产物,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其视为对未来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有重要贡献的新经济领域.本文以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例,在简要介绍文化创意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循环经济、文化创意产业与产业集群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南人食米,北人吃面,这在北宋时早已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但随着宋室的南迁,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大批北方人寓居临安,使临安市民的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吃麦食的人急剧增加.其中馒头食品便深受市民的喜爱.在当时,临安馒头店遍布城内外,其品种极其繁多,并对后来杭州人的饮食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先对多元组织协同机制的内涵做了三个层次的界定,然后以杭州西泠印社的改革经验阐释该协同机制的制度特征、并在杭州实践经验剖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多元组织之间实现协同的制度机理,从而揭示出这种创新机制能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政府民间良性互动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1.
张慧禾 《浙江学刊》2007,(4):220-222
南宋定都杭州,令杭州人的地方优越感急剧攀升。这种优越感也反映在杭州小说创作领域。宋元临安话本大多就地取材,故事发生时间多为南宋高宗、孝宗时的繁华时期,体现出难以抹灭的“帝都情结”。到了明清,杭州城市地位下降,使得南宋帝都的人气兴旺、经济繁荣成为杭州人美好的回忆,前期已有的“帝都情结”,逐步延续为追忆帝都之情结,这在杭州拟话本小说中体现尤甚。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侵略殖民与救亡图存、传统与近代化的激烈冲撞,杭州古老的封建教育发生了一系列历史性的演变,并由此更进了整个杭州的社会风貌。本文拟在考察杭州教育向近代化迈进的基础上,以突出其强烈的社会效应。1 杭州的近代教育始于光绪23年(1897年)。是年,杭州知府林启在杭州蒲场巷(今大学路)创办求是书院,自任总办(校长),第一期招生30人。求是书院是杭州也是全国各省城中最早创办的新式学堂,实为杭州近代教育的先声,后经多次变迁,成为今天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的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结合产业集聚特征明显、纺织产业发展较具代表性的浙江省五地市进行分析,以期了解纺织产业集群发挥独特"集群效能"的内在机理以及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制.本文首先介绍了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概况;其次,选择浙江省较有代表性的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宁波五地市(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宁波)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结合研究结论与现实背景,就如何通过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与改善集群效应以提高浙江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杭州成为有名的旅游胜地,由来已久。杭州旅游业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杭州旅游兴于中唐距今一万二千年以前,西湖是一个海湾。秦汉时期,杭州还是一片随潮涨落的沙洲。到隋代,西湖才脱离“泻湖”而成形。很可能由于往来舟楫常在这里停靠,而被舟人呼为“航洲”,于是一音之转而名为杭州。炀帝时大运河凿成,杭州水路四通八达。到了中唐,李泌和白居易相继服官杭州。李泌开六井,解决了饮用淡水的问题。白居易开湖葑,修堤筑闸,使濒湖千顷农田蓄泄及时,并在湖中养禽鱼,植菱藕。白居易写过不少吟诵杭州的诗词,这些诗词的广泛流传,使西湖景和浙江潮誉满海内。至是杭州已具备了经济繁荣、交通便  相似文献   

15.
对于明代杭州刻书,学界认为明代杭州虽不失为全国刻书重地之一,但丧失了全国的领导地位。笔者统计明代杭州府的私人刻书机构至少在229家以上,对明代杭州私人刻书的繁盛不能低估。这里既有前朝刻书的积极影响,又有纸张等刻书材料充足、刻书成本低廉等优越的刻书条件,特别是浙江省识字人口多,科举考试人口众,进士人数居各省之首,为书商刊刻科考用书提供了消费市场,杭州的科考用书更是远销华北各地,而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使民间社会有余力消费书籍商品,江浙两省藏书家多,都助长了杭州书籍商品的大量生产,使得杭州成为明代书籍商品的生产中心,在全国书籍流通市场上占首要地位。因此,对明代杭州私人刻书的地位需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徐吉军 《浙江学刊》2008,25(3):88-92
南宋都城临安,在杭州、在中国、在世界的城市发展史上,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南宋都城临安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人口规模、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其在中国都城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9月4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2016年因为G20峰会的成功举办,中国再次向全世界打出了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杭州!G20峰会期间,杭州巧妙地将历史文化、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让杭州之美惊艳世界。诗情画意的水上音乐会这是一场注定刷爆朋友圈的晚会。作为G20杭州峰会重要欢迎活动之一,9月4日晚9点15分,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在杭  相似文献   

18.
斯坦利·亨培克,美国著名中国通,20世纪上半叶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设计者和执行者.作为远东问题专家,他的中国观深受青年时期在中国经历的影响.在杭州近五年的工作和生活开启了他一生事业的方向,并最终铸就了其辉煌的外交生涯.在杭州生活期问,他目睹中国人民的觉醒与革命,也认识到了中国的政治混乱和经济落后.他的参政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对华外交经验.亨培克的中国情结导致了他在未来处理远东问题时经常同情和支持中国,但同时他对中国的偏见导致他不能正确理解中国民族主义的合理要求.  相似文献   

19.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以工科类专业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于1998年10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原杭州经委系统所属的杭州机械、丝绸、纺织、化工、轻工、西湖电  相似文献   

20.
“杭州”一直是中国古代城市研究中最重要的对象之一。但是在我们对于杭州的研究中不能不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即围绕杭州所进行的叙述活动事实上已经建构了两个“杭州”形象。一个是作为行政区划的实体性的城市,一个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纸上建筑”,它是由人们对于杭州的不断书写所构筑起来。那么这个由后者所建构的杭州城市文化形象是什么样的?它又是何时被建构、怎样被建构的呢?“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碧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在经过六朝的开发,到了唐代已经显示出具有较为明显地域特色的经济文化圈,而处在这一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