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杨波  金良家 《浙江统计》2004,(8):20-21,28
贸易信贷属于国际信贷的范畴,它是国与国之间的资金融通.贸易信贷的计量分为流量统计和存量统计,其流量反映的是一段时期内贸易信贷的累计发生额;存量是某一时点尚未清偿的贸易信贷的余额.对于一定的统计周期,如果一笔贸易信贷的发生和结清时间不属同一统计周期,那么它形成的贸易信贷流量就会引起贸易信贷存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贸易信贷资产及负债调查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后,经营国际业务的企业越来越多,国际贸易结算业务将不断扩大,贸易信贷已成为影响我国国际收支资本和金融帐户平衡的主要项目之一。贸易信贷的存量水平更对我国的外汇收支具有深远影响。因此,从根本上摸清我国贸易信贷状况,掌握贸易信贷科学的统计方法,对于维护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贸易信贷统计方法 贸易信贷的产生涉及的贸易方式众多、支付方式复杂,且由于其统计涉及进出口企业、海关、银行等各部门,因此贸易信贷统计均是各国在国际收支统计中的难点。目前,我国贸易信贷统计采用的是轧差法,它…  相似文献   

3.
许承明 《统计研究》2003,20(3):46-4
国内学者在分析国际收支时 ,通常只停留在流量分析上 ,而很少分析到国际收支的存量问题 ;在分析一国负债时 ,也只考虑契约性债务 ,而不考虑非契约性债务。但我们知道国际收支的流量有时在很大程度上由对外资产与负债的存量所决定。例如 ,造成许多国家经常项目逆差的主要原因 ,是巨额投资利润流出而不完全是贸易上的逆差。在国际金融市场日益多变、金融品种和衍生金融工具日益丰富的今天 ,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的转换已越来越便利 ,一国的非契约性债务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导致对外支付的危机。例如 ,外国资本抽逃的可能数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本国…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是地区对外经济往来收支统计地区对外经济往来收支统计(以下简称往来收支统计)是按照国际收支统计的原理、原则和规定,通过编制往来收支平衡表,反映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的居民同外地区的居民所进行的贸易和非贸易往来、资金借贷、单方面转移等经济交往所发生的债权和债务而引起的收支总和情况的一种统计。  相似文献   

5.
付海燕 《统计研究》2014,31(12):47-53
国际直接投资不仅会影响东道国国际收支,也会对投资母国国际收支产生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国际收支的影响机制,并构建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国际收支影响的数理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投资效应、利润汇回效应和贸易效应所包含的七个渠道影响母国国际收支;对外直接投资初期会造成母国国际收支净效应为负的情形,但伴随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累积,国际收支净效应会逐步为正。最后本文测算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其国际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收益率大于国内投资收益率;近年来国际收支净效应持续为负,但对改善 “双顺差”模式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变化和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的经营对外资存量的影响逐步扩大,仅仅观察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的流量和存量总额已经不能满足研究外资经济和制定外资政策的要求。在借鉴国际上相关的统计标准、结合中国利用外资实践、梳理中国外商投资统计体系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引入存量调查改进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统计的思路——与《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按资产负债原则编制的直接投资负债形成互补,依托存量调查,采用方向原则,提供按境外投资者和实际控制人分别统计的中国双边内向直接投资存量。按照该思路实施的“中国外商投资存量调查”将丰富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统计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结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愉瑜 《统计研究》2012,29(9):44-50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越来越重要的贸易大国和对外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不仅反映在贸易规模扩张,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结构的影响。本文对1982-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结构效应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滞后二期对货物贸易结构变化有积极影响;通过对2006-2010年间的七个具体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结构效应进行面板数据分析,证实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对这些行业的进口贸易结构变化更显著,但由于数据的原因仅通过了KAO检验。两种检验结果说明,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无论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还是流量都具有一定的贸易结构效应。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服务贸易统计机构根据美国《国际投资和服务贸易调查法》的授权,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BEA)是美国服务贸易统计的主要机构。BEA的核心职能包括:编纂美国国民经济账户、国际交易账户(国际收支平衡表)、投入产出账户,管理美国跨国公司及外国在美国跨国公司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9.
服务贸易是国际收支经常性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服务进出口、投资收支和其它非贸易收支.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标准表式,分别设计了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对外交易帐户,对我国的服务贸易进行较为系统的核算.但在确定服务贸易的常住者、统计界定及估价等方面还存在有许多模糊认识,从而影响了海关、外经外贸统计向国际收支表的过渡,并容易在填列项目时发生遗漏和重复,造成误差,因此有必要对此作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一、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现状 “服务贸易总协定”签署以来,国际服务贸易有了大发展,世界服务贸易统计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服务贸易的定义和范围的基础上,主要形成了两大体系:一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国际收支统计(即BOP统计)。按照BOP统计的原则,国际服务贸易只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服务性交易,即跨境贸易;二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GATS统计,既包括跨境交易,又包括境内交易。 BOP统计是政府或专业机构收集的有关产业和具体部门的信息,反映一定时期内一国与外国或境外地区发生各种往来的流量和规模。…  相似文献   

11.
政府统计改革千头万绪,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近来,以调查队的整合为标志的统计体制改革取得进展,国家统计、地方统计、部门统计三位一体的格局愈见清晰。在此之时,如能将统计标准化建设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抓住这一统计制度的细微之处做好“文章”,则是通往“内创和谐、外树信誉、优质服务”的快捷之路。一、统计标准和统计标准化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统计标准则是统计活动过程中用以衡量统计对象的准则。统计标准的内容其实十分广泛,不只是各种统计分类,统计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概念、范畴、目录、编码、表式,特别是统…  相似文献   

12.
雷钦礼 《统计研究》2006,23(1):56-61
一、中国服务业发展之谜服务业即第三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随着经济的增长,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将逐步上升,并逐步成长为整个国民经济中份额最大的部门,通常被认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但是,对于中国服务业的发展,许多学者却发现颇难用这一规律来解释。那么,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究竟与世界各国有什么不同?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首先,我们将中国服务业的产出比重与世界一些国家的情况进行一下比较。表1给出了2000年中国和世界一些发展中的低中收入国家以及一些高收入发达国家兰次产业增加值比…  相似文献   

13.
杨缅昆 《统计研究》2005,22(4):64-4
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节夫于 1 93 6年创立投入产出模型。由于这一模型在各国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而受到世人的瞩目。 1 968年 ,联合国统计局将投入产出核算纳入SNA中 ,使其与国民收入核算一道 ,成为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投入产出学领域内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试图在列昂节夫的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使投入产出分析不仅用于中间产品的分析上 ,也不仅用于考察最终产品和总产品之间的数量关系上 ,而是能在更大的经济领域内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刘起运教授所发表的《结构式凯恩斯乘数模型研究》(《统计研…  相似文献   

14.
邓冰 《统计研究》2005,22(4):75-2
经济普查是一项国情国力的综合调查 ,调查的对象是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与人口普查、工业普查等相比 ,经济普查调查的范围更全、涉及的领域更广。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进行经济普查 ,得到的最终成果是经济普查数据资料。这些统计数据有 1 0 0 0余项指标 ,可谓非常全面和具体。如何开发应用这些原始数据资料 ,让经济普查数据更好、更方便地满足政府制订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需求 ,服务于社会 ,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有关“如何开发与利用经济普查数据”方面的讨论很多 ,有人主张…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货物运输是指起运地与目的地分属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运输服务,按方式可分为海洋货物运输、空中货物运输、陆上货物运输。海洋货物运输因具有运量大、运费低廉、不受道路和轨道限制、通过能力大等方面的优点而被广泛采用,在国际货物运输总量中占了2/3,因此研究国际货物运输问题必然以海洋货物运输为重点。中国是一个拥有一万八千多公里海岸线的国家,绝大部分港口可常年通航。依托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我国已跻身于世界海运大国之列,船公司年载重吨约占世界海洋货物运输的1/10,船舶拥有量和港口吞吐量居世界前例,海洋运输业对GDP中的贡…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和极化的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迁  潘建成  杜建国 《统计研究》2006,23(12):36-40
一、引言我国经济转型期间,中央政府的权利分散、财政和金融的改革促使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动机来发展本地经济,但由于国家宏观政策和地理环境以及地区的历史因素影响,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日渐凸显,并在近两年受到社会各界关注。Yao指出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是未来发展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1],Xue强调不断扩大的不均衡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且落后地区可能会影响经济发展全局[2]。资料显示,1978~1990年期间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呈收敛趋势,但从1991年起,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呈现发散趋势,特别是沿海与内陆,城市和乡村的差距更是受到了关…  相似文献   

17.
1993年SNA对生产资产(固定资产、存货和珍贵物品)的交易、租赁以及有形非生产资产(如土地)的所有权转移有了明确的规定①。但是对于无形非生产资产的交易如何处理,却没有明确的表述。这里所说的无形非生产资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政府颁发的可交易的执照和许可,例如赌场执照、出租车许可证和发行许可证等;一些非官方的可交易合约(如仍未生产的资产的买方期权,包括与作家、足球运动员和演员等签订的合约);可以转让或者转包给第三方的合约、租赁合同,以及特许经营权和商誉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无形非生产资产在经济活动中涉及到愈来愈…  相似文献   

18.
刘洪  夏帆 《统计研究》2003,20(10):34-5
所谓非正规经济就是逃避税收和政府管制 ,未向政府部门申报的经济行为。非正规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反秩特征。非正规经济的规模与高税收、合法部门的低增长、高失业率、通货膨胀有正相关关系。一种社会契约限制了收入的增长 ,各种形式的价格管制又十分严格 ,如果非正规经济确实不受管制的影响 ,那么就可以期待在此期间未申报经济应当增长。概括起来 ,非正规经济的反秩特征有以下几点 :第一 ,短缺经济会诱发非正规经济。倘若社会某些商品出现短缺 ,则必然会导致该类商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从而形成卖方市场的格局。按照人们的消费心理…  相似文献   

19.
向书坚 《统计研究》2006,23(6):17-21
一、引言2003年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SystemofIntegrated EnvironmentalandEconomicAccounting2003,以下简称SEEA’2003)作为国民核算手册已经以白皮书的形式印发,并将由联合国、欧洲联盟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五个国际机构联合出版发行。SEEA”2003虽然在协调统一环境经济核算概念和方法方面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还没有成为一个国际标准。各个国家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一致意见,使得SEEA’2003的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在另外一些方面则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仍然存在各种不同的核算方法。核算(environ…  相似文献   

20.
农村民间金融的内生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慧霞 《统计研究》2006,23(8):33-36
研究民间金融与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实质上是研究民间金融对现代农村经济变化的适应力,以及它们不断发动自身改革的能力。本文的分析对象是长期经济增长背景下的农村民间金融。在农村发展过程中,金融组织创造增长机会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农户、乡镇中小企业和经济要素在一定空间内形成集聚成块的发展格局,农村参与社会分工的渗透力和竞争力增强。对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运作机制、结构特征、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内生性机制及其发展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是一个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一、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进程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一)内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