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卫生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在新的形势下,人事管理的职能大大扩展.并且多为宏观管理、高层控制,工作面更宽,内容更丰富,更具有挑战性.传统的卫生人事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亟待向新的卫生人事管理制度转换.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顺应卫生事业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检察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检察制度是在以列宁法律监督思想为指导、学习和借鉴前苏联检察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改革开放后还吸纳了大陆、英美法系国家检察制度中的一些合理性因素,同时承继中国政治法律文化传统并结合基本国情实现了历史性的创新与发展.当代中国检察改革集中体现在检察制度基本框架的探索和建立、检察权配置及其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完善、检察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创新与发展上.在纪念建国60周年之际,认真总结当代中国检察改革的成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办高校正处在"稳定规模、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加强制度建设是面临的紧迫任务.民办高校的制度建设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循"以人为本"、"校本管理"的基本原则,着力抓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制度、财产与财务管理制度、人事管理与人才引进制度、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人事管理自治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运行实现之本.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在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与任用和培养各类技术人员3方面的人事管理自治实践,表明了该地区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取得的突出成就,而少数民族干部的比例、素质与编制,行政首长"外地化"和对"党管干部"的误解等方面是自治县人事管理自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检察年鉴》从1988年开始出版至今已整整十周年了。十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确立了"严格执法.狠抓办案"的工作方针.形成了以反腐败查办大案要案、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执法监督三项工作为重点,带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检察工作格局,检察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具有中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检察制度的变迁建立在俄罗斯联邦宪法、检察机关法、司法体系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仲裁诉讼法、俄罗斯宪法法院决议以及检察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之上。俄罗斯检察制度变迁为我国检察制度改革提供了多方面启示:我国检察制度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方向;检察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权;必须在宪政框架内抓紧完善我国检察监督制度和检察公诉制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卫生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在新的形势下,人事管理的职能大大扩展,并且多为宏观管理、高层控制,工作面更宽,内容更丰富,更具有挑战性。传统的卫生人事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亟待向新的卫生人事管理制度转换,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顺应卫生事业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8.
政府雇员制倒逼中国公务员制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雇员制”是政府以市场化运作方式雇用急需人员服务于公共事务的人事管理制度。作为地方政府改革的制度创新,政府雇员制在突破公务员的永业制、改变人事管理体制、实现技术精英管理等方面给公务员制度带来极大冲击。在中国实行政府雇员制,是政府改革的需要,也是满足政府职能动态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其具体实施需要制度的科学定位与法规政策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西方司法独立思潮催生了近代中国检察制度.清末引进的检察制度以大陆法系制度为蓝本,后者与控辩式诉讼相伴而生,目的在于通过审判权与检察权的分立和制约,保障司法权行使的客观公正.清末检察制度的确立,打破了传统中国政刑合一、控审不分的集权司法模式,对于构建以司法权能分设为原则的近代司法体制,推动近代中国司法顺应法治文明的潮流不断发展,从而实现司法保障民众权利、维护司法公正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时效制度是关于一定事实状态经过法定期间而产生相应法律效果的法律制度,普遍适用于民事、行政、刑事法律,既用于限制公民私权利的行使,也用于对国家公权力加以制约。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权时效制度的缺失,造成司法实践中的困境。构建民事检察监督时效制度既有坚实法理基础,也有现实必要。在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下的检察制度过程中,应当构建民事检察监督时效制度并辅之以相应配套制度,最终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11.
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有序地管理社会事务,是新时期政府推动和负责社会管理创新的主渠道.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建设法治政府、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法治途径.行政检察监督可以依法监督和纠正行政违法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其核心是能动地发挥检察职能.前移法律监督关口,是检察权监督行政权力的创新举措.行政检察监督必须依法、规范运行,要从制度建构和法律实践层面进行法律论证和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政府人事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人事管理机构的调整一直在循序渐进地进行着,但就政府人事管理体制本身而言,我国政府一直采用党和国家集中统一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分部分级管理的人事管理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可是政府人事管理体制中的“管理谁——管理对象:关于我国公务员范围与分类问题”、“谁来管——管理主体:关于党政人事管理部门交叉问题”和“怎么管——管理制度:关于国家公务员制度弊端与改革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探讨的观点众说纷纭,甚至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新时期一切工作均应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人是一切工作的核心,新时期的人事管理工作必须以"发展"为着力点,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全力打造新时期新型人事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与中央苏区的检察制度都是人民检察制度的雏形,具有伟大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各有特点.二者均在议行合一的体制下产生检察机关,行使一般法律监督权,检察工作主题相同,都没有设立统一的检察机关,由几个部门共同行使检察权.鄂豫皖区的检察机关创立时间最早,检察制度规范颁布最早,检察机关独立于行政机关之外;而中央苏区的检察机构设置丰富,建立了军事检察机关和群众性组织,法令制度相对完备,公诉权中包含抗诉权.  相似文献   

15.
检察权具有制约与监督国家权力的双重功能,一个国家选择的权力控制理论和模式是理解检察权制度目的的理论基础.“三权分立”理论下的权力制约模式是西方国家实行权力控制的有效尝试,注重分权与制衡.“权力一元分立”理论下的权力监督模式是我国实行权力控制的现实选择,注重权力的内部分工与外部监督.正因如此,中西方国家的检察制度在“原点”价值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长期以来,我国检察理论和实务界逐渐疏远了制度“原点”价值的学术争论和实践探索,弱化了检察权的法律监督功能.为增强检察机关在法律监督中处于更优越的地位,应将检察机关的诉讼权能与监督权能相分离,权力制约与监督相区分,坚持“禁止双重监督”的原则,跳出传统检察权制度的框架和仅限于诉讼监督的范围,回归我国检察制度的“原点”,以对行政权和审判权的监督为核心重新配置检察机关的权能,走自我完善和自主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从现代政府职能发展逻辑看,事业单位的改革战略既非"市场化",也非"社会化",而是以"公共化"为基本方向的.所谓"公共化"有两层含义:一是利益取向的公共化;二是参与过程的公共化.这一改革战略的核心目标是,在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基础上,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型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审查起诉阶段,无论是在审查侦查卷宗还是决定诉或不诉的活动中,检察官均应处于中立地位,恪守客观义务。"检察一体"原则衍生的内部指令、检察官人事管理的属地性产生的外部干预、不同诉讼职能引发的心理冲突、审查起诉阶段的特点等,都对检察官在审查起诉阶段保持中立定位产生影响。可以通过程序微调与机制创新来保障检察官审查起诉的中立性,具体包括限制内部指令的范围与方式,对审查起诉程序进行必要的诉讼化改造,强化检察官遴选委员会的效能,试行审查起诉与出庭支持公诉的检察官相分离的办案机制等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8.
功绩主义原则及人事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鑫 《晋阳学刊》2003,(5):12-16
在西方,从公务员制度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是一个重要的制度变迁,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完全不同于传统价值的新型管理理念和方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改进公务员制度核心价值的功绩主义原则及其实现形式。在中国,政府人事管理改革正面临着两难困境,通过对功绩主义原则及其变迁的分析,启示我们解决问题的根本性途径,在于我国政府人事管理改革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从世界范围看 ,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是各国的普遍做法。我国现行民事检察制度存在诸多的缺陷 ,这些缺陷主要是立法原因造成的。重构我国民事检察制度必须与再审制度改革相衔接 ,以加强监督、完善监督、有效监督为目的 ,对现行民事检察制度进行合理改造。  相似文献   

20.
案件管理也称为司法流程管理,这一概念起源于西方国家,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为了应对司法堵塞和拖延的状况而推行的一种司法改革措施,其理论基础是"接近正义"理念,目标是以程序公正保障案件的实体公正。我国各地检察机关不断探索新的案件管理模式,形成了以现代管理理念为指导,以检察系统已有资源为基础,设立专门案件管理机构,通过流程管理、质量评查、信息管理等形式进行监督管理的新型案件管理制度。案件管理制度实现了对检察核心业务自体化封闭式监督,强化了对检察机关办理案件的宏观管理,促使检察工作有序运转、执法活动高效运行。设立案件管理制度强化了内部职权监督,但是对办理案件的管理还没有形成一定的集约机制。案件管理集约职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程序流程监控、强化个案监督、封闭式监管和检察职权重组四个方面的改革,其中程序流程监控制度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其他三个方面的改革还需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