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赣南采茶戏是客家文化的重要体现,它地方特色明显、曲目丰富、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已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充分运用节庆、参与体验、纪念品等模式对其进行旅游开发,将促进赣南采茶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形成巨大的经济效益,拓展旅游业的发展空间,提升赣南地区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2.
赣南中央苏区是我国典型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是实施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目标。利用2006—2010年赣南原中央苏区13个县的经济、社会与自然等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研究影响赣南原中央苏区集中连片贫困因素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主因子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对赣南苏区集中连片贫困区致贫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农村用电量。大力发展地区特色产业、提高教育水平、加强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和开展农村电网建设改造有利于推动赣南苏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反贫困进程。  相似文献   

3.
《源流》2012,(15):18-19
据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之所以将赣南作为政策支持重点,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原中央苏区范围内,赣南的历史地位最重要、作出的贡献最大、付出的牺牲最多。并且,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均要求重点支持赣南苏区的振兴发展。"总体看,《若干意见》提出的政策有较高的含金量,必将为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源流》2012,(8):18-19
据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之所以将赣南作为政策支持重点,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原中央苏区范围内,赣南的历史地位最重要、作出的贡献最大、付出的牺牲最多。并且,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均要求重点支持赣南苏区的振兴发展。"总体看,《若干意见》提出的政策有较高的含金量,必将为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钟孟盛  郭世凤 《老友》2009,(1):45-45
获悉赣南采茶戏这朵客家文化奇葩,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每一位赣南人无不为之欢欣鼓舞。高兴之余,我们不能忘记赣州剧协名誉主席、赣南采茶歌舞剧团著名编剧高宣兰老人。近日,笔者慕名对高老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6.
以江西省赣南脐橙产业升级历史变迁为案例基础,采用时间线索,分三个阶段来分析赣南脐橙要素禀赋变化和产业升级的演化过程。采用单案例研究法,从要素禀赋的变化联系到产业升级的变迁,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个主体进一步地剖析要素禀赋变化和产业升级背后的推动力量,着重分析地方政府在推动赣南脐橙产业发展上的有为之处。赣南脐橙产业的升级历经了从农业上的自给自足到工业上的崭露头角最后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总结赣南脐橙产业的发展模式,提炼出一条具有借鉴意义的特色农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晚清赣南社会有三方面显著特征:一是社会风气败坏,盗赌之风甚炽;二是秘密社会猖獗,大量民众加入其中,形成“会匪”和“匪会”;三是一些地方宗族举族为匪.赣南社会也因此而呈现“边缘化”特征.所谓“边缘化”指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赣南区域社会内部的“边缘化”,即边界地区出现社会风气败坏、秘密社会猖獗、匪情严重等现象;其二是赣南社会在经过清中期的相对安定局面后又沦为朝廷的“边缘”,成了“化外”之区.晚清赣南的这种社会状况一直到民国也没有改变,赣南仍然匪情非常严重.这样的社会状况,当然是统治者眼中的“边缘”之地,但也是孕育革命的最好温床.  相似文献   

8.
通过梳理赣南地区客家传统服饰原材料苎麻、葛、棉、蚕桑、蓝靛的生产、销售等历史情况,发现客家传统服饰的制作原材料以苎麻、葛、棉为主料,以丝绸为辅料,染料则以蓝靛为主。明清时期,苎麻、葛、蓝靛在赣南种植规模大,而棉、丝绸仅少量生产,大多是从外地买入。夏布和蓝靛交易非常活跃,对赣南客家传统服饰乃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9.
王林 《源流》2012,(13):34-35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或"国45条")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前夕正式出台。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关心老区、着眼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沐浴着共和国的阳光,有着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918万赣南苏区人民,再一次迎来历史性时刻。"国45条"打造老区中的"特区""在原中央苏区范围内,赣南具有特殊地位,面临特殊困难,要把支持赣南加快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协同推进原中央苏区整体振兴发展";"国家在资金、项目和对口  相似文献   

10.
赣南客家山歌十分丰富。赣南客家女子用山歌表达着她们的爱欲情思。赣南客家山歌中所呈现出的星星点点的女性自觉意识最初应渊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精神。而赣南客家妇女独特的生存环境也造就了她们独特的禀性。  相似文献   

11.
范晓君  李琳 《肇庆学院学报》2013,34(4):58-62,66
粤东与赣南接壤,同属客家人聚居区,历史上采茶歌舞的交流频繁.而近代、现代、当代粤东采茶戏受赣南采茶戏的影响极大.现代粤东采茶戏《乌云下的歌声》主要唱腔的主题旋律均来自赣南传统采茶戏音乐.赣南传统采茶戏音乐对现代粤东采茶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3种形式:一是对赣南原采茶戏曲调的运用;二是将几首原曲调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新曲调;三是探索板式变化,发展音乐.《乌云下的歌声》的音乐设计突破了传统采茶戏过多套用现有曲调的做法,使原本“歌舞性”音乐唱腔具有“戏剧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红色旅游的发展为赣南旅游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对新时期赣南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以赣南红色旅游资源保护的历时性分析为契入口,分析其中发展规律,丰富了红色旅游资源保护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农村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支撑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在于培育数以亿计的观念新、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针对赣南老区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问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探索,以期使理性思辨和实际工作进一步契合,为各级决策层和学术界提供更前沿更真切的规划模本与研究界面。  相似文献   

14.
南康地处江西赣南,属于赣南客家方言中心片。南康话中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丰富多彩,颇具特色,有重叠式、加缀式、综合式及其他式,在句中主要作谓语和补语,有的也可作状语和定语。对之加以详尽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客家方言及文化。  相似文献   

15.
五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和朱德、陈毅同志率领红四军经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谱写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新篇章。今天,我们纪念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五十周年,回顾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叶剑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内外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茶文化旅游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赣南苏区作为国内具有潜力的优良茶产区,其茶文化旅游产业也将得到长足发展.赣南苏区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多彩,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及市场环境,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赣南苏区茶文化旅游开发与发展,必须深挖茶文化内涵,彰显文化魅力;整合优化资源,突出特色;突出趣味,增强游客体验性;加强旅游商品开发;加大营销宣传力度,突出品牌形象;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培育和拓展茶经济.  相似文献   

17.
6月28日,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地将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为党和国家作出过特殊的贡献,有着特殊的地位,如今面临特殊的困难,因此,必须采取特殊的措施,努力促其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让苏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奔小康,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8.
现代赣南客家人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也具有蜚声中外的优良的客家精神和文化传统。然而,赣南客家人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当代潮流面前,也还存在一些与时代不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和传统观念,应引起大家警醒。如:轻商意识、依赖意识、自负而又自卑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经过上千年的发展,风水观念与风水信仰已成为赣南客家人的集体无意识,对赣南客家文学产生独特的影响。赣南客家民间诗歌中的风水意象所表达的深层内涵即是风水原型。  相似文献   

20.
向赣南闽西进军的光辉历史,各地有关方面做了大量宣传。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路线在党史研究上的流毒十分严重,所以,这一段历史的宣传,在观点、口径等方面各地颇不一致。本文试就这段历史中诸如为什么向赣南闽西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的意义等问题,做些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