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推进江苏省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是人类面对老龄化挑战提出的一项战略目标和对策,也是人类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必然选择。江苏省经济社会相对发达,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推进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既十分重要与迫切,也已具备较好条件。针对推进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面临的挑战提出对策建议:制定中长期计划,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紧抓重点和难点,确保社会保障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未雨绸缪,加强老年专业服务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多措并举,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老年群体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提升全民健商意识和健康水平,力保健康人群加入老年人行列。  相似文献   

2.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因此21世纪被称为人口老龄化的世纪。我国在世纪之交之际进入了老年型国家系列,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人口老龄化。如何应对老龄化挑战?首先要认识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紧迫性,树立老龄意识,作好应对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的各种准备,其中包括要在全国城乡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确保我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和政府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保障老年人生活、抵御老年人陷入贫困、解决老龄问题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各国社会制度体系中…  相似文献   

3.
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迎接老龄化的挑战本刊编辑部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15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要“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人口的87....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福利状况: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国际比较表明,无论是与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当的国家相比,还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相比,中国在公共福利支出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和滞后。人口老龄化挑战的真正涵义是:能否在经济、社会转型和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条件下,建立起公平、合理、有效的国家制度安排和社会应对机制。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不仅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弘扬传统文化,而且在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公共福利支出。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江苏溧阳市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的主要做法及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提出了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机制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必须整合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突出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制度的重点;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机制必须更好地融合到社会保障体系中去,实现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机制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应对老龄化世界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人口正在加速老龄化。20世纪后半叶的生育率下降和预期寿命的稳定增长导致了世界老年人口的急剧增长。65岁及以上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并且在21世纪还将继续增高。这种趋势对于许多国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为它将潜在加重现存老年社会供养机构的负担。一种流行的观点是视全球人口老龄化为若隐若现的大灾难。这种观点认为老年人群是脆弱的不稳定人口,它将使养老金和社会保障基金枯竭,摧毁健康保健体系,社会支持则依赖于逐渐减少的劳动力人口。 在《应对老龄化世界的挑战:跨国研究》报告中,由美国…  相似文献   

7.
准确把握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态势是积极应对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的前提与关键。利用2000—2020年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系统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的最新特征与发展趋势,并探讨我国少数民族老龄问题和积极应对措施。研究发现,2020年少数民族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3.10%,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但老龄化进程慢于汉族。少数民族老年人口呈现高龄化和女性化特征,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明显。此外,少数民族老年人口主要集中于壮族、满族、回族等人口较多的民族中,39个少数民族已进入老龄社会或老龄化社会阶段,各民族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分化进一步增大。各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为家庭供养,老年空巢家庭规模持续增长,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现象凸显。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既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体现,也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养老保障与养老服务带来了诸多挑战。一是民族地区养老保障发展滞后于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进程;二是伴随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民族地区养老服务需求迅速增加,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需破解多重挑战;三是面对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文化、地域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罗淳 《西北人口》2023,(4):29-39
基于对人口老龄化发生原理的认识拓展,文章聚焦当代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及其演进态势,在将“三大人口年龄组”的观测拓展为“五个人口年龄组”的基础上,借助联合国WPP2022统计数据,阐释当代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的阶段特征、致因转换、形态变异及其因果关联。研究发现,在低生育与长寿命态势下,当代中国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其主导因素正在从“生得少”导致的“少子老龄化”转向“活得长”主导的“老人高龄化”;相应地,其人口形态也在从“底部老龄化”导向“顶端老龄化”。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这种变异与转型背后隐现着从内在致因到外在形态的人口学差异。然而,基于生育率下降(生得少)主导时期建构起来的“少子老龄化”认知体系及其评价标准难以解释平均余寿提高(活得长)态势下的“老人高龄化”现象。鉴此,文章提出,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长期战略需要与时俱进,突破传统观念和现行制度框架对“老年人”和“老龄化”的束缚,摒弃平均预期寿命60岁情形下形成的老龄化共识,以平均预期寿命迈向80岁的人口情势来确立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并建构“老人高龄化”主导下的新认知标准及评估体系,据此为我们认识和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特征与预期...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湖州市作为我国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地区之一,其老龄化发展速度和程度远远超过了经济发展的水平,如何在财政实力紧缺与成功应对老龄化的问题之间寻求有效途径,将对"十二五"时期加强养老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湖州市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自1987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是浙江省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市。据统计,2010年底,湖州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到49.01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8.9%,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全省第二位。而且老年人口以每年3.5%~4%的速  相似文献   

10.
生育率的迅速下降,使我国提前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然而薄弱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足以支撑迅速庞大的老龄化社会,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逆年金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将对解决我国老龄人口养老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傅从喜、瑞丹·休斯等学者所著《东亚地区的人口老龄化:21世纪的政策和挑战》(Ageing in East Asia:Challenges and Polici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中译本,2015年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认为,人口老龄化对全世界的福利国家而言意味着相当大的挑战,东亚地区也不例外。东亚国家和地区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过程,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定社会政策方面都一定程度借鉴了欧洲福利国家的经验,在社会保障政策遇到问题时,强调社会保障与家庭养老传统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加速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影响城镇化进程。在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交织影响下,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其老龄化水平远高于城镇,这将给我国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挑战。应该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积极推进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新型城镇化,培育新型农业发展方式,推进以城支农的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就业以改善农村老年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老年社会保障负担系数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穆怀中 《人口研究》2001,25(4):19-23
老年人是社会保障的主要对象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 ,老年社会保障支出的适度水平如何测定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相关和回归分析基础上 ,利用人口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理论提出了老年社会保障负担系数概念 ,并分析了它的含义、测定方法及六大作用。本文对于如何适应人口老龄化高峰去建立适度、健康的社会保障体系 ,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杨春 《人口学刊》2011,(3):80-86
江苏为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的省份之一,2009年末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已达17%。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的重心将由农村转入城市。2009年江苏的调查数据表明,城市老年人心理状况及精神生活现状总体上较好,但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老年人的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健康老龄化的推进还不相适应。要强化对老年人精神赡养和亲情关爱重要性的认识,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积极老龄化与中国:观点与问题透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社英  刘建义  马箭 《南方人口》2010,25(4):35-44,58
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而积极老龄化的提出则为人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文章将在回顾积极老龄化国际发展历程的背景下,在理清我国老龄化政策实践与变迁脉络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视角分别对我国的年龄化问题进行描述与阐释,展现我国老龄化的现实图景,并以问题为导向,探寻我国的积极老龄化之路。  相似文献   

16.
推迟退休年龄对我国未来人口抚养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养老日益从家庭责任转变为社会的义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成为我国目前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将进入老龄化阶段,由于我们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迎来了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人口老龄化将使我国未来老...  相似文献   

17.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现象,而欧洲是老龄化形势最为严峻的地区。人口老龄化影响着欧洲社会的方方面面,对经济的影响尤为深远。欧洲国家由于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完善的社会保障政策,使得欧洲在处理老龄化问题上独具匠心。进入新时期,我国也迈入了老龄化社会,借鉴欧洲,结合实际,探索着我国的老龄化对策。  相似文献   

18.
韩国人口老龄化过程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度完  郑真真 《人口学刊》2007,299(5):44-49
韩国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与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高生育率和死亡率降低、60年代以后的生育率下降直到目前的超低生育率,韩国人口在世纪之交快速进入老龄化阶段。预计初婚年龄的升高、持续的低生育率和育龄妇女数量的减少将会使韩国人口进一步老化。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已经为韩国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成为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韩国的老龄化过程、现状以及采取相应的对策,将对中国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西藏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显露出来.通过对西藏自治区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发现.虽然西藏整体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但个别民族已经成为典型的老年型人口.局部地区也呈现出老龄化形态。西藏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以藏族为主、世居民族老龄化程度高、老龄化程度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尽管西藏还处在老龄化的初期,但应对老龄化问题必须具有战略性和超前性.鉴于此.本文对西藏未来40年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结合西藏的实际情况.提出探索应对西藏人口老龄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人口学刊》2019,(2):77-86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经济发展实现高质量转变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社会全面进入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日益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围绕两者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人口老龄化的经济效应,同时对于我们更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采用非线性方法就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1990-201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由于我国处于老龄化社会的初期阶段,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对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明显提升作用,但从门槛模型结果来看,在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已开始有所减弱,这种"增长渐进式衰减"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当前政府应抓住老龄化社会初期的发展机遇,加快建成产学研人才培养体系,为日后有效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升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基础;同时社会各界应积极应对未来高度老龄化社会对劳动生产率的负面冲击,通过交流合作等方式进一步为开发老年人口红利寻找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