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习惯法对西部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或制约作用。为了切实保障西部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在民族法制建设过程中,少数民族习惯法应得到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2.
游训龙 《民族论坛》2012,(24):33-35
《民族习惯法的经济分析》一书将经济分析法学的理论成果与民族习惯法的研究结合起来,是民族习惯法研究方面的一种可贵的尝试。文章首先就其立论的经济理性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理性不能仅仅从一个行为带来多少直接的经济收益这样一种狭隘的标准来理解,而应从更宏观的生产生活方式、背景去理解各项习惯法制度。接下来对书中涉及到的成本问题、有限自利问题进行了介绍,认为全书在这些问题上的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新意。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的民族关系是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至关重要因素,因此,对其调适有必要性和客观性。本文分析了民族地区民族关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一些浅显的思考,以期对解决民族地区民族关系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习惯法与民族法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概念、内容、性质、历史作用及其存在的根源进行分析,从中找一些对民族地区法制建设有所帮助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中国法治建设路向,这一提法所要解决的是在国内视野下如何理解全国统一法治体系与区域法治建设的关系,目前学界从法人类学、法社会学视角,在国家与社会的二元结构框架下论证法治多元的客观性已成为一种趋势,存在过分夸大习惯法的价值和作用之嫌;实证调查资料或许论证了由于习惯法自身的模糊性、发展性和变化性等等,使得传统习惯法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有恶性流变的趋势,不断地破坏国家整体法治建设,难以成为法治建设中的重要的一极;实证调查资料结论似乎表明:民族地区法治建设路向,应当回归到一元法治的正确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6.
试论民族习惯法的要素和效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可 《青海民族研究》2006,17(1):141-144
民族习惯法的要素包括意识、规范、行为及相应的物质形态等,其效力主要是自在的,其次才是他在的,最后才是规范性的.我们应当宽容地对待民族习惯法,尊重民族地区的习惯法秩序.  相似文献   

7.
民族习惯法作为民族地区适用的民间法具有丰富的生活意蕴和伦理内涵,并表现出鲜明的生活伦理特性.主要体现在:与习惯法主体的民族性相对应,民族善恶观念表现出生活化多元性;与民族法渊源的习惯性相吻合,习惯法规范作用模式呈现出相对的封闭性;与民族习惯的法律化相联系,民族习惯法体现了丰富的道德生活属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是西南地区民族关系发展最为敏感的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复杂变动趋向将表现于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资源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矛盾;城乡二元对立有可能进一步加剧;民族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小民族的发展问题;小康建设中少数民族的主体地位的进一步确立等诸方面的问题。因而民族关系的调适应当重点放在如何建立消除产生新的不平衡的机制上。  相似文献   

9.
潘志成 《民族论坛》2012,(12):20-23
本文对民族立法吸收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必要性、现状、困难及其可能路径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民族地区的法制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国的民族立法应当充分吸收少数民族习惯法中有益的法资源,充分体现自治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0.
回辉登村是巍山地区最大的回族自然村.回族习惯法作为一项地方性知识,与国家法共同维护着回辉登村的社会秩序,并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要解决国家法与回族伊斯兰习惯法调适的问题,必须在维护文化多元的前提下,给予民族文化和民族习惯法充分的认可和尊重,承认民族习惯法对于国家法的补充和协助作用,并最终通过构建两者间的协调机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民族经济发展中的文化调适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在经济上的欠发达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问题,民族文化对于经济发展的种种"不适",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民族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民族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的调适是我国少数民族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杨先容 《民族论坛》2011,(12):47-50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省委、省政府根据新的形势,立足新的起点,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作出实施《法治湖南建设纲要》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3.
14.
多年来,我厅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不断加大对我省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积极开展建设扶贫、教育扶贫和企业扶贫,为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促进全省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做了大量工作。一、切实加强领导,制定民族地区交通发展蓝图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发展和西部开发战略,给我省民族地区的交通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积极配合省委、省政府加快湘西地区开发的决定,厅党组做出了果断的决策: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狠…  相似文献   

15.
当下中国民族习惯法的研究中存在着一些固有的局限性,如论题选择的无命题化及参与观察方法的机械适用等。以西方法律人类学与历史法学的相关知识为基础,对中国民族习惯法研究中的固有局限性予以揭示,并提出未来中国民族习惯法研究的可能进路。中国民族习惯法学研究中面临着理论与方法上的诸多挑战,虽然西方的法律人类学与历史法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熟的经验样本,但中国民族习惯法的研究还是离不开对于中国场域实践的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6.
论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及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地区目前仍保留着传统而特有的社会关系调整机制即习惯法;与此同时,国家法的大量深入,逐渐成为社会关系调整的主导.两种机制的并存且同时发挥作用,必然带来两者的冲突与碰撞.为了切实增强国家法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关系的调整能力,协调并整合国家法与习惯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余贵忠  徐燕飞 《民族学刊》2020,11(4):27-31, 122-124
立足于“生态经济人”理论假设,基于制度经济学的法理分析,从法经济学视角剖析论证少数民族生态习惯法的经济理性,以探索少数民族生态习惯法制度整体,在经济理性作用下的发展运行规律。国家司法传播的困境和产权关系的推动为少数民族生态习惯法夯实经济理性的基石,以及在成本与收益的理性抉择和生态损害惩罚性赔偿的激励机制下,使民族群体经济理性意识得以维持并不断增强,最终使得生态习惯法制度体系的经济理性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共同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永民 《民族论坛》2003,(10):37-39
近日,永州市民委组织力量进行了20余天的调查研究,先后走访了广西的富川、恭城、金秀和广东的连南四个瑶族自治县,并深入江华瑶族自治县及江永、道县、宁远、蓝山、新田等县的民族地区(本文指自治县和民族乡,下同)共6县18个乡镇、36个村、72个组,就如何做好永州市民族工作进行了深入调查。这份调查报告内容充实,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特此刊发,供各级民委调研参考。(一)永州市共有4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53.5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98%;有1个瑶族自治县、22个散居民族乡、171个民族村、1023个民族组。民族地区土地面积占全…  相似文献   

19.
以跨越式发展为路径的西藏现代化进程使西藏的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也对西藏传统民族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西藏民族文化已经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文化失调现象,如何使西藏传统民族文化更好地调适于这一变迁过程就显得非常迫切。文章认为,西藏传统民族文化的调适基础在于保护文化,精髓在于文化自觉,动力来源于文化创新。只有高度重视西藏民族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郭婧  吴大华 《民族学刊》2010,1(2):91-99,164
侗族习惯法作为一种从远古遗留下来的民族文化,继续影响着侗寨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虽然侗族习惯法与刑事制定法之间在定罪和刑罚上的差异导致两者之间存在现实冲突,但是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为维护民族平等、团结、互助,自治地方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刑法具有立法变通权,"两少一宽"刑事政策为侗族习惯法提供了法律依据;相对罪刑法定主义为侗族习惯法提供了理论空间,刑事和解制度在侗族地区运用为侗族习惯法提供了实践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