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熹“仁”学思想内涵超越了以往儒家传统的内容,是在继承、发展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他认为立意为善是仁的首要含义;“仁是爱之理”;“仁是心之德”;仁有层次性,等等,是仁的具体内容。他的仁学思想是终极目的和科学方法的和谐统一论,是人人立意为人人好,用实际行动为人人好,用科学的方法为人人好。  相似文献   

2.
"天人合一"是一种人与自然万物和融的道德境界追求,"天人合一"的契合点一直被探寻。朱熹以"心之德、爱之理"释"仁",把标示情感之"仁"提升为道德本体,唯"仁"能承载沟通"天、人"的重任;以"仁者天地生物之心",扩展了"仁"的主体指向为人和天地,凸显"仁"是"天、人"的终极价值表现;以"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彰显求"仁"为贯通万物的过程,践"仁"为"天人合一"的实现路径。朱熹的"仁"成为"天人合一"价值意义上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3.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即爱,但是这种爱不同于墨子所言的"兼爱",也不同于《圣经》所说的"博爱",而是一种等差之爱,是一种在泛爱基础上的有亲疏远近之别的爱,通俗地讲即爱每一个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爱。在当今中国,这一观点仍然发挥着构建人文精神的作用,不断在人性角度上对人们进行着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4.
朱熹一般通过"主宾(客)之辨"表达他的认识思想以及他对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看法。基于"主宾"观念最基本的"主人"、"宾客"的含义以及由此基本义引申出的另外一些意蕴,朱熹的"主宾之辨"所表达的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间的关系并不是客观的理性认知关系,而是更近于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说类似于主人、客人在交往过程中彼此互动互成的关系;认识主体对认识对象的把握也更多地借助于诸如"体会"、"体悟"等应用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方式来进行。这些都使得朱熹的认识思想表现出独特的倾向,并不能简单借西方哲学认识论中"subject"、"object"的模式来理解。  相似文献   

5.
"仁"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位置,不仅儒家将其作为思想纲领,而且墨、法、道等家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论述.本文主要探讨"仁"的起源和"仁"的含义,以期对"仁"有一个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仁学研究史上,关于“仁”的诠释主要出现过五种形式,即本体之仁:意味着“仁”是一种超越的,绝对的,无任何限制的终极存在,它是天地万物的终极根据和宇宙人生的价值根基;境界之仁:即彰显出一种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相融的至东境界;人文之仁:“仁”体现对人自身地位和价值的肯定和重视,对人的尊严和权利的保护;生态之仁:展现人类世界与其他生命世界以及自然世界之间的本然和谐状态;贯通之仁:“仁”蕴涵着贯通天地万物,贯通物与我,贯通人与我的重要内涵。这五种诠释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仁”的内涵,也为诠释古代哲学范畴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论语>中的"仁"可分为多层,认为<论语>"仁"具有层次性的一些学者将<论语>中的"仁"分为"全德之名"和"德目之一"两个层次,此观点有不完善之处.结合孔子思想实际与<论语>具体材料的文意训释,<论语>中的"仁"可分为"理想之仁"与"现实之仁"两大层次,并且"现实之仁"内部还可分出多层.<论语>的"仁"是一个多层的统一体,这些层次间相互关联,共同统一于"爱人".  相似文献   

8.
仁学由孔子发其端,孟子极力阐扬,至朱熹而孕育成熟,其间经历了“如何行仁”、“为何行仁”、“何谓仁”三个阶段。孔子提升仁为人生大德,孟子用性善论证明仁的内在性,朱熹定义仁为“爱之理,心之德。”朱熹之后,诸儒谈仁,都未能超越孔、孟、朱所建构的仁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9.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许多学者对"仁"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不同的理解。每个时代对"仁"的定义也不同。现代的"仁"要求人们要推己及人,克己为人,害不加人,宽厚待人等,在工作生活中,存"仁"心,行"仁"事,从而心情愉悦,生活幸福。  相似文献   

10.
孔子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仁是其思想的核心。"仁者,人也",仁是关于如何"做人"、"成人"的学说。仁是"仁者爱人",还必须按照人的本性的要求,热爱生命,努力奋斗,不断完善和成就自我,有益于社会乃至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于书院教育基础之上的朱熹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这一教育思想与宋代理学家的哲学有密切的关系,反映在朱熹教育思想实践中,表现为朱熹主张以“形而下”的“格物致知”方法为指导,通过《小学》《大学》的学习,达到“为己成物”目的的初、中等教育;以“形而上”的“大而化之”的理想指向为鹄的,通过《中庸》的学习,达到“明诚两进”为目的的圣学(高等)教育.对朱熹《中庸章句》中呈现的理想色彩浓重的圣学教育思想,无论是文本的解读,还是意义的发掘,似乎长期被人忽视.探讨和研究从而揭示出朱熹的以“达贤成圣”为目的的这一元教育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理论意义,甚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蒙以养正是朱熹儿童道德养成教育的宗旨,教以人伦是其道德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朱熹儿童道德养成教育表现为自由之到知之的依次递进过程,而通过实践和训练使儿童学眼前事,则是朱熹强调的道德养成途径。朱熹的儿童道德养成教育思想是一笔极为丰厚的遗产,值得认真研究,批判继承,它为我们今天的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朱子研究会、福建省闽学研究会、江西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台湾朱子学研究协会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四地“朱子教育思想与当代教育学术研讨会暨儒商经贸论坛”于2014年8月22至24日在芜湖市隆重召开.会议主要就朱子教育思想与当代价值、多重视阈下的朱子学说、围绕朱子学而生发的其他哲学问题、儒学与当代经济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拓宽了朱子学研究的路径,展示了朱子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南宋时科举考试培养出了大量人才,但朱熹以自身读书的经历和从事教育的经验,指出了科举制度存在的弊端,认为立学教人才是教育的宗旨,传统教学方法、内容和形式都要改革创新。朱熹教育思想中体现的规律和原则,是历史经验的积累,具有普遍性和适用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朱熹对《中庸》的诠释,强调《中庸》全篇首尾一贯,以“诚”为枢纽.尤其是,朱熹还对此作出了详细的论证,并进一步提出由“诚”而“中庸”,从而揭示了《中庸》的深刻内涵.朱熹对《中庸》的这一诠释,不仅体现出朱熹“《中庸》学”的特色和创新,而且亦可看出“诚”是朱熹理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朱熹在南宋社会内忧外患、佛道盛行的历史环境下又一次回应并发展了孔子的礼学、礼教思想,决心重振社会人伦秩序,其礼学思想对宋元以降的中国及东亚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礼学思想建构的特点能给当代儒学复兴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礼不远人,人能弘礼;礼学思想需要哲学的突破;礼是归宿;礼学的发扬需要经典文本的支撑与因时制宜.  相似文献   

17.
朱熹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 ,其道德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批判地继承朱熹的德育思想 ,尤其是他的关于常规教育的思想 ,对于我们今天所进行的中小学德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学界质疑朱熹的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理气关系上.其实,真正的问题出现在“气”上.“气”是儒家注重现世人道思想以别于释氏的理论根据所在.为了能在继承张载气学思想的同时,又避免他的“大轮回”说,于是朱熹以“生生不已”说气的初始,以“散尽”说气的终结.这个想法似乎很彻底,但在实际表述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同思维交叉的现象,使得建立在“气”上的很多思想都出现了矛盾混乱的情形.结果只能是:想挺立儒家却又背离了其思想传统,想辟佛却在终极意义上落入了佛家的“空”.  相似文献   

19.
朱熹诚信思想是其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儒学德性伦理形态。朱熹诚信思想对当代诚信社会构建的价值应该从其理论基础、历史影响、当代诚信社会现状等多方面考量。传统伦理学的继承和弘扬对当代诚信构建有一定的积极价值,但应结合现代社会学和统计学等学科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和实践检验。朱熹诚信思想与当代诚信社会构建对接需要从语言分析、制度建设、思维方法、实践对策等多方面实现传统伦理资源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