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手段。本文从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入手, 重点探讨目前政府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政策的侧重点为何放在财政政策上, 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何主要采取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支出的措施, 以及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积极财政政策该不该淡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刺激了经济增长,但与此同时,国债规模快速增长,由此引起了人们关于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讨论.本文分析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并不是财政风险的罪魁祸首,政策效应偏差加大了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当前的经济形势仍然需要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撑,为了兼顾经济增长与防范财政风险,积极财政政策目前不应该淡出,而应该转型.  相似文献   

3.
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是作为短期政策来调控经济运行。我国从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至今已是第6个年头了,短期政策在我国出现了中长期化的趋势,理论界对此说法不一。本文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我国实施这一政策组合的特定背景和政策组合的特点;政策组合实施的效果及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在我国能够中长期化的可能原因;在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长期化可能对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后指出,积极财政政策应该适时淡出。  相似文献   

4.
1998年下半年以来 ,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这一政策的实施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已经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基础设施状况大大改善 ,产业结构、经济布局得到优化和改进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趋势得到保证。但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政策 ,必须从思想上、理论上搞清它与“凯恩斯主义”赤字财政政策的联系与区别 ,坚决避免经济“滞胀”局面的出现 ;必须贯彻市场经济的思想意识 ,努力克服政策与制度上的矛盾 ;必须制定相关配套的政策 ,与之呼应 ,力避“单打一”的后果  相似文献   

5.
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实施了五年,对于推动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该政策是否应该"淡出",应视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而定。因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由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存在决定的,而不是人们主观意愿的产物。在未具备"淡出"条件下"淡出",对经济发展不会带来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 1998年下半年开始 ,我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连续四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使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景气回升的重要转机。积极财政政策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在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 ,民间投资的增长速度仍比较缓慢 ,制约消费增长的瓶颈性因素也还比较多。利用近几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 ,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积极财政政策在投资、国债和税收等方面的效应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 ,对于增强未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效应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和平稳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2011年经济形势与2012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形势2011年呈现经济增长放缓和经济自主增长动力有所增强两个特征;2012年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将更复杂和困难,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改革和稳健的货币改革;2012年宏观调控政策将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实行积极的扩大内需政策,实行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就业,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已取得很大成绩,但任何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在内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我国财政政策离不开其赖以发挥作用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宏观经济背景和形势,应根据经济条件的变化对财政政策的调控目标、方式、手段进行适时调整,以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和长期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经过3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出现转机,宏观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由于受消费需求不足和民间投资下降的制约,经济增长速度不快.财政可利用财政贴息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价格与消费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手段,调动内需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积极财政政策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时变参数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可以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进行分析。分析表明,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全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省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对省份经济效率提高却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总体上说,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支出结构不尽合理、过分强调数量而忽视使用效率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已经连续实施5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始终未能在拉动消费需求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要延续以往成效并克服上述缺憾,继续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应当引入"以改革促增长"的新思路。在拉动需求和推动改革并重的旗帜下,通过一系列举措的相应安排或调整,放大继续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我国真正意义上应用西方的财政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是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虽然积极财政政策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作用明显,实现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但其他方面如拉动民间投资与消费等不尽如人意.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过程中,许多可能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旧有制度,在向新制度变迁时,必然会导致政府财政政策传导机制的梗塞,甚至出现政策的作用机制发挥失灵.笔者建议,目前的中性财政政策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应注意从有关影响政策效应的制度安排上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改革,在政策手段上应减少公共支出,多运用税收这一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998年以来 ,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的”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但是由于在财政政策的实施的重点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 ,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及税率方面存在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客观因素 ,使得目前我国仍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本文试图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来解决经济环境中的这些矛盾。  相似文献   

14.
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国债发行量逐年上升,财政支出也逐年扩大,国家财政负担增加,于是有人提出积极财政政策到了淡出的时候。通过分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笔者认为,我国应该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自1998年来,我们借鉴西方财政政策的有关做法,对宏观经济管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可是西方有效的宏观财政政策在我国效果不足,其对经济的直接产出远大于对启动经济自主增长的作用。本文剖析了西方财政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效果不足的两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我国1998年财政运行的特点: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接近一半,财政赤字接近千亿,国债规模继续扩大。我国国债是多了还是少了?实施适度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什么不采取减税而扩大财政债务规模?适当扩张财政政策的实施,拉动了国内有效需求,促进了经济增长,增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冬天过去了,春天怎么办?”下一步是继续实施扩大财政政策,还是回到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上来。  相似文献   

17.
要积极发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作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着力实施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稳定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02年我国经济在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一年中取得的种种成绩表明,经济回暖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稳定拐点有可能在今后不算太长的时间内出现。但是,由于我国经济正日益融入全球经济格局,而2003年国际经济局势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还不能断言经济回暖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稳定拐点已经出现。所以,积极的财政政策还需坚持实施一段时间;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及时研究相关经济因素和总体形势发展,结构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9.
美国“9.11事件”在短期内使已经减速的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为减少美国经济衰退对我国的经济影响 ,我们要相应调整经济政策 ,降低对美国经济的依存度 ;坚持扩大内需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提高出口竞争力以及适当增加欧元储备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财政赤字的现状和特点的研究,指出我国的财政赤字还将长期存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赤字条件下的财政政策主张: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着力提高支出效益、调整政策组合、拓宽理财领域、完善财政体制,同时注重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从而最终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长期目标奠定经济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