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了解陶渊明的仕隐冲突就无法理解这个人。文章认为,仕隐冲突是陶渊明思想人格的突出表征。它在出仕过程中一直纠缠于陶渊明心头,隐居后也没有止息。但若从家世家风角度看,它在陶渊明出仕之前的心灵中已埋下伏线。文章还讨论了陶渊明出仕的主要动机以及离开仕途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仕与隐的矛盾向来存在,宋元之际尤为突出,入仕机会的缺失进一步激化这种矛盾。陶渊明所象征的隐士风骨与“不书甲子”之忠为士人心态中的“隐”提供了寄托,诸葛亮忠臣与儒生的形象又为士人树立了“仕”的典范。诸葛亮与陶渊明形象的相似性与互补性形成一种进退皆有道的理想模式,二人的并称也随之定型于宋元之际,“出必孔明,处必渊明”为此时的士人提供了消解仕隐矛盾的精神范式,也影响着后世士人。  相似文献   

3.
创造了优美恬静的田园诗的陶渊明,他自己的思想并不平静。本文拟从陶渊明的诗文自身出发,分析一下他那动荡不宁的思想经历,看看他是在几个层面上展开这种内在搏击的。一、仕隐冲突这是陶渊明思想中第~个严重冲突。我看陶渊明的归隐有三个原因:1.追求精神生活的自由。他多次表述,仕途社会对他犹如“樊笼”和“尘网”,他在其中过着“心为形役”的生活,这种违背心牲的生存方式,令他感觉耻辱和痛苦(即“志意多所耻”);还在做建威参军时他就说:“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归隐多年之后,回顾那段仕宦生涯时还说:“在英经十载,…  相似文献   

4.
陶渊明的人生悲剧在于其人生支撑点的失落。人生支撑点的找寻与确立应该由社会舞台及生命主宰者两者的合力而定。东晋社会没有为陶渊明这种位卑清高的文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 ,这是社会的悲剧 ;傲岸不屈的个性、安贫守节的人生理想使他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 ,这是其人生悲剧的内在因素。内外因严重扭曲导致陶渊明人生支撑点的失落 ,于是在行动上外化为仕时思隐 ,隐时欲仕 ,隐与仕构成其人生最大的困苦 ,作为著名文学家的陶渊明在作品中处处流露出找寻人生之路的困惑与迷惘。陶渊明的人生悲剧不但是他个人的深哀巨痛 ,更具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的人生悲剧在于其人生支撑点的失落。人生支撑点的找寻与确立应该由社会舞台及生命主宰者两者的合力而定。东晋社会没有为陶渊明这种位卑清高的文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这是社会的悲剧;傲岸不屈的个性、安贫守节的人生理想使他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这是其人生悲剧的内在因素。内外因严重扭曲导致陶渊明人生支撑点的失落,于是在行动上外化为仕时思隐,隐时欲仕,隐与仕构成其人生最大的困苦,作为著名文学家的陶渊明在作品中处处流露出找寻人生之路的困惑与迷惘。陶渊明的人生悲剧不但是他个人的深哀巨痛,更具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元代名臣张养浩归隐云庄八年后又毅然再仕,这一看似偶然的选择实际昭示了其思想发展的必然轨迹,即作为士而言对道义的坚守与担当。正是士志于道的儒家理想,贯穿了张养浩出处进退的每一步选择,勾画出他完整的仕途人生。其隐而再仕,也正是这一理想驱动下的必然实践。  相似文献   

7.
晋末大诗人陶渊明,自沈约《宋书》将他列于“隐逸传”开始,后世就不断有人尊其为“隐逸诗人之宗”;、人们一提起陶渊明就想起“归隐”二字。其实,贯穿陶渊明整个内心活动的,并非单纯是隐逸思想,仕与隐的矛盾在他的心中常常交错地流露出来。陶渊明一生中,先后做过江州祭酒、刺史幕僚、镇军参军以及彭泽令等官,其间三仕三隐,时出时归。29岁首次出仕,确是想做一番事业,但因刚直坦率,“不堪吏职”而辞官回家。可是,他壮志犹在,对统治者也仍抱有幻想,于是在36岁左右第二次出让,做了荆州刺史桓玄的幕僚。由于桓玄企图夺权称帝,陶…  相似文献   

8.
刘克庄一生仕途坎坷,屡起屡废,他的生活经历客观上在仕隐之间摆动,他的主观心灵也始终在仕隐之间徘徊。他的出仕既是为了实现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也是为了光耀门楣和摆脱贫困;他的归隐是因为耿介敢言,屡次被贬;同时也是为了远祸避害,平息谤议,保全晚节。欲仕而不得,欲隐而不甘,刘克庄的这种仕隐矛盾贯穿其一生,比一般人更为复杂、激烈和长久。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思想内儒外道,对“不朽”价值的执著追求贯穿其一生出处行状。陶渊明由“仕”到“隐”的转折是以退为进式的战略转移。归田期间他所走的路子是藉诗文彰显自我德性形象以实现立名垂世而不朽的“立德”之路,“以文传世”服务于“立德垂世”思想。  相似文献   

10.
元散曲中,涉及陶渊明和屈原的作品很多,但与前代相比,其中所体现出的对二人的评价则大不相同。对陶渊明无一例外地褒奖有嘉,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明智、高洁、旷达、淡泊的智者和隐士,一位率性、潇洒、豁达、闲适的饮者和诗人;而对屈原,在承认他文才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对于他的思想和行为所投以的质疑、否定,甚至是讥讽的态度,从而形成“扬陶抑屈”的特殊倾向。这一价值重估不仅与元代文人地位低下的社会环境和科举制度废除的政治制度有关,而且与元代士子的处世之道有关。他们把积极入世的屈原视为“仕”一极的代表,把退隐山林的陶渊明视为“隐”一极的典范,在仕与隐的价值取向中更显示了他们抛开“兼济天下”而走“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认为“所以贵我生 ,岂不在一生” ,绝不能使宝贵的生命成为猎取声名、利禄、权势和富贵的工具 ,生命存在的本身就自成目的 ,真实而不虚矫地坦露生命的真性便是存在的首要课题 ,因而他将“任真”、自得”作为自己最高的人格理想 (参见《连雨独饮》、《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萧统也以“任真自得”品其为人 ① 。苏轼对他的为人之“真”更是赞不绝口 :“孔子不取微生高 ,孟子不取于陵仲子 ,恶其不情也。陶渊明欲仕则仕 ,不以求之为嫌 ;欲隐则隐 ,不以去之为高 ;饥则扣门而乞食 ,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 ,贵其真也。”② 这种“任真…  相似文献   

12.
关于陶渊明《闲情赋》之系年与主旨,聊陈论纲如次。此赋,非为三十岁丧偶抒情之作,亦非四十一岁彭泽致仕以后之中期作品,应是接踵《感士不遇赋》,而作于晋宋易代之晚年,即五十八岁前后;二赋为姊妹篇。关于《感士不遇赋》,王瑶于《陶渊明集》、廖仲安于《陶渊明》,皆认为作于“晚年”,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3.
菜丛 《山西老年》2012,(11):23-23
毛泽东很喜欢替属下或朋友“改名”“取名”,又极喜借人名开小玩笑、讲大道理。少林寺和尚出身、武功甚好的许世友上将,原名“仕友”,因“仕”即官吏之意,这与他当时身为红军战士的身份不合,于是自己改“仕”为“士”。不料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首次见到许士友时,听到他改名之事,便建议他再改一下,换“士”为“世”,并说:“你这就成了世界之友,我们红军战士不但要时时处处想到全中国,还应放眼全世界嘛!”  相似文献   

14.
王维、孟浩然都以田园山水诗擅场,世称王孟。文学史家往往将王孟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称做盛唐田园山水诗派。因此就给人造成一个错觉:以为他们都是隐居田园徜徉山水的诗人。这却是极大的误解。其实,王维、孟浩然都不是真正的隐士,都没有象陶渊明那样归园田隐居,而其生活道路、思想状况都有极大的不同:王维是由仕到隐,由积极到消极,最后退居别墅的;孟浩然始终想离开家园,登上仕途,终其一生,而未能如愿,然他的处世态度却始终是比较积极的。王维尽管在仕途上坎坎坷坷,未能青云直上,然他的官阶毕竟是由九品一级一级升到四品的。虽不能说向黑暗腐朽势力投靠,然而于李林甫、杨国忠等执政时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对陶渊明的入仕及其归隐顺序有争议。日本的冈村繁先生糅合了陶澍与朱自清两家之说 ,并站在现代人际关系的立场上 ,以日本文化为标准去解释陶渊明的仕隐经历 ,得出了陶渊明是不负责任、背信逐利的假隐士的结论。本文认为他的评价预设及其取证、论证都存在非客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分析陶渊明的人格结构,认为陶渊明的本我是“性本爱丘山”的闲适淡如;自我是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仕与隐、贫与富等苦闷中的“履运增慨然”;超我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刹那间濒临顶峰的审美体验与“纵浪大化中”的释然。陶渊明的人格精神影响深远,是因为他没有囿于自我,而是在努力实践人格最高层次的部分--超我。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和谢灵运都是晋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隐士,都有着类似的仕而隐、隐而仕,最终又复隐的人生经历。但是,陶、谢二人归隐的目的、方式、角色以及他们的诗作则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8.
从陶渊明反反复复的仕隐经历,"质性自然"的本性,魏晋社会思潮的影响及其归隐后的主要作品四个方面分析了陶渊明的归隐心态。不为官场所容,是归隐的直接原因;"质性自然"的本性使他与官场格格不入;魏晋社会思潮下个体意识的觉醒对归隐起了促成作用;通过对陶渊明归隐后所作诗文的分析,认为陶渊明归隐后一直处于孤独矛盾痛苦的心理状态,他固守自己高洁人格,摆脱矛盾痛苦的办法是酒醉下的审美想象。  相似文献   

19.
在陶渊明研究领域内,关于陶渊明的思想,是最令人困扰的问题之一。不少人把渊明归入儒家,也有人说他出于庄老,还有人把渊明说成“第一达摩”,(葛立方《韵语阳秋》)或说陶诗“充满禅机”(朱光潜《陶渊明》)我认为,陶渊明的思想很难用任何一家传统思想来规范。这位杰出的诗人既感受着魏晋玄风的强大影响,又继承了前代文化传统中的合理部分,并根据自身由仕而隐经历的深刻体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面貌。陶渊明哲学思想包括三个重要部分:化迁的哲学观、神灭论和委运自然的人生观。其中,化迁的哲学观是陶渊明哲学思想的基石。在《形影神》三首中,作者假设形、影、神三者的问答,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对天地、生死、祸福、人生态度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看法。第一首《形赠影》说:“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天地”二句是说世上只有天地和山川是永恒的。“草木”二句是  相似文献   

20.
象征诗人一生由仕而隐的归鸟意象是陶渊明诗歌中引人注目的意象.他通过寄心归鸟来探求寄寓生命、安顿灵魂的精神家园,体现出其追求真朴的生命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