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形成了党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谐校园建设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文化、智力和技术支持;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从各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及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何林 《职业时空》2013,(2):124-12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社会经济生活多样化、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复杂多元化、网络新技术、西方思潮等方面带来的挑战,因此必须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具体讲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人为本,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重视网络建设,抵御渗透,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索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是国家党政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党的重点狠抓对象,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所谓和谐社会就是需要社会中的各个要素、组成部分之间一种和谐的状态,不仅仅是狭义的社会和谐,同时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要和谐,而高校一直以来都被看做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徐国光 《公关世界》2022,(12):27-28
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以青海省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 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宏  朱宇兵 《职业时空》2008,4(7):153-15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的历史任务。高校作为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和繁荣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方面,也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先进和谐的校园文化对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赵西敏 《职业时空》2008,4(7):83-83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是我们党和事业的后备力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不容置疑,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和心理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但部分大学生在生理、心理方面,社会适应和道德行为方面,均存在令人担忧的不健康状况,这远不能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高校大学生的要求。因此,为保证向社会输送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是摆在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唐荣双  唐贤秋 《职业时空》2008,4(6):159-160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体现。构建和谐校园的重点是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环境,将大学生诚信教育纳入素质教育,合理开展各种教育。因为诚信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道德基石。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和谐的经济关系与和谐的政治制度,而且更需要社会成员和谐的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素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氛围之下,党和政府要求切实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它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完成这一重大使命,就必须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教育承担着培养构建与创造和谐社会人才的重任,有责任为此做出自身的贡献,其中艺术教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促进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张华安 《职业》2008,(5):108-109
党的十七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部署,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中职学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向和谐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基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2.
浅谈高校和谐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华  王红时 《职业时空》2008,4(7):104-105
“和谐”就是“和睦”、“协调”之意。“和谐课堂”指的是课堂各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相辅相成、互促互向、共生共长的课堂生成状态。“和谐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指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助长,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课堂状态,强调物质要素之间、物我要素之间的高度协调和合一。构建和谐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不仅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和谐高等教育和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微观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和谐。从和谐发展的理念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环境、理念性、基础性、匹配性、适应性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和谐之音。构建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必须始终贯串和谐统领的理念,构建和谐的内在结构,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匹配性的和谐态势。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载体。本文就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以及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进行了分析,从而进一步总结出了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途径。正确认识高校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能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事业单位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和谐社会建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单位的重要内容,创新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促进单位更好更快地发展,并构建利于员工发展的良好工作环境。本文重点对单位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给予详细分析,以望对同仁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的机制,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途径。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和谐校园,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深刻理解和谐校园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与问题,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炎 《职业时空》2008,4(9):114-114
高校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和灵魂的地位,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始终牢记:“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工作宗旨和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不断探索和努力。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规划,对于高校建设而言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指导,引导高校建设向着积极的方向迈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载着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于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培养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旨在提升高校建设发展水平,促进当代大学生全看发展,实现更好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向玮 《职业时空》2008,4(10):214-214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专门机构,高校体育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层人才是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之一。体育文化固有的独特价值,在高等教育培养“和谐人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昀  蒙雪影 《职业时空》2008,4(2):43-44
十七大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更加突出了教育在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位置。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几十处提到“和谐”二字,从中可以看出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愿望。作为培养人才高地的大学,是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