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革命导师马克思的伟大著作《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理论的圣经”。马克思从1843年至1883年,用了整整四十年时间,收集材料,深入研究,认真写作,反复修改这部科学巨著。《资本论》创作的过程,也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因此,研究《资本论》创作和出版的历史,对于掌握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指导我们的理论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的《剩余价值理论》部分,按照马克思的原来 计划,是要作为《资本论》第四卷出版的。马克思把《资本论》的前三卷称为理论部分,而把《资本论》第四卷称为历史部分、历史批判部分或历史文献部分。1866年10月13日,马克思在致库格曼的信中说:“全部著作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在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发展史上,如果说《伦敦笔记》和《经济学手稿》(1859—1858年)中的《货币章》是一个过渡阶段,那么,《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则是最后形成阶段。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即通常所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以下简称《批判》)完成于1858年下半年,出版于1859年6月。该书是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问世前出版的一本主要的经济学著作。恩格斯在评论马克思的《批判》一书时说,这是马克思“多年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成果”。“在这部著作中第一次有系统地闸述了马克思的价值论,包括货币学说在内”。  相似文献   

4.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中心著作,如果从1843年算起到1883年马克思逝世为止,可以说他为写作《资本论》化费了四十年的心血。研究资本论创作史,是研究马克思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的必不可少的环节。现就《资本论》的创作过程列如下年表。  相似文献   

5.
《资本论》构建了马克思的"新哲学",马克思的新哲学是在对现实物质生产过程的研究中,找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新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改变世界。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我们可以找到关于新哲学的经典表述,其一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其二是在1859年写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后者与前者的差异在于,通过《资本论》马克思实现了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论证,构建了马克思的新哲学。从纵向"内在贯通论"和横向"内在贯通论"两个维度来看,马克思的"新哲学"既是唯物的,又是历史的,当代物质生产实践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影响《资本论》的理论效力,《资本论》依然是我们批判和改造当今世界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6.
<正> 马克思划时代的著作《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它不仅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系统地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理论,而且也科学地论证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却忽略了对《资本论》中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本文很难展示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部丰富内容,只是力图就马克思从多侧面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深刻揭示和科学论证,做一些粗浅研究和说明。  相似文献   

7.
最近,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的中国《资本论》研究会《资本论》创作史组第二次学术讨论会,集中讨论和研究了马克思《资本论》创作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草稿)》。 会议认为,这部《手稿》在《资本论》创作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部《手稿》是马克思《资本论》手稿中篇幅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部重要的准备著作。马克思在这部《手稿》中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了全面的彻底的批判,写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批判史”。这就是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的《手稿》部分;《手稿》的其余部分编入《马克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曾在他的著作——《资本论》的第二卷的第Ⅱ个手稿中,有一处也是《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唯一的一处关于安徽省的记述。 一八六八年底至一八七○年,马克思在长期的贫病交加中,写了《资本论》第二卷的草稿之——第Ⅱ稿。马克思在手稿的第一章论述流通费用时,用大量篇幅探讨了运  相似文献   

9.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第二卷,自1885年问世迄今,整整一百周年了。一百年来,它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始终闪烁着真理的光辉,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资本论》第二卷同整部《资本论》其它各卷一样,是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逻辑写成的一部伟大著作,在结构上具有严谨的逻辑联系。列宁曾经指出,不研究逻辑学,从而不研究《资本论》的逻辑,“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在纪念《资本论》第二卷出版一百周年之际,本文拟就这一卷的逻辑结构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关于《资本论》研究的若干思考周生贤一、《资本论》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中,《资本论》是分析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的最系统、最完整的著作。(一)《资本论》主要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但是,马克思在揭示资*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  相似文献   

11.
有的同志认为“异化”不仅是马克思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广泛使用的基本概念,而且在其成熟的科学著作《资本论》中亦未放弃这个思想,并且马克思按照劳动异化这一条思路,研究政治经济学,写了《资本论》。因此,异化在《资本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个基本经济范畴。为了辨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将《资本论》中使用“异化”概念的地方一一列出,加以分析,然后再得出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当人们学习马克思的光辉著作《资本论》的时候,无不为它那严密完备的结构,无瑕可击的论证,浩瀚如海的知识所感动,《资本论》不愧是一部完美的艺术珍品。“在理论方面给了资产阶级一个使它永远翻不了身的打击。”马克思为之耗费了毕生精力、长达三百多万字的巨著是怎样创作出来的?了解一下这个过程,对于深入学习《资本论》是会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出版问世100周年。马克思于1883年逝世后,按照马克思生前的托付,思格斯全面担负起整理出版《资本论》后两卷的编辑出版任务。恩格斯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艰苦卓绝的奋斗,《资本论》第三卷于第二卷正式发行9年之后,于1894年出版发行.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建立了科学的、完整的利润学说,这是他运用从现象到本质、再从本质说明现象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深入研究和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科学成果.总格斯曾经说过:马克思这一科学成果使《资本论》第三卷成为“光彩夺目的”和“最惊人的”著作‘①…  相似文献   

14.
从《资本论》创作历史看马克思科学辩证法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不但没有制定“辩证唯物主义”的术语 ,也没有写出专门的唯物辩证法的著作 ,但他却留下了作为认识论和逻辑学的《资本论》的辩证法。马克思的辩证法是通过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及其方法来体现的 ,甚至可以说其完成形式的实际存在形态就是《资本论》的方法论体系。因此 ,我们探索疏通《资本论》的哲学脉络 ,破解和阐述其对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内涵的隐喻和明示 ,实质就是透视《资本论》创作过程背后的思想活动的内在本质。一、马克思的理论活动的出发点马克思理论活动的出发点是资本主义的社会机体及其经验事实 ,这就规定了他首先着手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一)《资本论》总结构的形成《资本论》是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一部划时代的不朽名著。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完成了政治经济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创立了批判的、革命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为了制定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于1843年底在巴黎开始系统地研究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6.
自从马克思的《资本论》问世,世界上出现了不少的《资本论》入门书。这些著作也还是较精深的专著,难以为没有相当的预备知识的读者所理解。日本的剧作家、评论家阪本胜根据《资本论》第一卷改编的剧本《资本论·戏剧》以舞台剧的样式,用细致的、直观的、形象化的表现手法,把《资本论》中艰深的理论加以艺术加工,将抽象的《资本论》变为形象的,“活生生的、行为化的《资本论》”,可谓独树一帜,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17.
《资本论》中股份制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论》中股份制理论研究●郑奕郑军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股份制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他一些著作和文章中对资本主义股份制做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和分析,提出了许多深刻见解,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本文仅就《资...  相似文献   

18.
革命导师马克思的伟大著作《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理论的圣经”,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资本论》在阐述资本主义运动规律的同时,还研究了生产一般、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的规律,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说:“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凡有幸能够献身于科学研究的  相似文献   

19.
《资本论》是马克思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著作,全书以政治经济学为主要内容,概括和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这部科学巨著问世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但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我们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理论基础,而且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武器,也是创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指南。因此,认为《资本论》已经过时的观点,是不对的。 首先,《资本论》中的基本理论,仍然是我们剖析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都完整而具体地凝结在  相似文献   

20.
自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以来,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大肆喧嚣,企图利用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来歪曲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的后期著作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立起来。 其实,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其他有关著作中,劳动异化这个概念虽然没有广泛地被使用,但它的内涵却构成了这些著作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