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传统价值系统与现代价值观念重建范鹏我国社会正面临着多方面的变革,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着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随着经济体制的革命性变革,不可避免地要对我们以往的价值观念作必要的调整,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符合已经...  相似文献   

2.
从徽州村庄颇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延续方式和地方社会变迁轨迹入手,得出一些关于自治性村庄的基本判断以及基本命题,并将之运用于当代中国乡村社区重建和乡村善治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进而推及中国乡村复兴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分析。  相似文献   

3.
论重建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雪丽  高菊 《学术交流》2005,(2):144-147
文化与文明的差异是人类的各种差异之中最根本的。西方文明只是众多文明中的一种,西方文明的珍贵之处不在于它是普遍的,而在于它独一无二的特性。现代化并不等于西方化,保持自身文明和文化的精华,而不受西方文化中腐朽没落东西的侵蚀,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尽管传统文化在21世纪的今天并非主流文化,但它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传统文化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精神资源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我们应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传统文化的安全保护意识,逐步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苏南城市郊区化与社区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明 《社会》2003,(12):24-26
自20世纪2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在高度城市化的同时,步入了城市郊区化的新阶段,这不仅对其城市自身的发展,而且给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城市郊区化一般是指人口、就业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西方国家的郊区化经历了城市中心人口、工业、商业及办公业等先后向郊区迁移的过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就全国整体而言,现阶段的城市化仍然处于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的集中城市化阶段,但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苏南等地区也已经出现了城市郊区化的现象,并由此引起了原由部分社区的分化与重组。因此,重视城市郊区化过程中的社区重建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现代城市管理与社区重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颖 《浙江学刊》2002,(3):114-120
本文指出社会巨变引发社区建设热潮 ;而社区就是具有地域性的利益共同体。本文试图在体制转轨中给社区定位 ,并指出社区重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社区结构与权力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琦 《社会》2002,(8):4-7
西方城市社区权力结构的理论———“精英论”与“多元论”社区研究最初起源于西欧 ,20世纪20年代起传入美国。在此后的30年里 ,发展迅速 ,并很快在美国社会学界占据主导地位。在其鼎盛时期的相关流派中 ,最具影响力的当数“社区关系研究”和“社区权力研究”。对社区权力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林德(R.S.Lynd)与海沦·林德(H.M.Lynd)夫妇 ,他们在战后长达5年的时间里对位于美国中部的扬基市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与研究 ,并于1929年出版了《中镇》一书 ,开创了社区综合研究的先河。在此书中 ,…  相似文献   

7.
中国哲学的失落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是人类的超越性思考,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中国传统哲学在辉煌了两千余年之后,在近代衰落了,在西方哲学的冲击下解体了,并且最终由被前苏联传入的哲学所取代。中国传统哲学的失落,为中国社会变革所必需,也是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必要环节。另一方面、它也造成了民族文化传统的断裂和民族精神根基的缺失。因此,在改革开放、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寻回和重建中国哲学,就成为一个必须予以解决的重要课题。一、中国传统哲学的性质中国哲学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哲学一样,都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打上了意识形态的印…  相似文献   

8.
老子,即是老聃,生卒年月已不可确知。《老子》即老子所著《道德经》,成书约在战国时代。《老子》一书,短短5000字,竟包纳了整个宇宙——自然与人类,堪称中国古代哲学的圣经。对于老子及《老子》一书的研究,数千年来特别是近世以还,逐渐形成为几种凝固化了的传统诠释模式,这即是  相似文献   

9.
“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中国的改革史使人们认识到在今天的中国,唯有“思想的闪电”——中国文化重建,改革才能进一步深化,中国才有希望。那么,作为现代西方哲学在中国的这次文化运动中,将会被人们放到什么样的位置上呢?一、文化与中国文化重建之规定给文化确切的定义是非常难的,博扼斯讲过:“纯人文地理的、经济的或其他方面的形式主义方法,似乎也只描绘出一些被扭曲的图画”。但这种艰难性并不意味着我们无从把握文化这个概念,“文化”绝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文化人类学认为:“人类文化表现在各种各样特定的文化上,也就是说表现在一些主要的人类群体的特殊生活方式上。某一种文化和一般文化相比较,它包括一个群体的人们所使用的行为、思想感情和交流的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政治社会学研究,虽有帕森斯、伊斯顿诸人创立的巨型理论体系,但就其主流而言,毕竟是实证研究占了压倒优势。1975年创刊的《美国社会学年鉴》(Annual Review Sociology),及至1985年,共刊载有关政治社会学研究的综合性论文十余篇,几乎全是介绍这个领域的实证研究成果的。而在众多的实证研究中,社区权力结构的研究占有突出的地位,被认为是几十年来美国政治社会学中研究成果最丰硕的领域之一。这种情况既同美美国社会学历来重视社区研究的传统有关,社区研究的发展必然会涉及权力结构问题,同时也与权力  相似文献   

11.
Vladimir S. Malakhov outlines state-sponsored efforts to create a civic nation-state, which Gleb Pavlovskii and others have called "The Russian Project."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multicultural, multiethnic, and multiconfessional legacies of "Rossiia"* [Russia] make it extraordinarily difficult to change the meaning of the ethnonational term "Russian." Based on divers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an histories, and despite their mixed experiences of immigrant incorporation, he advocates a return to the credibility of the term "multicultural." Toward this end, he suggests that the multiethnic meaning of "Rossiia" is being restored as the best defense against Russian chauvinist nationalism.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江西省南昌市10个居民住宅小区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调查结果为依据,描述了当前南昌市社区群众文化的主要参与者、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在勾勒出基本文化形态的同时,进一步验证了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与居民交往以及社区归属感的正相关关系。并对今后如何利用社区群众文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13.
A common symptom of the blanket coverage of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was the way Chinese intellectuals “kept harping on Greece,” to the neglect of their own literature’s distinctive features. Even worse were attempts to force Chinese literature into the Procrustean bed of Western literary propositions. How can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be used more effectively to interpret n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or Chinese experience? How can it throw off Western theoretical models and become a compon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s own narrative? Reconstruction of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must be a high priority. It is a complex project, one that necessarily entails stepping on to the discourse platform of modernity, accepting various kinds of open dialogue, and thence envisioning a new form of discourse system set amid multilayered overlapping perspectives and even the challenge of different ideas.  相似文献   

14.
曾永和 《求是学刊》2013,40(3):99-106
在正处于快速转型与深刻变革中的当代中国,社会组织作为公共社会服务职能的一个重要承担者,不仅关乎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发展,也成为权衡当下社会建设成熟度、稳定性和民主化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尽管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迅速,体系逐渐完备,社会管理功能也逐渐强大,但仍未摆脱面临的诸如观念变革、合法性和独立性缺失以及公信力不足等困境和问题。如何走出困境、克服难题,尤其是重新进行社会组织立法的制度安排与设计,就成为新时期的重大理论任务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促进社区参与,培育社区意识,增强社区社会资本,成为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与目标。当前社区建设面临着居民社区参与不足、社区缺乏组织性、社区活动流于形式以及社区归属感淡薄等问题。开发社区人力资源必须从增权视阈出发,发挥社区居民思维上的主体性及其在实践中的参与性。  相似文献   

16.
《求是学刊》2019,(5):72-80
以中美贸易战全面爆发为标志,中国对外贸易内、外部地理空间结构正面临全面的重新洗牌。近几年,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可圈可点,通过促进中国内部地理空间结构重组可打造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新的增长点,推动外部地理空间结构升级,助力中国对外贸易在洗牌后成为贸易强国。文章将地理区位引入随机变动参数模型,实证分析了地理区位对一国不同地区对外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克服了地理区位的影响,蕴含着巨大的贸易潜力。借由"一带一路"战略可以加快促进中国内陆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从而促进中国区域对外贸易发展的重构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炳生 《浙江学刊》2006,6(1):145-151
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处于整体性失效状态已是不争的事实,独立董事是否具有革除中国公司积弊,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功效也不无疑问,在外部生存环境和内部股权结构没有实质性改变的背景下,极有可能使独立董事遭遇与监事会同样的命运。但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并立设置已成事实,修改后的公司法也正式确认了这种架构,因此当务之急是如何厘正两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两机构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应当是有所侧重,适当交叉,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并在这一基本原则指导下设计两机构各自的职权、功能和监督手段,以保障两机构的监督功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Some believe that the Internet is immune to regulation and is contributing to the demise of the state. Others see the same technology as facilitating surveillance on behalf of states and corporations. To help explore this debate further,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ase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 China—a nondemocratic, authoritarian state—is a "hard case" for those who argue that the Internet cannot be controlled. Even while pushing for the expansion of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mostly for economic reasons, China has attempted to maintain strict controls over the Internet. After summarizing the debate outlined above, a review of China's Internet security policies is conducted, and the ways in which prodemocracy activists have attempted to circumvent these policies is examined.  相似文献   

19.
20.
中日民间相互认知与中日关系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斌 《日本研究》2008,(4):67-70
中日关系是当代中国对外交往中一对重要的双边关系,中日关系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决策者对重大问题的决断,也受制于中日民间的相互认知。目前,由于认知情景和认知偏见的影响,中日民间的认知时常以错误知觉的形式显现,这不仅妨碍了两国民众客观公正地认识对方,影响了中日民间关系向前发展,也严重威胁到中日国家间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不利于东亚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